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检查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份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于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和病理学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最终来判断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以及B超检查的敏感度以及准确性。结果82例病理学诊断结果为35例为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率为51.61%;B超检查共67例出现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为81.71%,淋巴结转移阳性预测值为93.22%,阴性预测值为71%,病理学与B超诊断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采取B超检查措施,能够获得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性,能够更是的识别淋巴结的转移状况,具备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B超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舒芬太尼在B超定位下行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接诊的100例接受臂丛麻醉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使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结果对比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对比两组麻醉维持时间以及用药后6h、12h、24h的VAS评分,均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B超定位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麻醉效果良好,可有效延长麻醉维持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舒芬太尼 B超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关穴位注射维生素B6治疗妊娠剧吐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观察组使用维生素B6注射液2ml双侧内关穴位各注入1ml进行封闭治疗,并且采用静脉补液进行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长达2-3天的禁食,静脉补液3000ml,输液中加入维生素B6、维生素C以及氯化钾。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尿酮体的改善状况以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关穴位注射维生素B6治疗妊娠剧吐,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估细胞核因子κB配体活化因子(receptoractivatorofnuclearfacto-κBligand,RANKL)在肺高压(pulmonaryhypertension,PH)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作用。方法:本研究涉及临床和动物实验两部分。临床实验以48例PH患者和50例无肺高压(non-PH)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血清RANKL水平,并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其心功能。对于PH组中8例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观察2年随访期内其RANKL的变化。动物实验采用低氧(10%O2)诱导的PH小鼠模型,检测其右心室收缩压、右心室肥大情况,以评估其疾病严重程度,并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等方法检测小鼠血清、肺组织中RANKL水平。结果:临床研究结果示,PH患者的血清RANK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者[(4.00±0.30)pmol/L比(2.23±0.14)pmol/L],且RANKL水平与其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H患者治疗后测得的血清RANK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动物实验中,低氧诱导的PH模型小鼠的血清、肺组织及肺动脉中的RANK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结论:RANKL在PH中升高,不仅可作为提示PH诊断的指标,且在随访及疗效评估中也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细胞核因子KB配体活化因子 低氧 肺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原发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1例原发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原发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发病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该病病例B超引导穿刺活检术定性后明确为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B超引导穿刺活检病检确诊后给予放化疗治疗。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原发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B超是否能在产后内胎盘残留的清宫术中起到应用作用的分析探讨。方法针对120例因产后宫内胎盘有残留需要进行清宫术的患者,把其分为两组,对照组(B超清宫术)和观察组(直接清宫术)。结果不论是手术的平均时间还是手术中出血量观察组的优势明显大于对照组。手术的一次成功率可以达到100%之高。而且高出对照组65%,数据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结论B超清宫术不仅可以缩短手术用时、减轻患者病痛,并且成功率高,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胎盘残留 临床 B超
  • 简介:目的:研究脑肿瘤手术前后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改变,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评估血清S100B对术后脑损伤的反映能力。方法30例胶质瘤、28例脑膜瘤和15例听神经瘤患者于手术前(入院时)、手术后第1d、第3d、第7d分别采集血清;同时记录患者手术时长、肿瘤WHO级别、肿瘤体积、脑水肿体积、KPS等临床资料。设正常对照组33例,采集单次血清。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血清S100B含量。将手术前后血清S100B水平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将血清S100B水平与手术时长、肿瘤体积等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前血清S100B水平在各脑肿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组、脑膜瘤组则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术后第1d、第3d血清S100B含量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第7d时高于手术前水平(P<0.05),这种趋势在3个脑肿瘤组之间并无差别。在胶质瘤组中,术后第3、7d血清S100B含量与术后脑水肿体积呈正相关(均P<0.05);术后第1d、第3d血清S100B含量与胶质瘤病理级别呈正相关(均P<0.05)。在听神经瘤组中,手术前、术后第3d血清S100B含量与听神经瘤肿瘤体积呈负相关(均P<0.05),术后第7d血清S100B水平与手术时长呈正相关(P<0.05)。脑膜瘤组内未见任何相关性。结论血清S100B对脑肿瘤切除术后的脑损伤反映较差,其含量升高可能与损伤后神经修复活动有关。血清S100B含量与胶质瘤的病理级别、术后脑水肿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听神经瘤体积及手术时长存在相关性。脑肿瘤术前血清S100B升高可能反映了肿瘤对脑实质的压迫损伤。

  • 标签: 血清 S100B 脑肿瘤 颅脑手术 术后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简易胰岛素释放试验对于胰岛B细胞功能评定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胰岛素低值组)、B组(胰岛素正常组)以及C组(胰岛素高值组),同期选取50名健康人群作为正常的耐糖量组(NGT组),比较分析四组患者的试验结果。结果B组患者在空腹状态下与餐后一小时的血清胰岛素与NGT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而餐后两小时的血清胰岛素则存在明显差异(P<0.05);A组、C组患者空腹状态下、餐后一小时、两小时的血清胰岛素和NGT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简易胰岛素的释放试验,可以准确了解患者各个时点的血清胰岛素情况,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与参考。

