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新的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通信产业正以快于其他经济领域2倍的速度在扩大。微处理器的处理能力的迅速加强、低价格化所引致的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化的进展都给新加坡的信息基础设施政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新加坡早在1981年就设立了国家计算机厅,推动了各种产业领域和政府机构的计算机化。通过港务局的管理系统和贸易文件审查的计算机化、以及政府职员工作的计算机化等等,实现了极高的生产率(表4)。

  • 标签: 新加坡 信息技术2000 经济发展战略 计算机化 磁盘媒体 新加坡电信公司
  • 简介:越南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革新开放以来,文艺舞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越南共产党提出"建立和发展先进的、充满民族特色的越南文化"①针指引下,文艺舞台呈现出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趋势.在保留和发展本民族传统艺术的同时,也吸收了许多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使文艺舞台五彩缤纷,洋溢着现代气息.笔者在最近十几年中曾多次去过越南,在越南逗留期间多次通过电视等媒体观看越南的文艺节目,深感其文艺舞台变化之大.尤其是2001年笔者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访越期间,在河内、广宁等地,越方均从当地各文艺团体中精选出一批优秀文艺节目,为我们举办了晚会,使笔者更是得以饱览越南文艺舞台的精华之作.笔者还与越南人民军总政歌舞团的导演进行了讨论.现将笔者多年的研究心得,结合文献资料,对近年来越南几种主要的舞台艺术的创新和发展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 标签: 越南 文艺舞台 改革开放 民族传统戏剧 大众文化
  • 简介:1998年11月江主席访俄,加深了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使两国关系呈现出新的局面。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潜力很大,前景广阔,两国的合作具有广泛性和持久性,并将促进世界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 标签: 中俄战略 协作关系新 战略协作关系
  • 简介:一、前言新加坡政府在1985年严重经济衰退之后所实施的纠偏政策重新恢复了新加坡经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了国内部门的经济增长,并使新加坡能够从世界经济复苏中获得大量的好处。1988年新加坡经济取得了特别高的经济增长率,11%,这是八十年代期间的最高记录;但在1988年的最后一个季度由于国外需求趋向疲软,高经济增长率逐步回降。尽管在今后的中期内不可能期望再保持1988年期间所取得的高经济增长率,但新加坡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在于鼓励建立经济持续增长所需要的更为宽阔的经济基础。制造工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作用

  • 标签: 新加坡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 出口贸易 世界经济复苏 制造工业 需求趋向
  • 简介: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世界权力被认为在发生转移。在世界格局中物质、力量因素仍是最基本的,但其重要性在下降,而非物质、非力量因素在上升,未来的世界新秩序和国际格局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力量分布、力量对比的基础上,而会越来越建立在价值、观念、规范、制度的分布与对比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全球化、多极化、多边化、多元化基础之上。

  • 标签: 美国 中国 世界格局
  • 简介:<正>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美国经济的衰退,世界经济的发展步伐进一步放缓。但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却出现较为强劲的势头。特别是近年香港与东南亚经贸的不断拓展,使东南亚很可能成为香港更重要的贸易伙伴。它们间的贸易前景甚为乐观。首先,近年来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强劲。特别是柬埔寨达成和平协议,中越关系正常化,区内正迈向一个和平稳定的新时代,区内新兴经济体系将会更快

  • 标签: 东南亚国家 香港 东南亚贸易 经济增长 世界经济 贸易前景
  • 简介:柬埔寨、老挝是东南亚地区最为贫穷落后的两个农业国.一个长期受战争影响,政局动荡、经济落后;另一个地处内陆,基础薄弱.因此,两国目前都把经济建设作为今后的主要任务来抓,尤其重视农业的发展.老挝自80年代中期实行开放政策以来,政治经济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柬埔寨自1993年大选后政治经济形势也开始好转,特别是1998年新一届联合政府成立后,政局日趋稳定,经济发展渐有起色,外交上正走向成熟.2001年两国均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是缩小与东盟其他国家的差距,然而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 标签: 柬埔寨 老挝 政治 经济 发展 现状
  • 简介:2015年,建国之父李光耀病逝,新加坡正式进入了“后李光耀时代”。随着李光耀之子李显龙的再次组阁成功,人们开始思考面对新的政治、安全和经济形势,以及日益关注的民生问题,新加坡未来政策的走向将会如何?本文以新加坡政治历程中首次出现三位统筹部长的管辖范围以及被统筹部门的最新施政目录为观察视角,尝试解读其安全、经济和民生政策的走向。从国家安全政策来看,李显龙仍会延续之前的做法,通过外交手段来争取国际生存空间的同时,加强自身的国防力量和国内安保措施。李显龙政府更多的变化将会出现在经济政策上。本届政府将会大力进行改革以推动经济转型,加速向创值型和投资型经济发展。在民生问题上,新一届政府也将会花更多的精力发展“智慧国家”计划,加快医疗、交通、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

