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收集基础资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的有关法律规定,在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梳理。通过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认为:第一,《防震减灾法》在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发挥了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具有较强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第二,各级政府在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遵循依法行政原则,依据《防震减灾法》全面履行了职责。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玉树7.1级地震 恢复重建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1994年2月16日共和5.8级地震的概况,并从趋势背景,中短期异常以及临震异常等方面,较详细地叙述了这次地震的预报和某些手段的异常特征,最后提出了对这次地震预报的认识和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标签: 地震预报 异常识别 共和地震
  • 简介:简述应用卫星长波辐射资料研究地震前兆与地震预报的方法原理。报道1994年以来共和中强地震的OLR地震前兆及短期地震预报的情况。对OLR地震前兆的特征及短期地震预报进行讨论。

  • 标签: 长波辐射 共和 短期异常
  • 简介:共和主震,强余震震源机制解的P轴方位,仰角、A节面,倾向及M-T的分析,认为共和地震是在压力轴方向接近水平的NE向构造应力作用下,沿NW向的断裂带发生的,以逆冲兼走滑运动为主的构造地震。

  • 标签: 震源机制解 共和地震 构造地震 构造应力 地震序列
  • 简介:通过回忆共和地震前出现的反常现象,认为地震发生前有预兆,并通过这些预兆使人们提高警惕,做好地震预报、地震应急的准备工作。

  • 标签: 共和地震 异常现象 地震前兆
  • 简介:本文在讨论共和盆地区域构造背景及其活动构造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盆地内发生地震的分布特征及多种地震参数,进而探讨其发震构造。认为:盆地内的F1、F2北西向隐伏断层是共和盆地的两条主要发震断层。

  • 标签: 构造背景 发震断层 共和盆地
  • 简介:共和地震的发震构造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共和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分析和地表断裂形变特征对比,确定共和地震的发震断裂为柴北缘断裂带,并对该断裂带的形成和发震、深部地球物理场特征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 标签: 发震演化及活动特征 共和地震 柴北缘断裂带
  • 简介:显-隐式组合数值积分算法结合了显式算法无需迭代和隐式算法无条件稳定的各自优点,是结构抗震拟动力试验顺利运行的关键.在对传统显式中央差分法和隐式Newmarkβ组合算法进行参数修正的基础上,建立了修正CD-Newmark算法,考虑阻尼的影响分析了组合算法的稳定性条件、周期失真率和数值阻尼比,分别得到了试验子结构的稳定性条件和计算子结构无条件稳定的参数合理取值范围,并对计算精度进行了分析.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数值特性,从而初步解决了CD-Newmark算法存在稳定性界限过严的问题,为结构抗震拟动力混合试验提供了研究参考.

  • 标签: 数值积分算法 组合算法 中央差分法 纽马克法 稳定性 精度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一九九0年四月二十六日青海共和7.0级地震前后震源区内及附连区域地震的地震波参数异常,为共和地震的前兆异常反映及强余震预测提供一些新的依据。

  • 标签: 地震波参数 前兆信息 共和地震
  • 简介:本文选取湟源台573型地震仪在1990—1991年间记录的49个共和地震和记录到PN震相的25个地震资料,通过计算,得到共和——湟源之间直达波的平均传播速度为;V(pg)=6.76km/s、V(sg)=3.84km/s,湟源地区的地壳厚度为61km。

  • 标签: 近震波速 地壳厚度
  • 简介:本文根据共和6.9级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环境及发震断层的空间几何学特征,分析了区域构造活动、变形特征及共和盆地块体的应力平衡,作者认为:龙羊峡水库蓄水荷载,破坏了原有盆地块体的应力平衡,以及水对盆地南缘隐伏断层局部地段的弱化是导致本次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发震断层 水库地震 应力平衡 共和盆地
  • 简介:通过研究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和四川省芦山县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及二者问的关系,完成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向芦山县地震应急基础数据的转换与更新;并以芦山地震为例,利用城镇地震应急快速评估系统验证了更新后数据的可靠性。

  • 标签: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 芦山县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 转换 更新 地震灾情评估
  • 简介:<正>原福建省政和县委书记丁仰宁在3年任职期间,共收受135人送的钱财,其中党政班子成员就有八九人,这些干部为了与县委书记拉上关系,联络感情,总是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机会对他行贿。当然,“苍蝇”是不会叮无“缝儿”的蛋,大部分人是为了能够得到他的提拔和重用。在选拔任用干部上,丁总是独断专行,一个人说了算。在他任县委书记期间,共研究科级干部9批527人次,其中在研究前由丁个人直接提出选拔、调查人员名单的有6批287人次,另有两批是在他大幅度修改组织部交给他审阅的名单之后,提交县委书记办公会研究的。而处级干部的推荐,也往往是丁一个人定方案并上报。绝大部分送钱给丁的人员都能在丁帮助下得到一个相应的“官位”。丁视人民的权力于不顾,把权力作为自己敛财聚宝的工具,将买官卖官作为他走向百万富翁的捷径,受贿赂款物折合人民币53万余元,被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 标签: 领导干部 选拔任用干部 买官卖官 考核对象 县委书记 干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