  • 标签: 简易胰岛素释放试验 胰岛B细胞 胰岛功能
  • 简介:MicroRNAs(miRNAs)aresmall,non-codingRNAsthatnegativelyadjustgeneexpressioninmultifariousbiologicalprocesses.However,theregulatoryeffectsofmiRNAsonSchwanncellsremainpoorlyunderstood.PreviousmicroarrayanalysisresultshaveshownthatmiRNAexpressionisalteredfollowingsciaticnervetransaction,therebyaffectingproliferationandmigrationofSchwanncells.ThisstudyinvestigatedwhethermiR-148b-3pcouldregulatemigrationofSchwanncellsbydirectlytargetingcullin-associatedandneddylation-dissociated1(Cand1).Up-regulatedexpressionofmiR-148b-3ppromotedSchwanncellmigration,whereassilencingofmiR-148b-3pinhibitedSchwanncellmigrationinvitro.FurtherexperimentsconfirmedthatCandlwasadirecttargetofmiR-148b-3p,andCandlknockdownreversedsuppressionofthemiR-148b-3pinhibitoronSchwanncellmigration.TheseresultssuggestedthatmiR-148b-3ppromotedmigrationofSchwanncellsbydirectlytargetingCandlinvitro.

  • 标签: 细胞迁移 miRNAs 非编码RNA 体外培养 生物学过程 微阵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诊断宫外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0例宫外孕患者按诊断方法分为B超组(100例)和联合组(100例),B超组采用腹部B超检查,联合组采用腹部B超联合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B超组确诊率为78.0%,漏诊率为10.0%;联合组无漏诊,确诊率为96.0%,联合组确诊率和漏诊率明显优于B超组(P<0.05)。结论腹部B超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宫外孕,能够有效提高确诊率,降低漏诊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阴道超声 腹部B超 宫外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6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与心电图的比较。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脏B超和心电图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心脏B超检查结果左室肥厚36例(60.00%)、左室扩大24例(40.00%)、左房增大20例(33.33%);心电图检查结果左室肥厚18例(30.00%)、左室扩大8例(13.33%)、左房增大6例(10.00%);心脏B超检查各项指标检出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查,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使用心脏B超检查优于心电图检查,心脏B超检查能够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的检查较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脏B超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尿酸、B型脑钠肽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2例,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中、重3组,比较3组患者在入院时及发病后第14天、30天的UA、BNP水平;根据发病后90天的mRS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UA、BNP水平。结果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UA降低而BNP升高;UA及BNP在脑梗死急性期均升高,随着病程延长逐渐降低;预后越好的患者,发病时UA越高而BNP越低。结论血尿酸、B型脑钠肽与脑梗死的病情及预后的有密切关系。

  • 标签: 血尿酸 B型脑钠肽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缩短患者做B超检查的候诊时间。方法在利用品管圈联合B超室、医务科、后勤部多方协作,针对B超患者候诊时间长的原因,进行一一分析,各个部门协作整改。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B超检查的候诊平均时间由改善前的135.5分钟降低到改善后的68分钟。结论由门诊部牵头,利用品管圈多部门协作可以有效缩短患者B超检查的候诊时间。

  • 标签: B超 候诊时间 品管圈 多部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氟轻松维B6乳膏制剂皮肤用药的安全评价试验情况。方法严格依照国家SFDA颁发的相关原则来完成豚鼠皮肤致敏试验,同时完成实验兔皮肤刺激性试验。分析其实验结果情况。结果比较氟轻松维B6乳膏组豚鼠皮肤以及赋形剂组豚鼠皮肤得到平均反应值,都是0,致敏率为0.00%,阳性对照组皮肤平均反应值大小为3.2,计算其致敏率得到100.00%,实验兔涂敷部位皮肤均没有出现红斑、水肿等,同时也没有见色素沉着、出血点以及皮肤粗糙等皮肤不良反应的出现。结论对豚鼠皮肤进行实验,发现氟轻松维B6乳膏局部皮肤用药无过敏反应,同时还对实验兔皮肤没有产生刺激性反应。

  • 标签: 氟轻松维B6 乳膏制剂 皮肤用药 安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B超与腹部X射线平片对儿童急性肠梗阻的诊断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接诊的80例急性肠梗阻患儿与同期收纳的80例健康体检儿童分设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腹部B超与X射线平片扫描,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B超诊断灵敏度为96.25%(77/80),特异度为97.5%(78/80),准确度为96.88%(155/160),显著高于X线平片诊断的灵敏度87.5%(70/80),特异度88.75%(71/80),准确度88.13%(141/160),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B超在儿童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中有极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检测准确率高,较X射线平片优势更显著,能为临床疾病的鉴别与诊断提供有力的参考信息,具备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 标签: 腹部B超 腹部X射线 儿童急性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