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因试点性改革与试错性试验的制度变迁方式是促成现代化制度形成的理想路径之一,又因制度的全新性与陌生性加大了直接立法的难度,这迫使相关主体选择借由试点改革寻求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建章立制的道路。最高人民检察院主导的试点改革实践推动了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入法,立法后新一轮的试点改革又逐渐促进制度基于实践检验途径的优化。羁押必要性审查试点改革从主体、范围、程序、期限、方式、救济等维度全方位铺开。试点过程围绕可行性、最佳性及制度设计方案形成了激烈论争。整体上,试点实践效果明显、试点创新值得肯定、全局优化景象值得鼓励,且"入法"也显示了试点改革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试点时空跨度有限、改革力度欠缺、制度化程度不足等局限。"新法研究热"强化着对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制度反思,"新法实施欲"又推动着新一轮试点改革;不过,"一羁到底"的状况并未因此得以根本扭转,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发展的理想模式应当是最终脱离检察机关控制的轨道而走向中立的司法审查道路,以真正展示制度的魅力。

  • 标签: 羁押必要性 检察审查 司法审查 试点改革 制度变迁
  • 简介:案名:方某受贿案[基本案情]2008年1月,开发商毛某购买了某市一块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在工程建设中因擅自调整容积率需要补缴土地出让金,后毛某与该市分管城建、国土的副市长方某结识后,在方某的帮助下,毛某实际支付土地出让金远远低于正常应缴数额。

  • 标签: 证据审查 贿赂犯罪 土地出让金 利息 借贷 2008年
  • 简介:为了加强部门预算监督,提高预算监督实效,近年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大着力从部门预算如何做实做细做准上,如何发挥资金效益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较好成效。一、正视当前人大审查部门预算的薄弱环节部门预算从试点到逐步推开到全面实施经过了好几年的历史,从理论上讲人大的审查应该比较成熟比较规范,但实际上不是这样,就湘西自治州人大来说。

  • 标签: 审查监督 预决算 湘西自治州 部门预算 预算监督 资金效益
  • 简介:WTO协议和规则要求各成员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必须接受司法审查,包括接受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司法审查,以便为各成员方缔造公平贸易的法律框架.为此,WTO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则.我国虽然同样确立了司法审查的实体法和程序法体制,但与WTO的要求相比,尚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通过构建与WTO协议和规则相一致的中国司法审查制度予以完善.

  • 标签: WTO协议和规则 行政行为 司法审查 构建
  • 简介:【专题导引】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第44条修正案,将《宪法》第70条第1款规定的“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6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职责问题的决定》,明确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在继续承担统一审议法律草案等工作的基础上,增加推动宪法实施、开展宪法解释、推进合宪性审查、加强宪法监督、配合宪法宣传等工作职责,使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行使职权有了法律依据。面对这一新设立的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学界有必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认真研讨,为该机构的顺利运行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回应全社会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体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的热切期待。为此,本刊特邀韩大元教授策划本专题。其中,韩大元的《从法律委员会到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体制与功能的转型》从新中国宪法发展的脉络中,着重探讨了从法案委员会、法律委员会到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演变的内在规律,认为宪法第44条修正案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使其在功能上由法律草案的统一审议机构转变为具有合宪性审查与法律草案审议功能的综合性机构。为了有效衔接相关职权,更名后的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应通过一定的机制与程序,严格区分合宪性审查与合法性审查、宪法问题与法律问题之间的界限,抓紧建立健全合宪性审查的配套程序与机制。

  • 标签: 合宪性审查 机构建设 全国人大常委会 法律委员会 宪法监督体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简介:目前,中国警察使用枪支的审查内容和审查标准不明确,警察权与公民权之间存在紧张关系,警察履职与社会舆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矛盾冲突,建立涉及枪支使用的审查机制十分必要而又紧迫,但又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公安机关内部调查作用有限,外部审查监督机制匮乏和失效。对我国警察使用枪支审查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应当比较、审视和借鉴域外法治的先进规则和有益经验。我国的警察使用枪支审查机制主要应包括:明确审查主体为检察机关,合理界定审查机制的适用范围,规范审查程序的启动,细化审查机制的具体内容,完善审查结果的具体应用。

