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中成分输血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5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输注血液不同将其分为输注洗涤红细胞组(A组)和输注红细胞悬液组(B组),每组25例。研究50例患者交叉配血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血象变化及输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0例患者主侧无凝集42例,主侧++~++++凝集8例,次侧++~++++凝集50例;两组患者输血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容(Hct)均高明显高于输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Hb、RBC、Hc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输血后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4.0%,B组患者输血后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中成分输血的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成分输血 应用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6年5月间收治的6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去白红细胞悬液输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输血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输血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计算结果均显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治疗的方式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患者中具有较为理想的疗效,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对其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输血方法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三洗红细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非溶血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中采用 C 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 2016 年 8 月 ~2018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60 例输血且出现了非溶血不良反应的病患,其中出现非溶血发热病患 30 例设为 A 组,出现非溶血过敏病患 30 例设为 B 组,另外选取无不良反应病患 30 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病患的 C 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并对比。 结果 三组病患输血前的 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A 、 B 组输血前后的 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 ); A 、 B 组输血后的 C 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当输血病患出现非溶血输血不良反应时,病患的 C 反应蛋白水平增高,提示,其可较好诊断非溶血输血不良反应。

  • 标签: 非溶血性 C 反应蛋白 输血不良反应
  • 简介:从血清学的角度来说,自身免疫溶血贫血(AIHA)对自己的红细胞和多数供血者的红细胞在体外或体内都是不相合的。输血可使溶血加速、贫血加重,并可能发生肾衰而造成死亡。由于这些原因应尽可能避免输血。但有时严重贫血缺氧患者往往需要输血治疗。如因上述原因不予输血治疗,可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经常规疗法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病人,

  • 标签: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输注洗涤红细胞 免疫性溶血性 贫血患者 疗效观察 输血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2例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去红细胞悬液输血的方式,观察组采用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输血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输血有效率为93.75%(15/16),对照组患者的输血有效率为75%(12/16),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1例,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2例,发生率为12.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洗红细胞输血结合血液置换的方式,更加适合于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不同输血方法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临床特点,总结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8例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血型鉴定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择抗人球蛋白试验及手工凝聚胺试验对98例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及交叉,其中67例患者抗人球蛋白试验及抗体阳性,22例阴性,91例Rh血型阳性,7例血型阴性。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及交叉配血试验不合24例,后采取,洗涤患者红细胞,复检Rh血型后给以血型相同成份血,交叉配合成功。结论抗人球蛋白抗体在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中易出现阳性,并且干扰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为减少事故差错应对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测定抗人球蛋白抗体,同时应采取手工凝聚胺试验方法进行交叉配血。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 贫血 输血 配血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AIHA)患者容易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后者通常发生于患者溶血发作或AIHA复发期。AIHA患者的红细胞被破坏后,释放大量血红素进入血液循环,血红素清除血液循环中的一氧化氮(NO),致使NO生物利用度降低,从而影响血管张力、增强血小板聚集、并促进血小板与内皮细胞黏附、增高凝血因子FⅩⅢ活性,从而增加血凝块的稳定性和减少血凝块的溶解,增加VTE的发生风险。血红素亦诱导机体产生过多活性氧族(ROS),促进炎症和VTE的发生。为了降低AIHA患者并发VTE的发生率,减少其可能对患者造成的潜在危害,笔者拟就AIHA并发VTE的发生机制、发生率、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治疗与预防措施等进行阐述。

