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仙银参健脑片黄酮类成分的纯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筛选了仙银参健脑片的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结果其醇提物,上已处理好的AB-8大孔树脂后纯化效果最好,收率达到0.89%。结论该方法指标明确,操作合理,便于在生产中使用。

  • 标签: 仙银参健脑片 总黄酮 工艺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间接法复合树脂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分别采用间接法复合树脂嵌体技术和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每组100例,两年后随访观察,评价标准采用USPHS评价标准,分别从边缘着色、边缘密合度、解剖形态、基牙继发龋、修复体折裂进行评价。结果复合树脂嵌体修复2年后成功率明显优于复合树脂直接充填(P<0.05)。实验组4例缺陷,主要为边缘着色,边缘完整性破坏,1例失败为折裂;对照组10例缺陷,主要为边缘着色,边缘完整性破坏,磨损,邻接不良;6例失败,其中2例继发龋,4例折裂。结论间接法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后牙大面积牙体缺损具有一定优越性,临床疗效良好。

  • 标签: 复合树脂 嵌体 间接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树脂嵌体间接粘结修复与树脂直接粘结对牙抗折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正畸治疗需要而拔除的无折裂、牙根完整的68颗健康磨牙,研究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将离体牙编码分为A组(共33颗)和B组(共35颗)。A组,采取树脂直接粘结修复法;B组采用树脂前提间接粘结修复,观察离体牙发生牙折时破坏载荷及修复后微渗漏发生情况。结果B组离体牙发生牙折时破坏载荷较A组明显要大(P<0.05);B组微渗漏0级所占比例较A组明显要高,且其2级比例较A组明显要低(P<0.05)。结论树脂嵌体间接粘结修复牙抗折能力较直接树脂粘结更强,且可减少微渗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树脂直接粘结 牙抗折能力 嵌体间接粘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口腔美容以及修复过程中予以光固性复合树脂技术,并观察其修复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2年6月到2014年9月收治的患者140例,均接受光固性复合树脂的美容技术,对比患有不同牙科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结果表明,颌面磨损疾病的美容优秀率最高,畸形牙疾病的美容优秀率最低。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口腔美容以及修复过程中予以光固性复合树脂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出现脱落等情况的发生,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口腔美容的修复过程中。

  • 标签: 光固性复合树脂 粘接术 口腔美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可乐丽菲露AP-X复合树脂充填法应用于牙隐裂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90颗早期隐裂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颗牙采用可乐丽菲露AP-X复合树脂充填,对照组30颗牙采用银汞合金充填。治疗6个月后复查。结果实验组充填治疗成功率81.7%,对照组充填治疗成功率63.3%。裂隙位于牙釉质者治疗成功100%,止于牙本质浅层者成功率83.3%,止于牙本质中层者成功率74.4%,达牙本质深层者的成功率为0。结论早期牙隐裂病程短者疗效优于病程长者,可乐丽菲露AP-X复合树脂是应用于早期牙隐裂充填治疗较理想的材料。

  • 标签: 可乐丽菲露AP-X复合树脂 牙隐裂 早期 充填治疗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高,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引起心源性休克、心衰等严重的并发症,且呈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主要致死原因之一。目前应用的早期危险分层工具主要来源于大规模临床试验及专业协会推出的指南或专家共识。近年来随着AMI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为AMI的早期诊断、危险度分层、预后判断提供了新方向。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多种血生化标记物如cTnI、CRP、NT-BNP以及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具有预测意义,下面将逐一进行叙述。

  • 标签: cTnI CRP NT-BNP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心肌梗死 预后 进展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新生儿蓝光治疗采取全程无缝衔接护理,观察新生儿出暖箱时间、睡眠时间和血氧饱和度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蓝光治疗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平均排序分组,45例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分为对照组、45例新生儿采取全程无缝隙衔接护理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新生儿护理效果情况。结果:研究组新生儿睡眠时间、血氧饱和度、出暖箱时间、退黄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蓝光治疗采取全程无缝衔接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新生儿 蓝光治疗 全程无缝衔接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流体树脂垫高一侧咬合面,探讨关闭成人陈旧性第一磨牙缺失间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安氏Ⅰ类16例成人单侧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第三磨牙存在。结果16例患者均在8~11个月完成正畸治疗,平均疗程9月,磨牙间隙关闭满意,咬合关系良好。治疗后第二磨牙与前磨牙牙根平行状况良好。根尖片显示第二磨牙根无明显吸收。结论应用流体树脂垫高一侧咬合面,通过正畸方法使第二磨牙的代偿性前移,既达到关闭间隙目的,又为下颌第三磨牙萌出开拓间隙,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间隙关闭 磨牙缺失 下颌第一磨牙 直丝弓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采用3MZ350流体树脂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方案预防年轻恒牙龋病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入组,需要进行窝沟封闭术,萌出4年内深窝沟的年轻恒牙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2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中60例儿童采用3MZ350流体树脂窝沟封闭术;治疗组中60例儿童采用3MZ350流体树脂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年轻恒牙龋病、邻面龋发生率、预防效果满意度、封闭剂保留率。结果 治疗组龋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治疗组预防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封闭剂留存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MZ350流体树脂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方案,可以有效预防年轻恒牙龋病的发生。

  • 标签: 年轻恒牙龋病 预防 流体树脂 窝沟封闭术 氟保护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光固化树脂贴面与烤瓷贴面对氟斑牙患者牙齿美容修复的疗效及满意度差异。方法:研究以60名氟斑牙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入院治疗,以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将该60名患者进行分组,一组30名患者实施光固化树脂贴面修复治疗(对照组,患牙80颗),一组30名患者实施烤瓷贴面修复治疗(观察组,患牙80颗),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修复效果有效率相比:观察组/对照组:96.67%/80.00%,(x2=5.3182,p=0.0211);面部美观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对照组:96.67%/70.00%%,(x2=7.6800,p=0.0055)。结论:烤瓷贴面对氟斑牙患者牙齿美容修复的疗效更加显著,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面部美观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光固化树脂贴面 烤瓷贴面 氟斑牙 牙齿美容修复 疗效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原地区新生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检测血氧饱和度的临床价值[1]。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40例高原地区新生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采用数字分配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筛查,观察组在传统基础上联合血氧饱和度检测,比较两组筛查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联合筛查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优于传统筛查,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原地区新生儿复杂性心脏病在传统筛查基础上联合使用血氧饱和度检测[2],可以有效提高筛查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荐运用。

  • 标签: 血氧饱和度 新生儿复杂性心脏病 高原地区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孔吸附树脂提纯绞股蓝黄酮类化合物对体外培养的乳腺肿瘤MCF-7细胞株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浓度为25、50、100、200和400mg/ml大孔吸附树脂提纯绞股蓝黄酮类化合物培养液分为五组:A、B、C、D和E组。A、B、C、D和E组均作用于体外传代培养对数生长期乳腺肿瘤细胞株MCF-7细胞24h;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五组各对乳腺肿瘤细胞株MCF-7的生长抑制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五组各对乳腺肿瘤MCF-7细胞株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mRNA的相对表达量。

  • 标签: 绞股蓝 黄酮类化合物 大孔吸附树脂 乳腺肿瘤 MCF-7细胞 MT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