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有呼吸衰竭的新生儿5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经口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小时后的动脉血气分析变化、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功能恢复时间、总的通气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变化也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可以明显提高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新生儿 呼吸衰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当前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期间所收治的老年COPD的80名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相应的正压通气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PH值以及PaO2数值进行分析和探究。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的PH数值以及PaO2数值有显著的改变,但是观察组的改变效果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改变效果,同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当前阶段的临床治疗老年患者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正压通气治疗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进行推广和普及。

  • 标签: 重症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正压通气应用于慢阻肺并呼吸肌疲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慢阻肺并呼吸肌疲劳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呼吸功能、住院时间及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4±0.3)d,平均通气时间为(7.5±0.3)d,呼吸衰竭2例,死亡1例。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0.3±0.2)d,平均通气时间为(11.2±0.7)d,呼吸衰竭8例,死亡3例。两组各方面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肌疲劳,疗效明显优于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病情,值得应用。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治疗 慢阻肺并呼吸肌疲劳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薄敷料在正压通气患者预防面部压疮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呼吸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COPD经面罩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56例,按是否应用超薄敷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面部压疮好发部位垫无菌纱布,实验组在面部压疮好发部位贴超薄敷料,对两组患者面部压疮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面部压疮发生率分别为64.2%和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薄敷料应用于预防正压通气患者面部压疮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超薄敷料 无创正压通气 面部压疮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正压通气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急诊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患者使用基础治疗联合正压通气治疗,记为甲组,33例使用基础治疗,记为乙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气指标、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PaO2均升高(P<0.05),甲组远高于乙组(P<0.05),PaCO2均降低(P<0.05),甲组远低于乙组(P<0.05);甲组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乙组(P<0.05)。结论:急诊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正压通气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急性重症哮喘患者时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的效果。方法收集急性重症哮喘患者共58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将两组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分析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分析情况均更优,P均<0.05。结论在急性重症哮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双水平正压通气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心率及呼吸频率,改善其动脉血气分析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重症哮喘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2019年末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逐渐在全球大规模流行,其重症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表现为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或ARDS,因此如何选择呼吸支持技术成为临床热点之一。正压通气(NPPV)和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已先后在临床推广多年,在COVID-19疫情期间救治重症患者呼吸衰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基于患者病情、设备资源、医护团队和感控等因素不同,怎样优化技术选择、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风险尚存在不同意见。本文拟就COVID-19重症患者NPPV和HFNC合理应用分享经验。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正压通气(NIPPV)在抢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对入选的38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动态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2h动脉血气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38例患者中23例经NIPPV治疗2h后,Pa0。明显升高(P〈0.01),PaCO2明显降低(P〈0.01),pH升高(P〈0.05),有效率达63.2%(23/38)。对病因为AECOPD、间质性肺炎、急左心衰及肺部感染的患者,疗效显著;而对病因为支气管哮喘、肺癌、ARDS及MOF患者疗效差。其中I型呼衰成功率40.0%(6/15),Ⅱ型呼衰成功率78.5%(i8/e3),NIPPV对Ⅱ型呼衰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I型呼衰(P〈0.01)。结论:NIPPV在急性呼吸衰竭急救中疗效确切,应用时应掌握指征以提高疗效。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呼吸衰竭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时间:2019.10--2020.10期间,研究对象:接受本院治疗的75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n=37例)和对比组(n=38例),对比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研究组采用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和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情况均较对比组指标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7.29%较对比组有效率78.94%高,P<0.05。结论: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中应用正压通气治疗,改善了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情况,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可推广使用。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阻肺 急性发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ARF)急诊患者中的结果。方法75例AR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IPPV进行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呼吸(R)、收缩压(SBP)、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外周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75例中,成功71例,成功率达94.6%,4例患者改用气管插管。通气前SBP、HR、SaO2、PaO2、PaCO2指标与通气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4.32、4.98、6.01、7.44、8.05、8.69,P均<0.05)。结论NIPPV是有效救治ARF的机械通气方式,应严格地掌握通气的适应证减少失败率。