  • 标签: 检察监督 使用枪支制度 审查程序 审查机制
  • 简介:违宪审查制度是保证宪法得以有效实施,裁定并处罚违宪行为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在有关法律中对违宪审查提出的主体、违宪审查的基本程序等作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其加以完善:扩大违宪审查提出的主体范围;设立专门性的违宪审查机构;扩大违宪审查范围;完善违宪审查程序;等等。

  • 标签: 宪法 违宪审查 立法法
  • 简介:中国目前违宪审查工作缺乏独立的专门机构负责,对于违宪审查职责的行使,没有与之相应的诉讼程序,提出违宪审查的主体也不足,要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需要建立独立的违宪审查专门机构,拓宽违宪审查工作途径,建立违宪审查诉讼制度和监督机制,保证违宪审查工作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 标签: 违宪审查 违宪审查制度 违宪审查程序
  • 简介:税捐稽征之经济性的要求源自税务行政之大量性及税务行政能量之有限性。在行政资源之稀有的制约下,为达到普遍平等课征之可能性,在税捐法之规范规划必须建入各种能够降低稽征成本的设计。税捐稽征之经济性在内部价值上的表现为,在'立法'及'执法'上,取向并遵守事务法则,建构、解释、适用税捐概念、类型及体系,以形成一个符合事务法则之税捐秩序;在外部型态上的表现为尽可能使用简明易懂的文字,避免标新立异,简化对于人民课以负担之构成要件的类型及种类。税捐稽征经济原则的实践,可能对于纳税义务人产生不利的冲击,因此需要在'司法'审查环节针对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以在有限之行政能量的限制下,能够依法,最大限度实现普遍平等量能课征之目标。

  • 标签: 稽征经济原则 量能课税原则 比例原则 捐税法定主义
  • 简介:世界各国在促进外资并购和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对于外资并购安全审查也非常重视。各自为此而建立起了一套独立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程序。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侧重于关注外资并购对国防安全、国家经济、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包含审查对象、审查标准、审查结构、审查程序等方面,而审查标准正是其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部分,但当前我国仍缺乏一套完善而准确的体系。通过对各国安全审查标准制度的比较研究,对安全审查标准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期能为在我国建立更为完善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标准提供良性建议。

  • 标签: 外资 并购 安全审查 标准 建立
  • 简介:随着《反垄断法》的颁布及实施,我国逐渐对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问题予以关注并进行相应的法律规制。但是与此相关的规定过于简单,未能就并购审查的实体内容及程序规则进行全面的规范。通过比较研究,并鉴于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属行政行为的特点,本文建议在进行程序设计时充分考虑行政效率、行政比例等行政法原则,建立包含审查程序、沟通协商程序、救济程序等在内的完整程序体系。

  • 标签: 国家安全 外资并购 安全审查
  • 简介:效率是竞争法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现今合并实质审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盟的合并效率审查从最初的很难在实践中发挥效用,到全面的加以认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审查规范。欧盟将符合消费者利益、合并特有和可证实性作为效率认可的必要条件。我国的《反垄断法》刚刚生效,相关规范还很笼统,欧盟的经验可以为我国的相关立法和文件的出台提供重要的借鉴。

  • 标签: 欧盟 合并审查 效率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从侦查监督工作中的审查逮捕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力求寻找其制度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求解决之道,完善侦查监督工作。【关键词】审查逮捕完善

  • 标签: 存在问题 审查逮捕工作 工作存在
  • 简介:司法审查制度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设立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加入WTO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会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对我国法制建设会产生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对司法审查制度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本文将全面阐述WTO关于成员方域内司法审查的规定,并就入世对我国司法审查制度产生的影响作些探讨。

