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芪黄明目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其对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影响,以及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眼科门诊部和住院部就诊的早期DR患者120例,以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根据第三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制定的DR诊断标准1期患者37例、2期患者41例、3期患者42例。进行视力、眼底荧光素和视觉诱发电位等眼科检查。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组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视力均优于治疗前(P〈0.05)。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经x2检验,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组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潜时、幅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时短于对照组(P〈0.05),视觉诱发电位P100幅值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时和幅值均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早期DR各期均与P100潜时和幅值有明显的相关性,早期DR患者随着病情由1-3期的进展,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时明显延长(P〈0.05),幅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芪黄明目胶囊在治疗早期DR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早期DR患者视力,缩短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潜时和提高P100的幅值。视觉诱发电位P100不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还可以预测早期DR的病情进展。

  • 标签: 芪黄明目胶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觉诱发电位P10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在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中的特点,并评价两者在PSD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HAMD评分>18分的卒中患者57例,分为轻中度抑郁组(<24分)和重度抑郁组(>24分),50例健康人作正常对照.比较各组SSR、SLSEP结果.结果1.正常组SSR异常率12.0%,SLSEP异常率2.0%;PSD组SSR异常率73.7%,SLSEP异常率61.4%,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PSD组两者的异常吻合率为83.3%(35/42).2.PSD组SSR及SLSEP各波平均潜伏期较正常组延长,有统计学差异(P<0.05).3.亚组分析显示重度抑郁组SSR及SLSEP各波平均潜伏期较轻中度抑郁组延长,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PSD患者SSR及SLSEP明显异常,其异常程度与抑郁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PSD患者的诊断参考指标应用于临床.关键词卒中后抑郁、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Hamilton抑郁量表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29-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青光眼疾病诊断中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 VEP)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方法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共选择60例青光眼患者,纳入到观察组,就诊时间为2012年10月份至2021年10月份,根据患者的视野程度分成三组,包括晚期、中期、早期,每组各20例。选取于同时间在医院中做健康体检的20名人员,纳入到对照组。使用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 VEP)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方法对所有检查人员进行检查。结果:观察组晚期、中期和早期RMS、RNFL、MD、平均潜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潜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光眼疾病检查中使用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 VEP)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法,为疾病早期诊断起到了辅助作用,展现出了较高的疾病诊断价值,推荐在临床诊断中大力使用。

  • 标签: 青光眼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RMS RNFL MD 平均潜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TEP,brainstemtrigeminalevokedpotentials)在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4月至2017年6月采用MVD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53例通过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BTEP的W2、W3波。其中38例在完成减压后BTEP明显改善(改善组),15例未明显改善(未改善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影响因素及预后的差异。结果53例患者术中均发现责任血管压迫,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改善组术后即刻缓解28例,10例术后两周内疼痛缓解,无一例患者发生面瘫、听力下降、麻木等并发症。15例未改善组中,经确认虽减压充分,但BTEP术中无明显改善;术后即刻缓解8例,4例术后疼痛缓解,3例在随访期仍存在明显疼痛;无明显并发症。随访期均未见复发。两组比较,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MVD术中BTEP改善可预测手术效果。未改善可能与责任血管压迫力量较大、病程较长、既往行过射频热凝术等因素有关,相较于改善组,手术疗效相对不确切。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 简介: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vestibularevokedmyogenicpotential,oVEMP)是起源于椭圆囊的能够客观反映前庭-眼反射通路完整性一种无创电生理检查,是一项新的前庭功能检查技术,与眼震电图和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用于眩晕相关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全面评价前庭系统的功能状态。

