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鸡群产生免疫抑制现象的原因1.1原发性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当前,规模化鸡场虽然都非常重视病毒病的免疫预防,但传染性法氏囊炎、禽流感、马立克氏病、白血病、传染性贫血、呼肠孤病毒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等仍然存在,严重影响着机体免疫系统,成为多种疾病继发感染、影响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当这些疾病中的许多种病原体感染鸡群后。可能就会引起免疫抑制。例如,法氏囊炎主要侵害免疫器官法氏囊:禽流感对机体的侵害更为严重,它不仅仅损害法氏囊,而且对胸腺、胰腺、扁桃体、盲肠等全身免疫器官造成破坏,甚至连骨髓的造血功能也被损害。

  • 标签: 鸡群免疫 抑制现象 传染性法氏囊炎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 呼肠孤病毒病 机体免疫系统
  • 简介: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烈性动物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口蹄疫病毒共有7个血清型:O、A、C、Asia1、SAT1、SAT2和SAT3型。O型的流行最为广泛,其次为A型和Asia1型,c型和南非三型非常罕见。

  • 标签: 牛口蹄疫 抗体监测 疫苗免疫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口蹄疫病毒 应用
  • 简介:多抗甲素是中国第一代生命科学家方亮教授发现的.他在研究克山病的过程中.发现溶血链球菌33号菌株的代谢产物能通过提高机体免疫起到肿瘤自愈作用,经三期临床双盲验证.1984年论证会结论:该代谢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辐射及抗肿瘤作用,且没有毒副作用。

  • 标签: 多抗甲素 免疫调节剂 抗肿瘤作用 生命科学家 机体免疫 代谢产物
  • 简介:前几年江西等省首先出现的猪无名高烧综合症漫延至全国,经有关专家诊断确诊为这次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的猪瘟、圆环2型、附红细胞体等混合感染,因此做好猪瘟的强制免疫尤为重要。

  • 标签: 办法 免疫失败 猪瘟
  • 简介:梁俭委员提出,我国对有些危害严重的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但是,由于没有免疫死亡、流产补助的专项经费,对免疫反应造成的死亡和流产一直未给予补贴,已严重影响强制免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 标签: 动物免疫 补偿机制 强制免疫 动物疫病 专项经费 免疫反应
  • 简介:为较少畜禽生产因免疫失败造成的重大损失,本文就畜禽自身、疫苗质量、操作方法及其他干扰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合理的预防措施,尤其是在免疫应激、调节畜禽机体健康、合理使用免疫促进剂和如何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等方面。

  • 标签: 免疫失败 预防 畜禽
  • 简介:我们的禽类变得易受疾病侵袭,是不是由于遗传抵抗力减弱?有许多例子让我们相信确实如此。是否还有其它的原因呢?在某些条件下出现的未知因素可以使得机体成为易于感染致病微生物的目标。

  • 标签: 免疫抑制 禽类 威胁 福利 健康 致病微生物
  • 简介:动物免疫副反应基层兽医特别关注和担心,为了摸清不同类型和不同厂家的口疫苗免疫副反应情况;不同免疫组合、不同的动物的免疫副反应情况。减轻基层兽医工作的顾虑。我县于2006年5月以来,使用国家生物药厂生产的口蹄疲苗和与猪瘟苗不同组合进行控制试验观察和临床定点观察,给规模场529头猪,农户7243头;81552头;30398头;34195头和周转场70头猪,奶牛26头,山羊68头,进行免疫注射,观察副反应情况。观察结果说明牛羊口蹄疫O-I型二价苗可用于猪的免疫,不同年龄和不同配合使用安全;口蹄疫O-I型二价苗和口蹄疫O型灭活苗免疫注射猪有不同程度的一般副反应,严重剐反应小,注射牛羊副反应小;口蹄疫O型合成肽苗免疫注射猪副反应明显降低,且免疫效果好;口蹄疫苗与猪瘟苗不同组舍副反应差异不大。

  • 标签: 动物 免疫 副反应 观察
  • 简介:猪传染性肠胃炎为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典型症状为腹泻、呕吐、脱水,10日龄仔猪病发率最高。规模化养殖中,此病为常发病,一经感染危害甚为严重。此病“防重于治”的防控理念,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着重介绍免疫接种,为今后科学防控此病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 标签: 肠胃炎 疾病 防控
  • 简介:2004年3月10日,河北省威县王某从某种鸡场购进海兰灰蛋雏鸡1000只,种鸡场在雏鸡1日龄时全部注射了马立克病的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每只皮下注射0.2毫升。这批蛋鸡饲养到2个月龄后陆续发病,3~4月龄达到发病、死亡高峰期,经隔离、扑杀处理,6~7月龄后鸡群状况渐趋平息,这批蛋鸡共发病345只,死亡224只,病程较短,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走路迟缓,

