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西奥多·德莱塞著名的长篇小说《嘉莉妹妹》,刻画了一个乡村姑娘的形象,她年轻美丽且对大城市怀抱着憧憬,想在芝加哥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本文主要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原理,分析了嘉莉从家乡到芝加哥追求发生变化的原因。嘉莉想改变现状的内在原因和大城市的繁华对她的吸引。这两个因素让了嘉莉陷入了精神的迷惘。

  • 标签: 嘉莉妹妹 欲望 迷失 需求层次理论
  • 简介:摘要CMM理论主要包括一些概念和一些应用模型。通过利用CMM理论可以让交际者在交流之前对交流做好预期,并且在交流过程中随着场景的变化做出改变,从而保证交流顺利进行。

  • 标签: 概念 调整 交际 社会现实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26
  • 简介:应该说用自然科学的态度来研究文学活动现象是文学理论中存在的一个最大的误区,都是对文学本质的一种理解,文学理论的确不可能揭示那种没有任何限定的文学的本质

  • 标签: 文学理论自性 自性问题
  • 简介:本文以母语为哈萨克语的多语者为例,以认知语言学为视角,对多语者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概念迁移进行初探,以哈萨克语为母语的多语者习得外语(英语)时母语会对目标语产生迁移,从迁移的种类及维度探究哈萨克多语者习得外语时母语的概念迁移对其外语学习的影响。为提升多语者习得外语,研究他们语言学习存在的优势及不足是有必要的,对教育者而言也能促进因材施教。

  • 标签: 认知语言学 多语者 哈萨克语 概念迁移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07
  • 简介:分析哲学关于理论形态合理性的理性研究,可以对文学理论进行分析性的理论研究,也不能将这一理论框架当作为人类认识和理解文学的唯一的认识结构

  • 标签: 形态问题 文学理论视点 视点形态
  • 简介:一、新中国电影评论的起步(1949──1952)(一)电影评论指导思想的确立与影评园地的开辟由于中国社会与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的深远影响,中国人对电影之认识的特点是,一般只乐于或善于对个别影片与具体的电影现象发表议论,而对于涉及到电影的本质、本性、创作方法等方面属于宏观把握的理论问题,则缺乏深入系统地进行理性探讨的兴趣和习惯。1949年前中国电影理论与评论状况大抵如此,进入到新中国电影时期,在这个问题上也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不过,随着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全面展开,以宣传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影片与评介国产影片,消除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电影影响为己任的电影批评,则比较活跃,并对电影创作

  • 标签: 中国电影理论 电影艺术 新中国初期 电影剧 新中国电影 电影评论
  • 简介:本文是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陆建德先生的学术访谈。陆建德谈到他从英美文学转向近代中国的契机,及他在英美视野参照下的近代中国研究的特点。陆先生强调渐进的思维方式,反思激进主义思潮并指出文学的位置,认为应以"延续性史观"代替"朝代更替"的理念。访谈还涉及如何营造良好的讨论空间与说理氛围,知识者应有怎样的"公""私"观念等等。

  • 标签: 英美文学 近代中国 渐进思维 延续性史观 公共空间
  • 简介:由于救民强国的需要,中国知识分子从20世纪起就十分注重对工农兵大众的启蒙,文学是这一启蒙工作的重要工具,于是一种专注于工农兵大众的文学便产生了,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工农兵文学".20世纪已经过去,回顾、总结这股纵横于20世纪的文学潮流的历程、特征,这对于建设新世纪的文学无疑是有意义的.

  • 标签: 工农兵文学 启蒙 文学潮流 中国知识分子 重读 创作
  • 简介:瞿秋白作为中国左翼重要的政治革命理论家,他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提出与倡导的文学理论,成为中国左翼建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重要理论资源。因此瞿秋白的文学理论也成为中国左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理论中最具成效的一部分,对当时的中国左翼文坛及其后左翼文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功用。

  • 标签: 政治革命 瞿秋白 革命理论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高尔基 左翼文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2
  • 简介:在童庆炳先生所说的文化诗学研究的这三个方面中,文化诗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对文学的文化语境的研究,文学文本研究、文学文化语境研究和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

  • 标签: 文化诗学 构成理论 理论品格
  • 简介:摘要作为现代性社会批判思潮的倡导者,他的“消费受控制的科层制社会”理论的提出便是对当异化现象的批判性分析,他指出技术官僚体系通过大众传媒对整个社会进行引导性消费,消费体代社会消费系全面操控了日常生活,人类的消费活动不是从人类的真正需要而出发,而是受到统治阶级体系隐秘的操控。

  • 标签: 消费控制 碎片化 虚幻
  • 简介:瓦尔特·本雅明(WalterBenjamin)被苏珊·桑塔格称为“欧洲最后一个自由知识分子”,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未完成的”一生:1892年7月15日出生于德国柏林的犹太富商家庭,自小生活优裕,但从未摆脱孤独与疏离;上学时期,博览群书,但很少能坚持听完一节课,也不参加考试;热衷于“青年文化运动”的演讲,

  • 标签: 本雅明 批评理论 自由知识分子 青年文化运动 博览群书 桑塔格
  • 简介:“五四”时期胡适作为新诗发韧者风云一时,其新诗主张“大体上似乎为《新青年》诗人所共信”,1919年创作的《谈新诗》一文在当时“差不多成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但是,到了二十年代,他的理论就常常受到其他新诗倡导者的讥讽、批评,1926年,甚至有人将他刻为中国新诗运动“最大的罪人”。在不

  • 标签: 胡适之 中间物 中国新诗 诗体大解放 诗人情感 古典诗歌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16
  • 简介:而LSA通过减少维数来筛选它所处理的信息,trees这个词在m4题目里并没有出现,我们也可以把两个词的语义相似性表示为距离

  • 标签: 分析理论 潜伏语义 理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