  • 标签: 前庭上神经 椭圆囊 前庭-眼反射
  • 简介:目的对视觉、听觉、体感3种不同模态下靶刺激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ERP)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体感电刺激作为脑机接口(BCI)一种新的信号诱发模式的可能性,为基于体感ERP的BCI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7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听力正常、躯体感觉正常且无任何大脑病史的被试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9例;年龄20-26岁,平均年龄22.6岁:均为右利手。分别记录17例健康的被试者在视觉、听觉、体感单通道靶刺激下诱发的脑电图;对3类靶刺激下ERP的时域参数(幅值、潜伏期)、行为学数据(反应时间、错误率)、脑源定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类靶刺激模式下的ERP波形具有相似性,体感电刺激诱发的ERP幅值与视觉、听觉靶刺激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体感电刺激诱发ERP的峰值潜伏期显著长于视觉靶刺激:体感电刺激的反应时间显著长于视觉靶刺激。错误率也高于视觉、听觉靶刺激;体感电刺激诱发ERP的脑内源与视觉靶刺激相比具有相似性。结论相比于视觉、听觉靶刺激.大脑对于体感电刺激的探测难度高,敏感程度低:但从ERP的波形和幅值上看,体感电刺激可以诱发出稳定的、可被检测到的ERP波形,完全有可能应用于BCI系统作为一种新的ERP诱发模式。

  • 标签: 体感电刺激 脑机接口 事件相关电位 源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听障儿童听觉稳态诱发反应(ASSR)与术后听觉能力的关系,旨在为预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能力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47例使用NucleusC124型多导人工耳蜗系统的2~8岁语前聋儿童,收集受试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ASSR阈值,与患儿术后12个月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auditoryintegrationscale,MAIS)得分比较,研究其相关性。结果47例患儿ASSR引出率为66.0%,其阈值与患儿术后1年MAIS得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62),说明ASSR阈值越高,MAIS得分即听觉能力越低。结论虽然儿童人工耳蜗术后听觉能力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根据ASSR测试结果可进行初步判断,为临床该预测提供了一定客观依据。

  • 标签: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 人工耳蜗植入 听觉能力
  • 简介:为了总结近年来我国电生理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和推进我国电生理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拟定于2019年7月上旬召开全国神经电生理学、心脏电生理学及肌电诱发电位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具体事宜通知如下:1.研讨会内容神经电生理学、心脏电生理学及肌电诱发电位学新进展及展望2.以上三个专业分三个会场分别进行研讨和讲述以及交流3.会议论文及讲稿陆续在《现代电生理学杂志》上发表4.时间安排共4天,第一天报到,第二天学术交流,第三天参观访问,第四天离会5.会务费300元,交通费及食宿费自理,食宿由会议统一安排6.会议地点:河北省承德市,具体地点在第二轮通知上通知7.会议时间:2019年7月上旬,具体时间见第二轮通知

  • 标签: 神经电生理学 心脏电生理学 诱发电位学 学术研讨会 肌电 会议论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球不同注视方向对眼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的影响,以及各方向oVEMP的眼外肌起源。方法用500Hz短纯音刺激,当受试者眼球向外上方、正上方、內上方、正前方、外下方、正下方及内下方注视时分别诱发oVEMP,比较其潜伏期和振幅改变。结果眼球上视时oVEMP振幅明显增大,以正上方时最大,向正前方和下方注视时,oVEMP振幅减低,潜伏期延长。结论眼球不同注视方向对oVEMP振幅及潜伏期均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注视方向 下斜肌 下直肌 眼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
  • 简介: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儿中枢听觉加工特点及儿童FAD的可能病因。方法选择符合FAD诊断标准的27例患儿作为病例组,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个人语言发育史阳性病史率,检测二组儿童事件相关电位,比较其失匹配负波(MMN)形态学、潜伏期及峰振幅。结果病例组个人语言发育史中阳性病史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VS8%,P〈0.01);其MMN峰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9±31ms175±32ms,P〈0.01);其峰振幅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听觉加工时间延长可能是儿童FAD的发病原因之一。