  • 标签: 马立克病 月龄 免疫失败 种鸡场 蛋雏鸡 扑杀
  • 简介:在动物防疫工作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邵阳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牲畜强制免疫病种免疫率常年保持100%的高标准,为此,我们对防疫方式进行了艰苦的摸索,创出了对动物防疫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的模式,实施了动态免疫,防疫员的工作态度由过去的突击应付免疫转变为自觉主动进村入户,动物免疫时间由春秋两季集中免疫转为天天打针、月月补注的常年免疫

  • 标签: 免疫率 邵阳市 动物防疫工作 动态管理 工作态度 免疫时间
  • 简介:猪口蹄疫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一种重要病毒性传染病,其防控不容小视。为掌握湖北武汉江夏区规模猪场生猪口蹄疫疫苗的免疫状况,本研究利用正向间接血凝(IHA)方法对江夏地区55个规模猪场生猪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监测,55个规模猪场免疫合格率在91.67%~95.45%之间,整体免疫合格率达93.10%。表明江夏地区生猪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较好。

  • 标签: 口蹄疫疫苗 规模猪场 免疫效果 监测
  • 简介:银黄注射液主要由黄芩、金银花、连翘等多味中药组成,其单药分别的杀菌作用已得到证实,黄芩活血通经、散结消肿,能影响体细胞的代谢,增强细胞的免疫功能,提高淋巴细胞的杀菌能力,药理实验表明,黄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促进淋巴细胞生成,增加机体免疫力。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连翘解热镇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通经活血、消肿止痛、活络通乳作用。资料显示,银黄注射液既能通过抗菌消炎来达到防治乳房炎的作用,同时也能调节机体的免疫作用,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为探讨银黄注射液治疗机理,本试验通过建立兔乳房炎模型,并通过血液白细胞计数、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试验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来考察银黄注射液对乳房炎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组白细胞总数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用药后,青链霉素组和银黄注射液组白细胞总数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银黄注射液组和青链霉素组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显著升高(P<>0.05);同时在考察银黄注射液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试验可以看出,注射银黄注射液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明显增强,与黄芪多糖注射液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 标签: 银黄注射液 乳房炎 免疫功能
  • 简介:动物免疫标识是指按国家规定,对动物(猪、牛、羊)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后所佩带的耳标及记录的免疫档案(包括养殖户保存的动物免疫证和防疫机构保存的免疫记录)。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对加强和规范动物强制免疫工作,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动物免疫标识制度 动物疫病 动物免疫证 防疫机构 免疫档案 强制免疫
  • 简介:通过设计免疫监测程序,对辽宁省凌源市某猪场成年母猪和断奶仔猪进行猪瘟抗体检测。建议猪场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猪群的免疫状况监测,并结合免疫学的一般规律,科学地制定免疫程序,是防控猪瘟发生的有效途径。

  • 标签: 猪瘟 免疫效果 监测
  • 简介:20014年入秋以来,我县部分种鸡场和商品蛋鸡场的鸡群,在产蛋高峰时出现产蛋率逐步下降的现象,一时间众说纷芸,有的怀疑饲料原料有问题,有的怀疑预混料有假,有的怀疑维生素缺乏……笔者经过下乡调查并取病例送实验室诊断,结果为脑脊髓炎(AE)。其原因是都没有进行AE疫苗免疫。商品蛋鸡只是短时间的产蛋下降,而对种鸡影响极大,由于该病毒能垂直传播,21日龄以下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经济损失很大,因此种鸡的AE苗的免疫,就显得十分重要,必须引起重视。

  • 标签: 脑脊髓炎病 疫苗免疫 种鸡场 商品蛋鸡 维生素缺乏 实验室诊断
  • 简介:概述了动物免疫注射后应激反应的类型及主要临床症状,根据临床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救方法和预防措施。

  • 标签: 家畜 免疫 应激反应 防治
  • 简介:昆虫缺乏获得性免疫,仅依靠先天免疫作为其防御机制。在昆虫的先天免疫中,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PGRP的发现、分类及其在昆虫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几个方面加以阐述,PGRP可以分为两类:长型(L)和短型(S)。不同类型的肽聚糖识别蛋白功能也不同。通过对肽聚糖识别蛋白的研究,可进一步了解昆虫的先天免疫,为特种经济昆虫养殖中的疾病防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 标签: 昆虫 先天免疫 肽聚糖 肽聚糖识别蛋白 信号转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