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4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浙江省松阳县8种类型马尾松林阔叶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马尾松林阔叶化过程中,差异主要表现在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这两个性状上,对胸径、树高和冠幅无显著影响。主成分分析评价8种类型马尾松林阔叶化差异,其优劣依次为:马尾松-枫香〉马尾松-细柄蕈树〉马尾松-香樟〉马尾松-苦槠〉马尾松.云山白兰〉马尾松-乳源木莲〉马尾松-青岗〉马尾松-木兰。

  • 标签: 马尾松林 阔叶化改造 效果 评价
  • 简介:本文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以2007年风景林美景度及游憩活动适宜度评价数据、200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2004年高分辨率遥感卫片QuiekBird为主要信息源,在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基础上,建立风景林美景度和游憩活动评价模型,进行风景林美景度和游憩活动适宜度Pearson相关分析、森林游憩活动空间格局分析。研究表明:紫金山美景度较高的风景林所占面积仅为26.29%,在适宜开展的游憩活动中,以观光、休闲娱乐、科普艺术为主;林分郁闭度、海拔、与道路距离、与居民点的距离是影响美景度及游憩活动适宜度的主要环境因子;风景林的美景度与观光型、休闲娱乐型游憩活动的适宜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运动型游憩活动的相关系数仅有0.340,运动型与科普型游憩活动呈负相关关系;适合3种以上、2种、1种、0种森林游憩活动地段面积分别占森林公园经营总面积的22.61%、14.17%、24.91%、38.31%。风景林美学评价与森林游憩活动适宜度量化模型研究,为森林公园规划和风景林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风景林 美学评价 游憩活动 紫金山
  • 简介:杨树是中国速生丰产人工林主要树种之一。简单、准确的评价杨树林地的土壤养分状况对人工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SNSA)在评价我国农田土壤养分状况方面已有成功的应用,本文首次应用该法对江汉平原杨树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评价。通过土壤样品的收集、理化特征分析、实验室预测与最佳施肥推荐、田间试验验证等过程,研究结果认为田间试验结果与实验室的预测一致,表明SNSA在评价杨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状况方面是可信的。结果表明,N和Zn是试验地区土壤主要养分限制因子,且N的缺乏程度大于Zn。图2表3参13。

  • 标签: 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 杨树 限制因子 评价
  • 简介:通过调查,对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风景资源、旅游环境容量、开发前景等进行分析评价,为旅游开发和投资目标方向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及建议。

  • 标签: 格氏栲 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旅游
  • 简介:声学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隔声门、地板、墙板等装饰装修领域中,特别是隔声门已成为木质声学材料的重点应用领域之一。国内众多木门和家居企业对此非常关注,相关企业已经开展或准备开展木质隔声门(市场又称木质静音门)与木质声学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标签: 声学材料 木质 技术论坛 功能材料 制品 隔声门
  • 简介:根据黑龙江省森工林区40个林业局的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其森林经营情况及存在问题,对今后该林区的科学经营和发展提出建议。

  • 标签: 资源现状 经营建议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
  • 简介:科学评价城市森林的生态效益是有效管理城市森林的重要基础。以全国城市林业主管部门为调查对象,采用邮寄调查问卷的形式,就全国95个城市的城市森林覆盖率、最为关注的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以及生态效益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等方面的信息进行了收集、整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统计数据,讨论了影响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工作开展的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工作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充裕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政府参与荣誉评选对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工作的开展具有较显著的影响,而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对开展评价工作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城市林业主管部门与科研人员对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的关注点存在高度一致性。最后,针对此次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增强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工作的建议。

  • 标签: 城市森林 生态效益 评价指标
  • 简介:根据笋用丛生竹引种要求,选择生长指标和抗性指标,运用集对分析法评价了6种丛生竹在浙江温州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黄麻竹的生态适应性最好,其次是勃氏甜龙竹,中等适应性的竹种为白绿竹、马来甜龙竹、青麻11号,沙罗单竹则较不适应。

  • 标签: 引种 丛生竹 生态适应性 评价 集对分析法 浙江温州
  • 简介:文章针对"假海绵""低效海绵"的现象与误区,剖析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亟需关注的问题。通过文献爬梳,厘清海绵社区所能提供的8大维度生态服务,构建以生态服务综合效能为核心的雷达图表评价法,选取澳大利亚墨尔本斯坦福社区进行实证研究,总结高品质海绵社区的空间形态策略。

  • 标签: 风景园林 海绵社区 生态服务 景观效能 评价 空间形态
  • 简介:评价了10个多功能树种-阿江榄仁树(Terminaliaarjuna)、印楝(Azadirechtaindica)、牧豆树(Prosopisjuliflora)、水黄皮(Pongamiapinnata)、木麻黄(Casuarinaequisetifolia)、角豆树(Prosopisalba)、阿拉伯金合欢(Acacianilotica)、细叶桉(Eucalyptustereticonis)、牛蹄豆(Pithecellobiumdulce)、铁刀木(Cassiasiamea)等10年间的生物量和生物能产量,这些树种采用单种栽培的农作方式种植于印度北部恒河平原苏打土壤。该地区土壤紧密、盐碱化、透水性差、营养匮乏。10个树种中,细叶桉植株最高,牧豆树和木麻黄次之。阿拉伯金合欢林分基面积为3.04m^2.hm^-2,植株胸径优于其他树种,牧豆树和木麻黄植株胸径次之。10年间,牧豆树和Acacianilotica分别产出生物量56.50和5075Mg·hm^-2,而阿拉伯金合欢、水黄皮和角豆树生物量产出量较小。牧豆树的营养需求和净生物量产出均最大,而且叶片中营养元素(N,P,K,Ca和Mg)含量较高。然而,树种间木质成分差异较小。以每吨木材营养元素产出量计算,氮素在阿拉伯金合欢中产出量最低,磷和钾分别在阿江榄仁树和牛蹄豆中产出最低,钙和镁在牧豆树中产出最低。牧豆树生物质能产量最高1267.75GJ·hm^-2,阿拉伯金合欢次之1206GJ·hm^-2,印檬最低(520.66GJ.hm^-2)