  • 标签: 失匹配负波 功能性构音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 中枢听觉加工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听觉单通道诱发积极情绪对认知控制策略的影响。方法采用诱发积极情绪的音乐为材料,比较积极情绪组和无情绪诱发组在AX型持续操作任务(AX-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AX-CPT)任务和AX-CPT修改任务中行为表现,采用SPSS 18.0对任务反应时和正确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在AX-CPT任务中,对反应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时间间隔主效应显著[F(1,58)=98.68,P<0.001,η2=0.63],时间间隔为3 000 ms时的反应时长于时间间隔为1 000 ms时的反应时;组间主效应边缘显著[F(1,58)=3.79,P=0.05,η2=0.06],积极情绪组反应时长于无情绪诱发组;时间间隔与音乐效价交互作用显著[F(1,58)=9.69,P<0.01,η2=0.01]。进一步多重方差分析,在BX试次上,时间间隔与音乐效价交互作用显著[F(1,58)=12.11,P<0.01,η2=0.17],在时间间隔为3 000 ms时,积极情绪组反应时显著长于无情绪诱发组[F(1,58)=5.09,P<0.05];在时间间隔为1 000 ms时,诱发积极情绪组与无情绪诱发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F(1,58)=0.01,P=0.97]。在AX-CPT修改任务中AY试次上积极情绪组反应时小于无情绪诱发组[F(1,53)=4.12,P<0.05]。结论听觉单通道诱发积极情绪减少了线索刺激的干扰,削弱了主动性控制;听觉单通道诱发积极情绪对主动性控制的影响是易变的,受到任务引发的心理疲劳程度、任务经验等因素影响。

  • 标签: 音乐 情绪 认知控制 保持性 灵活性
  • 简介:目的记录中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前庭诱发肌性电位(VEMP)参数,以便建立战斗机飞行员的正常值数据。方法40名现役健康战斗机飞行员作为受试者,采用短纯音双侧给声双侧进行了记录。记录40名健康飞行员VEMP的p13和n23波潜伏期、p13/n23波间幅度以及双侧幅度不对称比,以获得正常值数据。结果40名健康飞行员均记录到VEMP。p13波的潜伏期为(13.50±1.20)ms;n23波的潜伏期为(21.35±1.60)ms;p13/n23波间幅度为(169.70±38.50)μV;双侧幅度的不对称比(AR)为0.12±0.11。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军事飞行员VEMP参数标准的常模,为促进VEMP在军事飞行员医学选拔鉴定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军事人员 前庭诱发肌性电位 球囊和椭圆囊/生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s)是否可用于肯尼迪病(KD)脑干受累评估。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自2018年11月至2020年9月KD患者20例(KD组),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受试者20名(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测三种类型VEMPs,包括胸锁乳突肌(SCMM)记录的 c-VEMP,参数p13、n23;咬肌记录的m-VEMP,参数p11;下斜肌记录的o-VEMP,参数n10、p15;记录各波的潜伏期,c-VEMP波间期、两侧差,校正波幅及波幅非对称比;同时行双侧SCMM针极肌电图检测;并使用脊髓和球部肌肉萎缩功能评定量表(SBMAFRS)评估。结果KD组患者c-VEMP的p13潜伏期[(15.5±1.4)ms]和n23潜伏期[(25.5±1.4)ms]均明显长于健康对照组[(13.3±0.9)ms,(22.5±1.0)ms](均P<0.05);双侧P13差值[(2.3±0.6)ms],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患者c-、m-、o-VEMP的异常率分别为75%(15/20),30%(6/20),20%(4/20)。KD患者c-VEMP潜伏期与病程呈正相关(左:r=0.715、0.695,右:r=0.708、0.715,均P<0.05);与SBMAFRS评分呈负相关(左:r=-0.701,-0.694,右:r=-0.644,-0.685,均P<0.05)。KD组SCMM针极肌电图的异常率:安静状态下出现自发电者15%(3/20)、大力收缩募集单纯相者45%(9/20)。结论c-VEMP的潜伏期是检测KD球部功能受累的敏感工具,损伤程度随病程延长而加重。o-VEMP和m-VEMP的损伤表明部分KD患者出现上脑干受累。

