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肝包虫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2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肝包虫病患者,52例接受经腹腔镜下内囊摘除术,另外52例采用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内囊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患者胆漏检出率为80.8%,明显高于腔镜组的63.5%(P〈0.05);术中出血量为(33.2±20.8)ml,明显少于腔镜组的【(82.1±45.3)ml,p〈O.05】;胆漏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拔管时间、肠腔排气时间、住院日分别为9.6%、13.5%、(11.5±4.6)d、(1.8±0.7)d、(10.5±5.3)d,明显优于腔镜组的【34.6%、36.5%、(24.3±7.8)d、(3.3±0.6)d、(17.1±7.8)d,P〈O.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肝包虫病患者,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与传统单纯应用腹腔镜手术比,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肝包虫病 肝包虫内囊摘除术 腹腔镜 胆道镜
  • 简介:二次胆道手术中发生致命性大出血,术前没有发现明显的全身原因和局部因素,如肝硬化、门静脉解剖变异、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变,临床较少见。作者遇到1例手术二次中都发生出血性休克,再次手术及术后血管造影证实为血管瘤。现作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大出血 术中 胆道手术 致命性 解剖变异 凝血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对神经外科中行血管介入手术的临床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其麻醉复苏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神经外科行血管介入手术病人106例,以随机分配原则,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所有病人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术后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注射,实验组给予盐酸纳美酚注射,观察其麻醉效果及对病人消化系统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给药至拔管用时(2.51±0.83)min,对照组给药至拔管用时(8.46±0.97)min,两组相比有明显区别(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对照组腹痛、腹胀、嗳气、早饱、反酸等消化系统的症状评分皆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性血管介入术全麻后使用盐酸纳美酚可缩短病人恢复意识的时间,使复苏更为平稳,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血管介入手术 麻醉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左肝蒂阻断行左半肝微创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73例,采用左肝蒂阻断行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4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行左肝外叶切除治疗33例,比较两组疗效情况。结果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74.0±57.4)min和(216.0±33.8)min,术后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3.3±1.2)d和(5.2±1.5)d,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22.9±7.5)h和(47.3±11.7)h,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8±2.2)d和(16.3±3.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O.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和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变化无显著相差(P〉O.05)。结论左肝蒂阻断行左半肝微创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与常规手术治疗比,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左半肝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5S管理对消化科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7.03-2018.03在我院进行5S管理的60例消化科手术室工作记录作为研究组,同期未进行5S管理的60例消化科手术室工作记录作为对照组,对比其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术间、术后物品归位摆放程度,患者衣物及时归还率以及护士综合素质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准备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化科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采用5S管理可提高护士的自主护理意识,降低消化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的顺利进行。

  • 标签: 5S管理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效果 手术室 消化科
  • 简介:目的:探讨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围手术的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8年6月90例双介入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信封方法分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予护理常规,实验组予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比率;门脉高压控制时间、上消化道出血停止的时间;护理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监测情况、主观焦虑分值;再出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满意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门脉高压控制时间、上消化道出血停止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监测情况、主观焦虑分值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舒张压和收缩压监测情况、主观焦虑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介入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实施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效果好,可改善舒张压和收缩压监测情况、主观焦虑分值,减少再出血发生率。

  • 标签: 双介入治疗 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围手术 护理
  • 简介:鼻息肉是因鼻腔和鼻窦粘膜高度水肿、下垂形成的赘生物。病人因鼻腔内赘生物的长期存在,造成气道狭窄或阻塞引起障碍为阻塞性通气不足(obstructivehypoventilatian)。现对我院严重鼻息肉76例鼻内镜手术前后心电图P波变化报告如下。

  • 标签: 严重鼻息肉 鼻内镜 手术治疗 心电图 P波改变
  • 简介: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脊柱微创手术患者预后及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12例行脊柱微创手术的病患,将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分别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记录术后指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静脉输液时间,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指标,满意度,并对这些指标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在术后指标结果、胃肠道恢复结果、满意度结果均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柱微创手术病患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帮助病患更好、更快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脊柱微创手术 胃肠道功能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预见性呼吸道管理对老年胃癌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呼吸道管理,对比两组术后肺部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时间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干预组术后肺部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抗菌药物使用天数、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呼吸道管理可减少或预防老年胃癌术后肺部并发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预见性呼吸道管理 胃癌 肺部并发症
  • 简介:应用全置入式药物输液泵治疗中晚期肝癌是肝癌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对于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及配合肝癌切除术后的巩固治疗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肝动脉、门静脉双重置泵给药比单一用肝动脉给药效果为好。我们1993~2003年间收治34例,现就有关置泵的经验教训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肝动脉 门静脉 全置入式皮下埋藏输液泵 肝癌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与分析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消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基于此观察组采取全程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应激反应、并发症以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应激反应较对照组显著较轻,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较对照组18.0%显著较低,且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系统较为良好,消化功能恢复速度较快,P<0.05。而观察组满意度96.0%较对照组80.0%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并能减少其各种并发症,提高患者消化功能的恢复速度,同时还能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全程无缝隙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运行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成本和效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手术治疗患者624例为对象,根据时间点分为对照组(n=312例,2020年5月-2021年5月末)和观察组(n=312例,2021年6月-2022年5月末)。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联合精细化管理,两组均完成3个月管理,比较两组管理质量、成本与运行效率、手术间利用倍数、合格率、非计划手术再返率和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管理3个月后管理方法、手术流程、无菌操作、管理效果、服务态度及手术时间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3个月后手术费用(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准时开台数及手术时间利用倍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3个月手术风险评估、手术安全核查、手术医疗文书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非计划手术再返率和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模式用于手术室运行中,能提升管理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运行效率,有助于提高手术间利用倍数和合格率,降低非计划手术再返率和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细化管理模式 手术室 成本 运行效率 手术间利用倍数 医疗不良事件
  • 简介: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青光眼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90例青光眼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本护理,干预组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满意率;青光眼合并高血压疾病认知、高血压控制必要性认知;护理前后血压水平、视力情况;出现并发症的例数。结果:干预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青光眼合并高血压疾病认知、高血压控制必要性认知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血压水平、视力情况相似,P>0.05;护理后干预组血压水平、视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现并发症的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光眼合并高血压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效果好,可改善血压水平、视力情况,减少出现并发症的例数。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青光眼合并高血压患者 围手术期血压管理 应用研效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双侧足三里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联合芒硝外敷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自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198例择期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48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剩余150例为研究组,分为三组,每组50例患者:研究组1采取双侧足三里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研究组2采取芒硝外敷治疗;研究组3采取双侧足三里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联合芒硝外敷治疗。应用简化36医疗结局研究量表(MOSSF-36)对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1、2、3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均小于对照组,MOS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均小于研究组1和研究组2,MOS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研究组1和研究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足三里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方法较单一治疗方法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足三里 新斯的明 芒硝外敷 腹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