  • 标签: 生物量 苏打土 印度恒河平原 多功能树种 养分浓度 养分利用效率
  • 简介:风景视觉吸收力是景观综合视觉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风景资源评估和景区区划的依据。文章以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为例,在制定该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规划时,探讨了对全区森林景观视觉吸收力进行评价的具体方法,从而为景区的建设和生态旅游路线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自然保护区 森林景观 视觉吸收力
  • 简介:顺昌县榜山村8年生一代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米槠林与6年生二代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米槠林的群落学特征、测树学特征、生物量及生产力等的对比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二代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米槠林分生产力较一代高38.5%,同时保持较高的物种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一代及二代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米槠林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平均生长量分别为5.2t/(hm2·a)及7.2t/(hm2·a),胸径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59cm/a及0.70cm/a,树高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80m/a和1.17m/a,蓄积量平均生长量分别为8.1m3/(hm2·a)和10.6m3/(hm2·a),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233和2.064,物种均匀度分别为0.447和0.495.

  • 标签: 米槠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群落学特征 测树学特征 生物量 生产力
  • 简介:科教旅游是近年随研学旅游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种旅游新业态,与接待服务经验丰富的传统旅游业态相比,提升科教旅游的管理与服务水平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期望差距模型(也称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是目前服务质量评价中应用较为成熟的方法,将期望差距模型与IPA分析法相结合,对比游客期望和游客感知,评价科教旅游基地用友软件园的服务质量。研究发现管理者对开展科教旅游重视和认识不足、展示方式古板、游客参与性弱、可达性较差及相关服务培训的缺失是用友软件园目前旅游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

  • 标签: 期望差距模型 科教旅游 服务质量 用友软件园
  • 简介:集体林权改革是一项增加农户收入,提高农民护林、管林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其中配套措施在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和将乐县农户为调查对象,选取基础设施和林业宣传等配套措施为主要调查内容。在基础设施方面选取环境卫生和道路建设两个指标,在林业宣传方面选取科技知识、市场信息、病虫害防治、防盗防伐、森林防火5个方面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描述性分析,了解农户对各项林改配套措施的满意度;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农户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的总体满意度。结果表明:林改后农户对现状"比较满意"占一半以上,说明农户对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较为满意,但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服务方面仍然存在较大漏洞,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 标签: 集体林权改革 配套措施 农户 满意度
  • 简介:潮间带是一个典型的环境脆弱带和敏感带,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潮间带重金属除了直接对潮间带生物有影响外,还可以通过过食物链的富集和放大作用影响人类健康,同时由于潮间带水动力和生物活动的影响,造成重金属的重新分布和释放,产生重金属的“二次污染”,直接危害近岸环境。开展重金属元素在潮间带沉积物中含量、赋存形态、污染评价及其生物有效性已成为目前环境科学领域中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国内外学者均对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文章从这4个方面阐述了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研究进展,以期为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潮间带 重金属 污染 生物有效性
  • 简介: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之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国家西北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该地区森林及动植物资源、维护国家西北地区生态安全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在过去长期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影响,该区域植被衰退、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发生严重,造成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本文分析认为,人为因素(诸如:过牧、土地粗放型开发、樵采、滥挖药材和水资源利用不科学)是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 生态价值 生态问题 天然植被退化 土地沙漠化 土壤盐碱化
  • 简介:背景:森林是维持水供应,提供经济物资,减缓气候变化,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从而为世界上许多最贫穷的人提供食物和药品。通常,林地被视为“荒地”或“自由”很容易清除农业和基础设施的扩建。方法:在本文中,两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国家和社区/私有)是利用2005和2011SPOT-5卫星影像评价。这项研究是在一个小流域面积468平方公里,其中201平方公里是由国家和267平方公里的社区/私人在旁遮普省巴基斯坦的穆里galliat区所有权。森林边界的划分和划分采用了参与式的方法。基于地理对象图像分析(GEOBIA)法和十土地覆盖制图(LC)特征识别。结果:结果表明,在2011至2005年间,共有55平方公里(24平方公里,在国有林和31平方公里的社区/私人森林)被转换从森林到非森林。得出的结论是,在国有森林保护比在社区/私人森林更有效。结论:这些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动员社区意识,并确定有效的措施,以提高管理的社区/私人林地的其他地区的巴基斯坦。

  • 标签: 森林生态系统 地理空间数据 社区意识 巴基斯坦 影像评价 SPOT-5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