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细菌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近年来,痢疾杆菌不断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为观察氟嗪酸对小儿细菌痢疾的疗效,我们将先以利福平治疗无效的患儿,改用氟嗪酸治疗,取得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 标签: 氟嗪酸 细菌性痢疾 治疗小儿 痢疾杆菌 疗效 常见
  • 作者: 秦涛 许红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童感染免疫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
  • 简介:摘要细菌胃肠炎是儿童常见疾病,流行广泛、发病率高,是全球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如何进行主动监测及准确诊治仍然是众多儿科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挑战。了解细菌胃肠炎的相关知识,对疾病的诊治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本文简要介绍在临床工作中儿童细菌胃肠炎常见的病原及抗菌药物的选择,以对临床工作有所益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10年内所收治的细菌肝脓肿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加强细菌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能力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住院治疗的细菌肝脓肿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和预后等。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共纳入528例细菌肝脓肿患者,糖尿病[46.8%(247/528)]、胆道疾病[34.7%(183/528)]、既往有肝胆手术病史[19.7%(104/528)]是最常见的3种基础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80.9%(427/528)]、食欲下降[53.6%(283/528)]、腹痛[51.9%(274/528)]。经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肝脓肿者占95.5%(472/494),经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发现者占97.0%(384/396),经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者占96.8%(92/95)。脓液培养阳性率为70.9%(168/237),高于血培养的20.0%(42/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746,P<0.01)。培养阳性常见细菌的前3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122株)、大肠埃希菌(29株)和屎肠球菌(10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97.4%(112/115)。单纯采用抗菌药物治疗200例;以抗菌药物为基础,在影像学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为最常用的治疗方案[45.6%(241/528)],包括经皮穿刺抽液[29.0%(153/528)]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16.7%(88/528)]。手术治疗包括手术引流[5.5%(29/528)]和肝叶切除[11.0%(58/528)]。528例患者中,495例(93.8%)治愈。结论细菌肝脓肿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食欲下降和腹痛,肝脏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发现肝脓肿的常规有效手段,肺炎克雷伯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影像学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为最常用的治疗方案。

  • 标签: 预后 细菌性肝脓肿 临床特征 病原菌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应用瑞氏快速染色法染色检查疑为细菌阴道病患者的宫颈/阴道涂片,并将120例阳性患者涂片上的线索细胞形态进行探讨,内容包括上皮细胞内的细菌形态,及被细菌粘附的鳞状上皮细胞类型等。认为按细菌形态分型有利于进一步探讨细菌阴道病的流行病学及治疗方法;另线索细胞按被粘附的上皮细胞类型分类,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宫颈及阴道上皮组织的病变情况。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细索细胞线索细胞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细菌结膜炎的病因和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眼科收治的26例急性细菌结膜炎患者,进行针对治疗。结果所有26例患者经治疗后全部痊愈,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针对急性细菌结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诊治
  • 简介:目的:探讨替尼津栓用于治疗细菌阴道病的疗效。方法:将252例细菌阴道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0例,对照组122例。治疗组在阴道灌洗后阴道放置替尼津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阴道灌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4.62%,有效率84.62%,治愈后3个月内复发率26.67%;对照组治愈率22.95%,有效率63.11%,治愈后3个月内复发率60.71%。两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替尼津栓用于治疗细菌阴道病方法有效,复发率低。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替尼津栓 疗效评定
  • 简介:细菌痢疾(菌痢)是湖州市主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为进一步了解湖州市菌痢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我们对2005—2010年菌痢的流行特征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数据,人口学资料来自湖州市统计年鉴。

  • 标签: 细菌性痢疾 流行特征 湖州市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肠道传染病 人口学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臭氧灌洗治疗细菌阴道病的效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细菌阴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臭氧灌洗治疗,两组均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引导清洁度以及PH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虽然两组患者的阴道PH值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下降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的引导清洁度也较好。结论臭氧灌洗治疗细菌阴道病患者的效果很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阴道内环境,降低PH值,可在临床上广泛推荐应用。

