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4 个结果
  • 简介:水利工程建设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水利工程在为社会带来极大利益的同时,也对其周围的环境产生着巨大影响,而某些影响恰恰是不利的一面。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一些典型水利工程建设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从其不利方面出发,从而提出几点水利建设的同时能够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的解决措施。

  • 标签: 水利工程 生态环境 保护
  • 简介:本文从北方城市河流的基本特点及功能出发,分析了北方城市河流景观与水利的关系,并从设计者角度,提出了城市河流景观设计应把握好的几个关键问题,供借鉴。

  • 标签: 北方城市 河流景观 水利
  • 简介:本文通过对南宁市内河环境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内河综合整治设想: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合理安排、综合治理、综合利用,使内河综合整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与城市总体规划发展相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不断改善城市水环境,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南宁市内河 环境现状 综合整治 城市水环境
  • 简介:1城市积水的原因1.1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地面被不透水的硬化路面和砼建筑所覆盖,渗透系数降低,降雨损失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以径流系数来衡量,农田、草地为0.2,而市区达0.6以上,而且,降雨在产流点几乎是直接进入下水道,汇流速度快、流量大。使城市排水管网排泄不及,甚至大量雨水从雨水井涌上地面,加剧了城市内涝。

  • 标签: 城市防洪 河道治理 城市积水 郑州市
  • 简介:本文通过对现代城市与历史发展进程和欧洲的比较,说明根据我国的自然特点和社会经济状况,城市发展不可能完全消除洪水灾害,城市防洪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21世纪我国的城市防洪战略只能是人与洪水协调共处。

  • 标签: 防洪战略 城市 防洪
  • 简介:选择城市校园区作为研究对象,自制了降雨径流水质监测取样装置,在2002年-2004年雨季,对研究区的天然降雨及不同下垫面的9个观测点18场降雨进行了监测取样,获取有效水样423个,检测得到5000余个水质数据。通过研究分析,对城市校园区降雨过程中不同下垫面的污染情况和各项水质指标变化规律有了初步了解,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校园区雨水径流的主要污染物质为COD、SS、TN等,而重金属和无机盐类浓度则较低。据此,提出了城市校园区雨水利用和面源污染防控的具体建议措施。

  • 标签: 面源污染 取样装置 降雨径流 雨水水质 下垫面 城市雨水利用
  • 简介:介绍了城市排水管道改造中现状管网的调查方法、改造原则与途径,探讨了排水管道改造设计要点、施工工艺方案及注意事项。

  • 标签: 排水管道 改造 设计 施工
  • 简介:近年来,随着承德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用水量不断增加,2010年总用水量9.67亿m^3,预测到2015年需水量将达到12.39亿m^3,2020年将超过14亿m^3,一方面水资源严重短缺,一方面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而,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力度,提高城市污水利用率,缓解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至关重要。

  • 标签: 城市污水资源化 承德市 城市污水处理 总用水量 供需矛盾 污水排放量
  • 简介:分析了影响城镇日用水量的非线性因素,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选择影响城市日用水量的主要因素。建立城镇日用水量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的预测效果与传统的日用水量模型预测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所需时间更短、更适用于影响因素较多的城市日用水量的预测。

  • 标签: 人工神经网络 日用水量 预测模型 效果
  • 简介:本文阐述了苇子沟水库工程概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和评价了水库大坝、输水洞与溢洪道的地震烈度、土坝的变形与边坡稳定,输水洞、溢洪道的结构安全性,最后得出大坝和溢洪道等级为C级,输水洞为B级。通过评价与分析为类似水库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 标签: 水库 大坝 溢洪道 结构安全
  • 简介:北方城市水资源紧缺,而雨水资源却未充分利用,用雨水资源解决北方城市的用水缺口尚属空白.本文以邯郸市雨水利用为例,分析了城市雨水利用的潜力和经济效益,探讨了适合北方城市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的两种雨水利用工程模式--即道路雨水收集利用和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经分析,此两种工程模式集雨蓄水效果良好,且减轻了城市雨水排放管网负荷,经济效益可观.

  • 标签: 北方地区 城市雨水利用 水资源管理 气候条件 集雨蓄水效果
  • 简介:通过对张家口市近年排污口调查数据及排污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对废污水资源化的必要性、法律保障、技术保障等方面的分析,对张家口市城市废污水的资源化进行探讨研究,为充分利用城市废污水,实现废污水资源化提供建议。

  • 标签: 废污水资源化 排污口合并 排污成本 保障
  • 简介:近年来国内城市水源地保护和城市建设争地冲突频繁出现,城市水源地保护与开发已成为困扰城市建设的一个难点和焦点问题.做好城市水源地建设,对于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乃至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综合分析承德市城市水源地现状及其面临的现实问题,揭示承德市城市建设与水源地保护开发存在的主要矛盾,提出未来一段时间内承德市水源地建设方案及问题解决思路对策,同时也为其它城市解决水源地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矛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水源地 保护区 开发 城市建设 地表水 地下水
  • 简介: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日益严重的关注.就国家的发展而言,中国的现代化需要水电资源的开发,而另一方面,大坝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将可能威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如何协调水电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双赢,是未来大坝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以土石坝工程为例,研究、探讨了水电工程设计施工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措施,提出了建设生态友好的水电工程的一些相关准则.

  • 标签: 生态环境 水电工程 设计施工
  • 简介:生态格网作为一种新型砌护材料,将抗腐蚀、耐磨损、高强度的低碳热镀锌钢丝、锌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钢丝,包覆PVC或经高抗腐蚀处理的以上同质钢丝,采用机械铰合编制成的六铰状、六边形网孔的网片结构。具有环保性、经济性及施工便捷性等诸多优势,目前已在国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生态格网的特点,介绍其在宁夏清水河防洪治理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 标签: 清水河 护岸工程 生态网格技术
  • 简介:提出一种基于生态保护对象的生活习性和流量变化的河道生态需水(EIFR)估算方法,简记为习变法(LiHafloVa)。方法通过建立流量变化与生物习性的定量联系,确定主要生态保护对象生活习性关键月份,既具有水文学方法的简便优势,又能尽可能多地考虑生物学特性,能较好地解决资料缺乏地区的生态需水估算问题。EFIR的计算包括两部分,对关键月,EIFR为该月中值流量与该月的流量变异系数的乘积。对其它月份,EIFR为90%超过概率流量与全年各月流量变异系数最小值之乘积。应用该法计算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包括达曲、泥曲、色曲、杜柯河、玛柯河和阿柯河等6条调水河流的生态需水。结果表明,河道内多年平均状态每年需保持的水量占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比例在达曲至少为24.7%,泥曲为46.4%,色曲为21.7%,杜柯河为21.6%,玛柯河为15.0%,阿柯河为15.7%。该比例系数基于研究区生态保护对象的生活习性,是流域的客观反映,可以作为制定工程最大可调水量的依据。计算表明,在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水大约占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6%的条件下,6条河多年平均意义上每年最大可调水总量为41.87×10^8m^3,占6条河多年平均总径流量(60.5×10^8m^3)的69.2%。

  • 标签: 生态需水 变异系数 流量 生物生活习性 习变法 南水北调西线调水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