  • 标签: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肯尼迪病 胸锁乳突肌 SBMAFRS评分 脑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种眼位状态下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的波形特征,探讨oVEMP检测的适宜眼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行oVEMP检查的15例(30耳)眩晕患者(患者组),其中男7例、女8例,平均年龄(51±13)岁;另外选择22名(44耳)健康青年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0名、女12名,平均年龄(23±5)岁。全部受试者分别采取正中向上30°凝视(中上位)、右上45°凝视(右上位)以及左上45°凝视(左上位)三种眼位进行oVEMP检测,分别记录三种眼位oVEMP的引出率、N1潜伏期、P1潜伏期、N1-P1间期、N1-P1幅值以及耳间幅值不对称比,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内、患者组内以及总体受试者三种眼位oVEMP的引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N1潜伏期、P1潜伏期、N1-P1间期、N1-P1幅值、耳间幅值不对称比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中上位、右上位以及左上位均可作为临床oVEMP检测的眼位,其引出率和波形特征不存在差别,当其中一种眼位凝视困难或不容易得到重合曲线时,可以采用另外两种眼位进行检测。

  • 标签: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注视,眼 动眼肌
  • 简介:摘要目的研发可用于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检测的Tap-hammer激发系统,并报告Tap-hammer刺激在VEMP检测中的初步应用结果。方法研发携带惯性触发开关的Tap-hammer激发系统,并将其与肌电诱发电位记录仪耦合,使之能够用于骨导振动刺激诱发的VEMP检测。对20名(男7例、女13例,年龄20~37岁,共40耳)健康志愿者进行气导声刺激(air-conducted sound,ACS)诱发的VEMP(ACS-VEMP)和Tap-hammer诱发的VEMP(Tap-VEMP)检测,记录和分析Tap-VEMP的波形特点及其参数,并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名健康志愿者ACS-VEMP和Tap-VEMP的引出率均为100%(40/40)。Tap-hammer诱发的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Tap-oVEMP)的n1潜伏期、p1潜伏期、n1-p1波间期、振幅以及耳间不对称比分别为(9.80±2.51)ms、(13.90±3.26)ms、(4.09±1.43)ms、(16.43±9.61)μV及(22.68±17.35)%;Tap-hammer诱发的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Tap-cVEMP)的p1潜伏期、n1潜伏期、p1-n1波间期、振幅及耳间不对称比分别为(13.26±2.07)ms、(21.84±2.89)ms、(8.58±2.10)ms、(457.65±274.94)μV及(20.42±13.46)%。与ACS-VEMP检测结果相比,Tap-VEMP的n1、p1潜伏期较短(P值均<0.05),而两种刺激方式的波间期、振幅和耳间不对称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Tap-hammer激发系统可以在健康青年人中诱发出VEMP反应,该系统可以作为骨导VEMP检测的备选刺激方式。

  • 标签: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骨导
  • 简介:<正>听觉,即人和动物感知声音,并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从而在大脑产生音的感觉。听觉之至关重要、音乐之所以能够实际存在,完全依赖于听觉的感应。用于音乐的声音,是人耳所能接收范围内的声音。可以这样说——脑链的性质决定着音乐的起源及其发展。听觉特性在音乐上的特殊重要性为了具有良好的科学性,人们应用了纯音(正弦

  • 标签: 听觉 音乐 听觉特性 起源 电流信号 重要性
  • 简介:路灯一盏接一盏亮了,或许是一齐亮的,没人特别留意。我回到建安小区三号楼下,把摩托车推进小车库,锁门,忽听有人喊,哎!肖……肖诗人!中间夹杂着重重的咳嗽声。扭头发现老槐树下坐着老汉儿,不是他连呼喘带咳嗽的话,你准以为那里仅是一团墨黑的空气。大爷,天都黑透了,您老咋还不回家做饭呢?我关切地问。老汉儿颤巍巍站起身,说,我在等你哩,想请你给西园开发区打个电话,让我那聋儿子雷

  • 标签: 老槐树 咳嗽声 天都 下坐 黑蜘蛛 你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