  • 标签: 臭氧灌洗 细菌性阴道病 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阴洁舒的抑菌作用及阴洁舒对孕鼠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内抑大肠埃希菌试验,观察其抑菌作用;并且观察阴洁舒对孕鼠的影响。结果阴洁舒高剂量组和阴洁舒低剂量组对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细菌阴道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大肠埃希菌数较自然恢复组明显减少(P<0.05),红、肿、分泌物多的现象明显减轻,且阴道冲洗液巴氏染色显示两个治疗组白细胞数均恢复至正常值;单纯怀孕组死胎数为2只,阴洁舒组死胎数为1只,甲硝唑组死胎数为14只,明显高于单纯怀孕组及阴洁舒组(P<0.05)。结论阴洁舒具有抑菌的作用,并且对孕鼠无任何影响。

  • 标签: 抑菌 中医药疗法 阴洁舒 治疗应用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细菌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采取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有患者40例。对照组采取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采取头孢克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与腹泻停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腹泻临床效果连住,可用于小儿轻中度细节感染腹泻病的临床治疗。

  • 标签: 头孢克肟 细菌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细菌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方法选择我中心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检并得到确诊的细菌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40例,给予病原微生物检验,并分析检验结果。结果全部40例标本中共检出29株病原菌,检出率为72.5%。在全部病原菌中,志贺菌所占比例最高,然后分别为弧菌属、气单胞菌等。通过药敏试验发现,病原菌对头孢哌酮、头孢三嗪以及氨苄西林等具有非常强的耐药性。结论志贺菌、弧菌属以及气单胞菌等是引起儿童细菌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临床中应给予重视,同时通过有效的方式来给予预防。

  • 标签: 儿童 细菌性腹泻 病原微生物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痢疾的临床体会。方法:从 2016年 9月至 2018年 9月我院收治的细菌痢疾患者中抽选 4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 24例,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 22例,单纯采取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宋氏志贺菌转阴率( 87.50%)、福氏志贺菌转阴率( 91.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大便检查恢复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大便次数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细菌痢疾患者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帮助患者更快康复,减少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细菌性痢疾 临床体会
  • 简介:自发性细菌腹膜炎(spontaneousbacterialperitonitis,SBP)是指无腹腔脏器穿孔、炎症而发生的急性腹膜细菌感染。SBP的发生多有严重的肝病基础,同时也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感染并发症,占肝硬化总感染的1/3,比泌尿道感染和肺炎常见。

  • 标签: 肝硬化 腹膜炎 药物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头孢哌酮治疗细菌痢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细菌痢疾患儿13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6例。阿莫西林组采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头孢哌酮组采用头孢哌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细菌痢疾治疗总有效率,大便镜检转阴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以及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头孢哌酮组患儿细菌痢疾治疗总有效率比阿莫西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哌酮组大便镜检转阴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比阿莫西林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均比较轻微,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治疗细菌痢疾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加速大便镜检转阴,有效止泻和退热,且无明显副作用,安全高,是治疗细菌痢疾的理想方案。

  • 标签: 头孢哌酮 细菌性痢疾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对胆源细菌肝脓肿的保守治疗方面,单纯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的疗效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结合中医药的辨证施治,利用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疏肝利胆法则治疗肝脓肿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C-反应蛋白在细菌阴道病患者中的浓度的状况,探讨CRP对细菌阴道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5例细菌阴道病患者和64例健康体检的女性进行全血CRP的测定。结果CRP水平在细菌阴道病患者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RP水平与细菌阴道病感染有关,提示CRP的浓度对于诊断细菌阴道病有辅助意义,也可以作为一个指标而提示细菌阴道病的治疗情况。

  • 标签: C-反应蛋白 细菌性阴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细菌肠炎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03-2017.03收治的100例急性细菌肠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而对照组为70.0%,有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用药时间为(5.0±1.1)d,对照组为(8.2±1.5)d,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肠炎症状控制时间为(31.2±3.2)d,对照组为(58.6±3.5)d,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0%,对照组为26.0%,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细菌肠炎在临床上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炎琥宁注射液 急性细菌性肠炎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