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企业的市场竞争乃是营销资源的竞争。其中围绕着广告相关资源竞争乃是重要的资源竞争之一。市场环境的变化改变了企业的营销策略及竞争策略,相应的广告投放策略也将发生变化。考察广告投放效果最大化,广告主营销战略及市场开发策略是最重要的前提。从战略性区域市场走向全国市场是目前决定广告主广告投放效果最大化的最佳策略。广告投放的浪费。最大的莫过于市场营销战略方向制定错误造成的浪费。中国广告主,应当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营销前进策略,只有方向制定正确了。广告的浪费,才是最少的。上期《焦点》,旨在为中国广告主提供一种最佳的广告投放路径,这种广告投放路径是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的路径,分为《理念篇》、《思路篇》、《功能篇》,希望能给广告主一点启发。

  • 标签: 市场走向 广告投放策略 市场营销战略 市场开发策略 市场竞争 资源竞争
  • 简介:广告是个外来行业,几乎全世界的广告公司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就是帮助客户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为品牌及产品在市场推广上进行创意性的表达。在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不仅带动了具有后起优势、代表着先进营销模式的国际品牌进入本土市场,同时也推动了具有当地资源的本土企业不断崛起,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国际品牌本土化及本土品牌国际化的潮流;而这一趋势正不断推动着广告行业逐步从单一走向多元化、从简单的物理渗透走向有机的化学融合,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庞大的广告运动和多层面的市场区隔,给广告公司之间、媒介购买公司之间、公关公司之间、以及本土与国际公司之间都创造了各自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

  • 标签: 广告公司 国际品牌 中国 区域市场 发展机会 内需市场
  • 简介:山东电视影视频道自1995年7月创建以来,一直以鲜明的专业化频道特色驰骋区域市场,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以及众多广告主、广告公司的青睐。2004年6月影视频道大举实行改版,不断优化频道节目编排,以节目调整为切入点调整广告资源,并不断健全专业化、规范化的市场运营体系,使山东电视影视频道在区域电视市场竞争中,不断化解压力,立于不败之地。

  • 标签: 影视频道 频道专业化 电视 竞争优势 资源价值 山东
  • 简介:本刊第六期对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三省、西部九省一市等在中国最具代表意义的经济圈的电视广告业进行详细分析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共鸣。第七期继续推出这一专题的下篇,通过对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省份和区域进行深入分析,试图从微观的角度洞察出不同区域电视广告业的特点。本期特别遴选出了山东、安徽、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福建以及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第九大地区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端倪

  • 标签: 区域经济 中国 电视广告业 广告收入 电视台
  • 简介:数据说明:1.以上数据来自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CMMR)2008年度的"中国电视频道覆盖及收视状况调研"。2.本文的31个省会计划单列市TOP3是以"覆盖人口和覆盖率"

  • 标签:
  • 简介:场次是指在客户投放广告时期,影院放映电影的总场数。单场成本是计量投放成本的重要指标,其指标性意义类似于传统大众媒体的CPM。以场次作测评指标需要注意的问题有效场次与无效场次

  • 标签:
  • 简介:数据说明:1.以上数据调查总体是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和港澳台地区暂缺)的电视人口,总人口约12.55亿人,3.35亿户;调查对象包括全国中央、省级、市级各级电视频道共计500余家;采用分层不等概率多阶段抽样,确定抽样点数430个;在2008年7月中旬到8月下旬对样本户进行入户面访,获得最终有效问卷为14206份。

  • 标签:
  • 简介:养生堂显然是传播高手,这么多年,基本上推一个产品,就成功一个,基本上每一个子品牌都能成为行业一流品牌。分析养生堂的传播策略,我觉得有两点很关键:首先,养生堂总能找到最佳的传播概念,无论是“农夫山泉有点甜”,还是“农夫果园,喝前摇一摇”,无论是“尖叫,情绪饮料”,还是“这么好的维生素片,每天只要七毛钱”,养

  • 标签: 快速消费品 养生堂 药店 中国
  • 简介:山东电视影视频道自2004年6月21日全新改版后,两个月来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收视率全面提高,媒体价值迅速提升。在影视频道收视率稳步提高的前提下,山东视网联媒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上句开始,陆续对旗下的山东电视综艺频道和山东电视生活频道的节目进行调整。9月1日,山东电视综艺频道和山东电视生活频道开始实施新的节目运行表,山东视网联公司“三个频道一盘棋”的全新的广告经营理念得到全面贯彻实施。

  • 标签: 影视频道 综艺频道 收视率 生活频道 区域传播 改版
  • 简介:在近日结束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主任张友元告诉与会媒体,中央宣传部、国务院纠风办、新闻出版总署、国家邮政局联合下发关于采取切实措施,规范报刊发行秩序的通知,明确指出介于目前都市类报纸普遍存在虚报发行量的问题,决定委托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哈尔滨、石家庄、太原、西安、南京、杭州等11个城市出版发行的都市类报纸同意进行发行量认证并予以公布。发行量“虚胖”是报业中的一个公开秘密,在此之前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对此也曾有过关注,但没有像这次联合多个部门,并委托第三方进行如此严格的调查认证。那么面对这次大规模的报纸发行量打假。报纸、广告公司和广告主这三方利益相关者有何看法?这次打假又会给报业的长远发展,乃至对整个广告链条上各行业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为此,本刊第一时间采访了执行这次调查的国新调查中心,11城市的部分被调查报纸,还有广告公司、广告主及专家。希望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这次国内报业中第一次大规模,高调的调查认证所带来的影响。

  • 标签: 新闻出版管理部门 报纸发行量 报业竞争力 出版物发行 广告公司 “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