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一次,德国女作家赫塔·穆勒和朋友格拉斯乘地铁去斯图加特采风。临行前,赫塔准备了很多生活必需品,装了满满一双肩包。两位作家来到地铁站,当车站的绿灯亮起,提示乘客们开始进站时,赫塔突然取下了一直背在肩上的双肩包,改用右手拎着。看着赫塔一副吃力的样子,格拉斯不解地问:“我的朋友,双肩包背在肩上不是更加轻松吗,为何要取下来呢?”

  • 标签: 重心 生活必需品 斯图加特 格拉斯 女作家 地铁站
  • 简介:律师做久些了.不由就变得满腹法文.满桌案件,满心客户.满脑创收。很少有机会和心情能静心独坐来进一步思及人生种种.思及心态各样.追求一种借物抒怀,托情咏志的相对宁静。一直以来很想写些随感.但又始终缠于业务而搁浅。这其中想写的一个话题就是“蹦极”与“律师职业”。蹦极虽是一项新兴的极具挑战性的体育运动.但正因为它的风险与挑战.似乎与律师职业的外延有着不谋而合之处。

  • 标签: 极限 律师职业 体育运动 挑战性 蹦极 随感
  • 简介:<正>一、从超收收入看《预算法》的内在效力冲突所谓预算超收收入,是指年终实际财政收入超过年初预算收入的部分。据统计,2004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预算超收2537.71亿元,2005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预算超收1619亿元,2006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预算超收2600.77亿元,2007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预算超收4199.02亿元,2008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预算超收1080.2亿元,2009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预

  • 标签: 中央财政收入 支出预算 超收收入 预算审批 税收法定主义 短收
  • 简介:民国时期,西方法治思潮激荡着中国的思想界,也给中国法学教育带来新的元素,推动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培养适合民国社会需要的法治人才,成为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直接目的,法学界及教育界纷纷倡导法学教育改革,效仿西方法学教育模式,广泛吸纳西方的法治思想于法学教育之中;而这种法治人才的培养,其终极目的和理想是适应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法治国家是民国民众心目中的理想政治模式,法治是民国社会所崇尚的最好状态。法治国家依赖于法治人才,而法治人才又依赖于以法治为重心的法学教育。

  • 标签: 民国时期 法学教育 法治理念
  • 简介:侦查程序中充斥着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与衡平,为此,侦查程序的架构必须突出程序的限权功能和体现程序的控权性,通过科学、合理的程序设置制约国家侦查权,防止其误用、滥用,危害人权.为此,侦查程序的发动、运行和终结始终应当受到程序法的严格控制,必须依循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的程序和规则进行.

  • 标签: 刑事侦查程序 程序正义 衡平 限权 侦查权 控权
  • 简介:从19世纪末期始,在美国最高法院积极能动的司法干预下,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保护利益的重心,开始了从财产到隐私的迁移。美国刑事搜查法律历经八十年从财产到隐私的变迁,根植于美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反映了其间政府权力、个人财产权与隐私权间的力量变化和兴衰起落。本文回顾了这段历史,探索了第四修正案保护重心变迁之原因及其深远影响,并结合历史语境和美国法学理论的发展,分析了第四修正案下财产权与隐私权的联系,得出了几项初步结论。

  • 标签: 隐私 第四修正案 刑事搜查
  • 简介:加强不动产登记错误的法律救济,是完善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我国的不动产登记机关应当统一,并逐步向法院统一管辖过渡.不动产登记行为本质上是民事行为,而非行政行为.对不动产登记应采实质审查制,以强化登记机关的责任.不动产登记错误属民事侵权行为,应通过民事诉讼予以更正和补救.设立赔偿基金,以完善不动产登记错误的赔偿机制.

  • 标签: 不动产登记 登记机关 登记行为 实质审查 赔偿责任 不动产登记制度
  • 简介:面对大数据洪流,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反应,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一场商业革命,它打破了传统的经营模式,正以几何级数提升财富的积累.社会学家认为,大数据挖掘会伤害到人类对幸福的感知,电子信息无时无处不准确记录人们的行为轨迹,带给人们的是记忆的烦恼和不能被遗忘的担忧.法学家则形成两类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利用应该受到严格的控制,除传统的隐私保护外,互联网环境下人们更需要一种'不被打扰的权利';另一种观点是大数据的开发和利用是互联网经济的必然趋势,各国都在争夺数据资源,过多限制数据的利用会错失发展机会.我国刚刚颁布的《网络安全法》从基础设施安全角度出发对个人数据的利用和跨境传输做了限制性规定,而在《民法典草案》中,曾将数据信息作为一种新型权利客体,放在了知识产权项下,之后一稿又将其删除,足见对这一问题认识的不确定性.将数据信息作为一种积极趋利的权利还是一种消极保守的权利,立法者也在摇摆不定.本文从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出发,分析大数据时代利用数据信息的必然性及规范性,区分个人信息的人格权保护重点和个人信息数据库的财产权保护重点,探讨大数据时代平衡产业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的适度立法.

  • 标签: 大数据 个人信息 隐私权
  • 简介:一、前言2008年金融风暴发生之后,许多批评的意见都认为这是现代金融资本主义的警钟。而作为始作俑者的众多巨型金融机构,也都被认为从根本上需要全新且大幅度的规制,才能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度发生。然而,正如同许多指责观点背后所指出的那样,为何精熟于金融操作的各大金融机构,会在2008年的风暴中疏忽至此,而无法预见或避免类似规模的灾难?作为第一线的金融机构的管理阶层是否、或为何欠缺他们应该有的注意?以及主管机关对于现代巨型公司的监管到底有何欠缺?这些问题一直是人们在对金融风暴进行反省时无法回避的基本课题。换个角度来说,所有对于未来的论述,都必须从当下和过去开始探讨;对于金融风暴的宏观上的理解与预防,也必须从构成经济活动主体组件的公司所面临的管制形态开始,搭配对微观上现代公司法中构成最基础限制的董事义务的深入分析,才能知道问题的正确走向。这构成了本文从董事的注意义务出发进行分析的基本原因。

  • 标签: 监管 金融风暴 注意义务 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