  • 标签: 静脉血栓 贫血,溶血性,自身免疫性 溶血 肺栓塞 血栓形成倾向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洗涤红细胞及红细胞悬液在自身溶血贫血(Autoimmunehemolyticanemia,AIHA)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90例AIHA患者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同意后,采取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实现分组,对照组采取红细胞悬液输注治疗,研究组采取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对比两组输注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整体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均明显提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提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及网织红细胞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AIHA患者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能更快促进患者血液指标的恢复,提升治疗效果,是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AIHA 洗涤红细胞 红细胞悬液 血液指标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病毒性肝炎合并溶血贫血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和护理方法,为改善提升病毒性肝炎合并溶血贫血患者的临床结果提供指导。方法在2010年2月-2017年4月期间,将我院经由确诊收治的28例病毒性肝炎合并溶血贫血患者选做研究对象,针对所有入选患者均实施针对性治疗和护理处置干预,针对患者实际获取的临床治疗结果展开统计分析。结果借由在临床确诊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治疗处置干预,本组28例病毒性肝炎合并溶血贫血患者中,有27例患者的临床病情获取到有效改善缓解,并且逐步康复,有1例患者因病性恶化而死亡,本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测算结果为96.43%(27/28)。结论针对内科临床中确诊收治的病毒性肝炎合并溶血贫血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和护理干预,能够获取较好临床结果,值得引起相关医务工作者的充分关注和推广。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溶血性贫血 临床特征 护理方法
  • 简介:基金项目贵港市科技局科研项目贵科攻关1105024,业字(2011)5号文摘要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newbom,HDN)相关实验中与传统试管法的比较研究。方法对339例母婴血型不合疑似ABO-HDN的新生儿用传统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结果微柱凝胶法、试管法检测结果分别为直接抗球蛋白实验结果阳性82例、118例,阳性率24.2%、阳性率34.8%两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游离试验阳性239例、202例,阳性率70.5%,阳性率59.6%,两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释放试验阳性260例、205例,阳性率76.6%、阳性率61.4%,两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直接抗球蛋白实验,传统试管法比微柱凝胶法阳性率更高,灵敏度更高;但在游离试验及释放试验中,微柱凝胶法比传统试管法阳性率更高、灵敏度也更高。微柱法试验操作简便、易于标准化,耗时短,标本用量少,结果直观明了等优点,阳性率高,与临床诊断符合率高,在临床新生儿溶血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溶血 ABO血型不合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放散试验游离试验
  • 简介: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是一种获得性溶血疾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抗自身红细胞的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或激活补体使红细胞加速破坏而致溶血贫血。患者具有:贫血、黄疸、乏力、肝脾肿大、肝功能检查异常等表现,

  • 标签: 贫血 溶血性 黄疸型肝炎 Coomb
  • 简介:摘要继发于淋巴增殖性疾病(LPD)的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AIHA)可发生于LPD的任何阶段,可先于LPD发生,通常与LPD同时发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与原发性AIHA不同,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差,本文总结近年来继发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AIHA的特征、免疫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

  • 标签: 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贫血,溶血性,自身免疫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悬浮红细胞输注和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浆置换两种输血方法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以来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悬浮红细胞输注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浆置换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输血前后血液中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胆红素含量以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率。结果实验组输血前后四种血液成分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不良率差别不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液置换医治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有很好的疗效,且少有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悬浮红细胞输注 洗涤红细胞输注 血浆置换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抗-Dia引起的胎儿及新生儿免疫溶血疾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us and newborn, HDFN)新生儿的诊治过程。患儿生后3 h开始出现皮肤黄染并逐渐加重,转入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治疗。患儿生后5、9 h血红蛋白分别为82和76 g/L,总胆红素分别为243.2和309.8 μmol/L。生后12 h,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标本,进行HDFN的免疫血液学检测。结果显示,患儿及其父亲血型为A型、RhDCCee,母亲为A型、RhDCcee;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中患儿为强阳性(++++),父母均阴性;患儿血浆、红细胞放散液及其母亲血浆与抗体筛选试剂红细胞反应均阴性,但与患儿父亲红细胞反应均阳性。对患儿采用光疗、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以及选择ABO及RhD血型与患儿相同,交叉配血相合的血液进行紧急换血治疗后,效果良好。换血治疗后,用患儿换血前的血浆、红细胞放散液及其母亲血浆与抗体鉴定谱细胞反应,均检出了IgG抗-Dia。鉴定患儿及其父母Dia血型,患儿及其父亲为阳性,母亲为阴性。因此患儿被诊断为抗-Dia引起的HDFN。

  • 标签: 幼红细胞增多症,胎儿 婴儿,新生 血型抗原 胎儿及新生儿免疫溶血性疾病
  • 简介:摘要:总结1例宫外孕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的临床特点及诊疗过程,分析孕产妇可能诱发患者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的高危因素,从孕期保健角度提出建议,以期避免自身免疫性溶血的发生,并改善其预后。

  • 标签: 宫外孕术后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孕期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晚期阴道微生物对B族溶血链球菌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B族溶血链球菌孕妇作为观察组,再选取10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孕妇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6年1月1日),均实施妊娠晚期阴道微生物检验,分析两组孕妇B族溶血链球菌检出率。结果观察组B族溶血链球菌孕妇的B族溶血链球菌检出率90.00%高于对照组健康孕妇检出率20.00%(P<0.05)。结论妊娠晚期阴道微生物对B族溶血链球菌检出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显著提高检出率,值得推广和进一步应用。

  • 标签: 妊娠晚期阴道微生物 B族溶血性链球菌检出率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