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精心护理、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精心护理、加强健康教育、配合ESWL治疗及中药口服等方法观察泌尿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效果。结果接受泌尿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患者,均平稳手术,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提高了结石的排净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治愈率。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 泌尿系结石 精心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震波碎石的效果,尤其对直径1~2cm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肾结石3例,输尿管结石109例,膀胱结石8例。结石排出率达到满意疗效。结论体外震波碎石对输尿管结石应根据结石的部位、结石的大小,灵活应用,效果满意。对于肾结石和膀胱结石的治疗,疗效确切可靠。总之,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如无禁忌症,仍为首选方法,尤其是输尿管结石,只要适应症掌握正确,完全可以达到效果好、痛苦少、费用低、安全有效的目的。

  • 标签: 体外震波碎石 泌尿系结石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泌尿结石患者行体外冲击波(ESWL)碎石治疗的护理,达到安全有效的促进结石的排出。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17年6月共1742例结石患者行ESWL的病例资料,通过观察结石的大小、结石的位置、患者的饮水量、排石的体位、患者的年龄等都会对结石的排出产生影响分析影响排石的因素。结果通过对1742例结石患者行ESWL碎石前的充分准备、术后心理护理,饮水指导,体位与活动,药物排石,有效的促进结石的排出。结论对我院1742例结石患者行ESWL碎石术后指导患者每日饮水大于4000cm,不同位置的肾盏结石体位排石,药物排石,补液治疗等护理方法的干预有效促进结石排出。对肾脏多发结石,较大结石(2.0cm左右),碎石后要减慢排出的速度,可以减少碎石术后石街的形成、肾绞痛等并发症的发生,输尿管结石选择疼痛侧单脚跳动,促进结石排出。

  • 标签: 结石 体外冲击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6例泌尿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各自68例患者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以体外冲击波碎石疗法给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泌尿结石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当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 泌尿系结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综合护理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泌尿结石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并发症率2.5%,对照组2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98%,对照组7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论对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泌尿结石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 泌尿系结石 综合护理 并发症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泌尿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随着碎石技术的完善和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患者在门诊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1。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是20世纪80年代的高科技技术,冲击波源主要采用水下高电压电容器发生电火花,使局部水汽化而产生高能冲击波,经反射聚焦而击碎结石,使之随排泄物排出体外,可用于治疗泌尿结石。这种治疗方法使大多数结石患者免除了开刀手术之苦,使泌尿结石的治疗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体位冲击波碎石具有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治疗过程患者无痛苦,不需要麻醉即可完成治疗过程。体位冲击波碎石术,多用于泌尿结石,做好护理工作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碎石成功率2。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结石 护理
  • 简介:1病例简介患者,女,13岁。诊断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M2型),行DA方案化疗。于化疗前静滴胃复安20mg,静滴完后10分钟,患者即还视物模糊,后出现坐立不安、肢体抽搐。查体:神志清楚,双眼右上凝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心肺无异常,四肢肌张力增高,肌力正常,病理征阴性,颈软,无抵抗感,克氏征及布氏征阴性。神

  • 标签: 椎体外系反应 胃复安 护理体会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坐立不安 DA方案
  • 简介:一、利用圆形铁皮制作例1(2007年贵阳市)如图1,从一个直径是2的圆形铁皮中剪下一个圆心角为90°的扇形.(1)在剩下的三块余料中,能否从第③块余料中剪出一个圆作底面与此扇形围成一个圆锥?请说明理由.

  • 标签: 圆锥体 制作 说明理由 贵阳市 圆心角 圆形
  • 简介: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代水杨缓释颗粒剂对于钉螺的灭杀效果进行观察及评价,以达到防治血吸虫病的目的。方法选择代水杨缓释颗粒剂5%和10%两种药剂,以1.6g/m2的浓度喷洒于钉螺中,5%和10%每组中放置大约100只钉螺,并使用50%的硝柳乙醇盐可湿性粉剂1.0g/m2作为对照组来和实验的代水杨缓释颗粒剂杀灭效果进行对比,分别在3d、7d、14d时对钉螺的死亡率进行检测并对比。将对比实验分为两种情况,于室内进行喷洒观察以及在现场进行喷洒观察,对两种环境下的灭杀钉螺效果及代水杨缓释颗粒剂和对照组的不同灭杀效果进行检测对比。结果在室内对钉螺进行喷洒实验发现,使得钉螺的灭杀率>95%的现象有5%代水杨缓释颗粒剂1.6g/m2喷洒后7d;10%代水杨缓释颗粒剂1.6g/m2喷洒后14d。且各时间取出的观察结果表明,使用代水杨缓释颗粒剂的钉螺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数值,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代水杨缓释颗粒剂对钉螺进行喷洒杀灭处理,其钉螺死亡率较高,完全符合了农药登记用对于灭杀钉螺药物效果的评价标准,值得推广。

  • 标签: 氯代水杨胺缓释颗粒剂 杀灭钉螺 血吸虫病
  • 简介:目的研究利奈唑对肠球菌耐药的体外诱导作用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多步诱导法对9株临床分离肠球菌(5株粪肠球菌,4株屎肠球菌)以及质控菌株进行体外诱导耐药试验,采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诱导前、后的MIC,PCR法扩增耐药菌23srRNA基因,DNA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比较。结果10株肠球菌均诱导出稳定的利奈唑耐药株,MIC值与原菌株比较增加了8~64倍,所有诱导耐药菌株的23srRNA基因中均出现点突变。测序结果与NCBIBlast中E-faeciumATCC27273比较,核苷酸序列第2576位发生G→U突变(G2576U)。结论利奈唑可诱导肠球菌产生获得性耐药,其耐药机制与肠球菌23SrRNA基因的点突变相关。

  • 标签: 利奈唑胺 肠球菌 体外诱导 耐药菌株 最低抑菌浓度 点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巯咪唑与丙硫嘧啶治疗Graves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为临床上合理的选择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8例Graves甲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64例,分别采用巯咪唑、丙硫嘧啶进行治疗。3个月后,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以及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FT3、FT4、TSH、TPOAb以及TRAb的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FT4以及FT3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POAb以及TRAb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巯咪唑治疗Graves甲亢较丙硫嘧啶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应用。

  • 标签: 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 Graves病 疗效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调和饮对乳腺癌患者三苯(TAM)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乳腺癌患者,开放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TAM口服,同时配合调和饮,对照组仅予TAM口服。治疗3月后比较两组患者kuppermann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临床缓解率达90.42%;对照组积分较前无改善。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调和饮治疗乳腺癌,能够改善潮热汗出、失眠、疲乏及情绪异常等TAM治疗后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调和饮 乳腺癌 TAM 更年期综合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制石杉碱胃漂浮片,考察其漂浮和释药性能。方法:干粉直接压片制得石杉碱胃漂浮片,并用HPLC检测石杉碱在人工胃液中的释放量。结果:石杉碱胃漂浮片的迟滞时间小于5min,持续漂浮时间都大于12h,12h的累积释药量大于90%。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释药机制为非Fick扩散。结论:研制的石杉碱胃漂浮片具有良好的漂浮特性和释药特性。

  • 标签: 石杉碱甲 胃漂浮片 漂浮和释药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利奈唑治疗医院获得性耐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医院获得性耐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40例进行观察,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用利奈唑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为确诊后用药,观察组为经验性用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40例患者的痊愈率为37.50%,有效率为37.50%,细菌清除率为25.00%,生存率为85.00%,死亡率为15.00%,其中对照组死亡人数5例,占总患者的12.50%,观察组的死亡人数1例,占总患者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0%。结论给予获得性耐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利奈唑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利奈唑胺 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