  • 标签: 无创性正压通气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90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和低浓度氧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NIPPV治疗。观察两组治疗6小时后动脉血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结果治疗组动脉血pH、PaO2、PaCO2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仅PaO2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动脉血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改善不显著。结论NIPPV在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提高PaO2,降低PaCO2方面疗效显著,是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压通气治疗早期急性肺挫伤引起的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于我院就诊的早期急性肺挫伤引起的低氧血症患者共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患者各60例,A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正压通气联合药物治疗的方法治疗,B组患者采用常规吸氧联合药物治疗的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各自治疗方法1小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身体体征。结果A组6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B组6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3.3%。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显效率要明显高于B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进行X2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早期急性肺挫伤低氧血症患者时,可以采用正压通气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早期急性肺挫伤低氧血症 临床疗效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正压通气治疗老年 COPD 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老年 COPD 重症呼吸衰竭患者 50 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25 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气指标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 PaO 2 和 pH 值均高于对照组, PaCO 2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正压通气治疗老年 COPD 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气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 ] 无创正压通气 老年 COPD 重症呼吸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急性加重期(AECOPD)并II型呼吸衰竭的治疗疗效。方法将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正压通气,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6小时、24小时、48小时、1周后患者PH、PaCO2、PaO2、意识障碍程度评分(Glasgow)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变化,而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II型呼吸衰竭的简洁、方便、有效的方法,适时正确的使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有治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算呼气时间常数(τE)监测正压通气(NPPV)时不同肺力学模型的呼气阻力(Rexp)。方法使用ASL 5000机械模拟肺模拟体质量为65~70 kg的半卧位健康成年人、高气道阻力及高气道阻力合并低胸肺顺应性(混合性通气障碍)患者,设置系统顺应性(Crs)为25(混合性通气障碍)和50 ml/cmH2O(1 cmH2O=0.098 kPa),Rexp为5(健康成年人)和20 cmH2O·L-1·s-1,吸气时间为1.6 s,呼吸频率为15次/min。Respironics V60呼吸机以S/T模式运行,呼气末正压(PEEP)为5 cmH2O,调整吸气压力水平使呼吸机输出潮气量(VT)分别达到5、7和10 ml/kg,后备通气频率为10次/min。收集系统泄漏量为25~28 L/min时的通气参数吸入潮气量(VTI)、呼出潮气量(VTE)、漏气量(Vleak)、吸气峰压(PIP)、吸气峰流量(PIF)、呼气峰流量(PEF)和呼气时75%潮气量处的流量(TEF75)变化并测算τE、Crs和Rexp。结果随着VTI、VTE的增大,Vleak、PIP、PIF和PEF逐渐增高,VT为10 ml/kg时混合性通气障碍模型的PIP达到28 cmH2O, 3种肺力学模型的PIF和PEF较VT为5 ml/kg时增高近一倍(均P<0.01)。呼气时,PEF随着VTE排出而逐渐减低,VT为7~10 ml/kg时TEF75与PEF差异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VT对高气道阻力模型的τE值测算无明显影响。3种肺力学模型的Crs测算值均随VT增大而逐渐减小,高气道阻力条件下Crs值测算误差在VT为7 ml/kg时可<20%。随着通气支持水平的增高,3种肺力学模型的Rexp测算值均逐渐增高,VT为7 ml/kg时Rexp测算值与预设值的差异更低(<10%)。结论通过测算τE,可实现在不阻断自主呼吸连续监测接受NPPV支持患者的Rexp。适宜的VT(7 ml/kg)是减少测算误差的关键,同时也保证有效的通气支持。

  • 标签: 无创通气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呼气时间常数 呼气阻力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行正压通气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60例2015年12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治疗24h后的心率与呼吸频率减缓、PaO2持续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PH变化不大,P>0.05。相比于治疗24h,治疗48h后的呼吸频率、心率及PaO2没有明显改变。正压通气治疗后,54例患者病情好转,6例患者治疗无效转为鼻气管插管通气治疗后,病情得到好转。结论合理护理干预和有效病情观察对正压通气治疗极为关键,能够有效缓解病患呼吸衰竭症状,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