  • 标签: 新加坡 “后李光耀时代” 李显龙 政策
  • 简介:本文从欧盟的立法体制、表决机制和法律人格三个方面所显示的一体化态势,结合欧盟深化和东扩所引发的法制问题,对欧盟一体化发展的法律障碍进行了深入探析,并在此基础上就欧盟制宪和一体化发展前景提出一些看法。

  • 标签: 欧盟 法律 欧盟一体化 立法体制 法律人格 宪法
  • 简介:该书是由特奥多·沙宁总编的《“发展中社会”的社会学》丛书的一部分。本书的撰稿人属于多学科领域,这基本上符合该丛书的宗旨,即正如沙宁在前言中所指出的,“有意不考虑刻板的学科分类”。虽然本卷中的各

  • 标签: 沙宁 学科分类 卷中 中所 哈姆扎 辛格
  • 简介:一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特点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一个小小的岛国,也是一个海港型的城市国家。它的土地面积只有616平方公里,今日的人口也只有二百三十多万,资源十分贫乏,但是,它所处的地位却十分重要。它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地带,控制着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通要冲。新加坡港口又十分优良,是世界上著名的良港,不仅是东南亚的航运心脏,也是太平、印度两洋与欧、亚、非、澳四大洲海上交通的孔道,成为国际大洋航线的枢纽。

  • 标签: 新加坡港 东南亚地区 人民行动党 新加坡经济 大洋航线 新加坡人
  • 简介:日本官方发展援助的地域重点1980年,日本把直接官方发展贷款(日元贷款)扩大到20个国家,双边赠款援助增加到59个国家,还向大约81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技术援助,培训来自93个国家和16个国际组织的受训人员。然而,从地理上看,该年72%的日本双边官方发展援助集中在五个东盟国

  • 标签: 官方发展援助 受援国 国家竞争优势 援助计划 东盟国家 受训人员
  • 简介:中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两国交往历史上的重大事件。2005年4月9-12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应邀访印,最重要的成果是与印方签署了联合声明,确定建立中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中印关系提升到战略合作伙伴的高度,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11月20-2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进一步巩固和促进了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 标签: 中印关系 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总理 重大事件 联合声明 两国关系
  • 简介:<正>对外工程承包作为一种新的国际经济联系形式,在战后特别是自七十年代中期起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无论其性质如何,发展程度怎样,都积极涉足于对外工程承包领域,充分利用这一国际经济联系形式,为本国的对外政策和经济发展服务。印度政府于六十年代中期,在总结对外援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改变了单纯对外提供援助的作法,开始面向第三世界实行经济技术合作的新方针。同时,印度政府利用七十年代初

  • 标签: 对外工程承包 印度政府 承包工程 七十年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 经验教训
  • 简介:作为亚洲大国和美国的盟国,日本的南海政策对南海地区局势有较大影响力。梳理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日本的南海政策演变的历程及其特点,将有利于我国对周边地缘政治安全环境的变化进行准确预判和有效应对,为维护我国的南海主权利益及国家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 标签: 日本 南海争端 日美同盟 南海政策
  • 简介:印尼作为东盟成员之一,经过4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经济增长迅速。在一个拥有1.79亿人口的农业大国里,纺织品、大米和日用工业品已由独立前的依靠进口变为基本自给并开始出口的国家,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已由独立前以农业尤其是种植园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转变为工矿业、农业、商业服务业三者

  • 标签: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转变 日用工业品 商业服务业 经济增长 出口商品
  • 简介:13年来,APEC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特别是在推动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取得明显的进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APEC自身固有的缺陷和矛盾在实践中逐渐显露出来,日益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和挑战.要想项住压力和挑战,成为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的核心力量,APEC必须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机制化成了APEC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 标签: 机制化 APEC 亚太地区 经济合作 贸易自由化
  • 简介:八十年代,马来西亚经济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滞胀的环境中渡过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缓。展望九十年代,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将比八十年代强劲,但仍不及七十年代的增长势头。一些中外学者曾预言马来西亚将在这个年代变成亚洲第五或第六条“小龙”,我看难以实现。

  • 标签: 八十年代 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滞胀 私人投资 出口产品
  • 简介:本文以当代区域整合的概念,结合传统“中华世界帝国”区域整合概念,诠释“航线共同体”的建构,并多角度地分析了明朝郑和创建的“封贡航线”和二战后美国在世界建构“全球围堵航线”,双双建构了海洋霸权。据此启示,通过“东亚共同体”走向“亚洲共同体”,再经“亚非共同体”迈向“地球共同体”的阶段性海洋发展战略,中国的海权发展才能建构出足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秩序,创造出安和富庶、共存共荣的优质国际社会。

  • 标签: 区域整合 “中华世界帝国” 航线共同体 封贡航线 围堵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