  • 标签: 司法审查制度 现代法治国家 中国 国法 普遍 法律制度
  • 简介:在刑事诉讼中.物价鉴定结论对行为人的定罪与量刑意义重大,成为评价司法公正的重要指标。笔者认为,虽然物价鉴定结论对行为人的定罪与量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与主要犯罪事实并无直接联系,只是一种间接证据,并不必然成为定案依据。因此,物价鉴定结论必须经过审查并且被证明属实.才能成为定案根据。物价鉴定结论的审查,一般包括形式审查、实质审查和程序审查

  • 标签: 鉴定结论 形式审查 物价 定案依据 刑事诉讼 司法公正
  • 简介:作为对学界建立司法审查制度呼吁的回应,新颁布的《行政诉讼法》第53条、64条建立了对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制度。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提起形式上的附带性、审查范围的限定性以及处理结果的谦抑性。整体而言,新法所确立的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制度只是行政法学界所主张的不同方案的各自保守一面的集合。保守立场下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制度存在以下不足:附带审查的形式不利于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审查范围排除规章,造成"隐性"审查与"显性"审查的冲突;法院独立处分权限的缺位使得该违法规范性文件司法监督的"事倍功半"。故有必要从以下方面对这一制度进行重构,实现由保守向开放的跨越:第一,形式上由附带审查到直接审查;第二,审查范围上由仅限部分规范性文件到包括规章及所有规范性文件;第三,处理结果上赋予法院独立处分权限。通过以上改革方向的明确,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运行制度进行具体构建,从而最终形成一种理想的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

  • 标签: 行政诉讼法 附带审查 抽象行政行为 规范性文件
  • 简介:构建客观性证据审查应用模式,在证明事实的刑事司法证明活动中,以客观性证据为审查重心,凭借其可靠的稳定性和关联性的证据特性,确证案件基础事实,并优先运用客观性证据进而引导全案证据审查判断形成梯次递进的结构性事实的证明体系,通过逐次验证各项犯罪事实要素来确证整个犯罪事实。客观性证据审查应用模式避免了以口供为主导的审查模式缺陷,具有发现证据上的矛盾和事实疑点的能力,在防止错案发生上有滤错功能。在司法实践中,应建立起保证模式发挥作用的机制和办法,确立适用规则,从制度上落实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

  • 标签: 客观性证据 审查应用模式 滤错机制
  • 简介:羁押是剥夺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最严厉的强制措施,使用羁押手段必须慎之又慎。《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人民检察院逮捕犯罪嫌疑人后需继续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的制度。文章从捕后羁押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提出完善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具体措施。

  • 标签: 羁押 羁押必要性审查 审查制度
  • 简介: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系2012年新《刑诉法》的一项创设,旨在改变我国"一捕到底,一押到底"的司法现状。但是,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制度定位有误,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不应定位为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职能,而应定位为对强制措施的司法审查权;其二,程序设计不够科学,立法者对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程序设计存在诸多漏洞,引发实践中诸多问题,应予以矫正。中国未决羁押率过高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检察官的中立性不足和逮捕功能的异化。此根本原因不仅存在于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中,亦存在于审查批捕程序中。未决羁押率的降低,与其寄托于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不如在审查批捕程序中便予以实现。

  • 标签: 羁押必要性审查 司法审查权 高羁押率 检察官的中立性
  • 简介:基于对G市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践为样本展开的实证调查发现,羁押必要性审查实践具有程序启动频率偏低、程序的启动以当事人和辩护律师申请为主、变更的强制措施以取保候审为主、变更羁押原因较为多样化、侦查阶段改变羁押成功率较高、审查内容多样、审查方式单一、审查机制因地制宜等特点,并存在全面审查难以实现、改变强制措施后监管难、羁押必要性自由心证面临困惑、改变羁押措施决定缺乏强制力、内部衔接机制不完善、文书格式不统一、对犯罪嫌疑人是否仍然具有社会危险性评估标准不易把握、法律规定不完善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激活和完善刑事诉讼法最新修订确立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可以从以形式审查为主扩大羁押必要性审查覆盖面、补强羁押必要性审查运转流程、完善公诉部门与侦监及监所部门之间的对接机制、完善羁押必要性审查立法等方面予以努力。

  • 标签: 羁押必要性审查 审查起诉 检察实践 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