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孕期妇女膳食营养误区的分析,对孕期合理膳食营养进行指导,目的在启发孕期妇女掌握营养知识、合理搭配膳食,从而减少与饮食有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保持自身健康及孕期胎儿的正常发育;同时也阐明了膳食营养缺乏或过剩可能给母子带来的危害。

  • 标签: 孕期 膳食误区 膳食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状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制定控制医院感染的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由院感专职人员及各临床科室院感监控医生共同完成,床旁访视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式调查2014年9月3日000—2400期间我院所有的住院患者。结果本次次调查508例,实查为100%;发生医院感染21例,现患为4.1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2.86%;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85.71%;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6.97%,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为71.53%。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的调查是制定控制医院感染的对策和措施的重要方法。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分析
  • 简介: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对老年人及慢性基础病患者。而由于流感本身存在种种特殊性,导致很难直接测算流感对死亡的影响。基于流感流行的季节性特征.研究中常使用数学模型的方法,测算流感的超额死亡,来间接评价流感的影响。本文回顾、分析并比较了既往研究中常用于测算流感超额死亡的4种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及应用条件。

  • 标签: 流感 死亡率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我院近5年来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发现近年来我院剖宫产逐年上升,2005年为31.4%,2009年为71.6%。剖宫产升高主要与社会因素有关,2005年剖宫产指征主要为难产,而最近4年,社会因素排在首位。因此,降低剖宫产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应通过医患交流、普及产科知识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实行剖宫产术。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儿童免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5年4月--2015年9月接种门诊进行接种的儿童中选取20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对其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名,比较两组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普及、预防接种以及对服务的满意度,归纳健康教育在儿童计划免疫中的应用效果1。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对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知晓明显较高,计划免疫接种也和对于服务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的实施,不仅可以普及计划免疫知识,而且对提高计划免疫和对服务的满意度也有显著的作用。

  • 标签: 儿童计划免疫率 健康教育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计算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以及资本、劳动的增长速度,分析十年间在医院的发展中资本、劳动、技术进步所占的比重,探索这三者对医院的发展的贡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对总产值增加的绝对额的影响。方法运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结果这三者中技术进步的贡献最大。结论说明医院的发展最主要的还是要靠技术的提高,而不仅仅单纯依靠增加投入资本和人员的增加。

  • 标签: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技术进步 贡献率 资本 劳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提高静脉输液实际滴速与输液卡填写滴速的准确。方法按照QCC十大步骤,运用QC七大手法对静脉输液实际滴速与输液卡签写不相符进行现状调查,收集数据536例,经过数据整理,原因分析,对策制定、实施,检讨和效果确认及标准化。结果经过护理干预,输液滴速的正确率由58.9%提高至71.2%,实际滴速与填写滴速的相符性明显提高,病人的输液安全得到保证,药效至最大化,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输液滴速 正确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剖宫产增加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以便产科工作者能够合理掌握剖宫产的指征降低剖宫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31日来我院分娩的产妇总数3442人次,其中剖宫产1222例。4年来我院分娩的人数分别是798,812,823,1009。剖宫产明显呈上升趋势,依次是31.83%,35.34%,36.21%,37.96%。结论加强孕期保健质量,及时纠正臀位,加强围产期的保健,严密观察产程,加强对产妇心理、生理上的全面支持,鼓励阴道分娩,增加试产机会。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使得剖宫产进一步下降。

  • 标签: 剖宫产率 降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前,安徽省正在推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改革以实行药品零差销售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和保障制度等多个方面的改革。目的是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让群众享受到价格更加低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项改革在全省32个试点县市区的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行。

  • 标签: 零差率 医疗卫生管理体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村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提高的策略。方法选取在我地区一些工作单位和常驻人员18-70岁的不同人群,一共有3000人。对调查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收到有效问卷占据总调查人数的90.7%。总平均得分为(8.32±1.68)分。在这些调查对象中,只有1468人接种过乙肝疫苗,占据总调查人数的53.95%,其中自愿接种的人数最多,为754人,占据总调查人数的27.71%。结论提高成人乙肝疫苗接种首先需要强化群众健康教育,从而增强人民群众乙肝预防控制意识。

  • 标签: 成人 乙肝疫苗 接种率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发生及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医院感染隐患及高危因素,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15年8月20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按统一标准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应查患者388例,实际调查381例,实查98.2%;医院感染现患及例次均为2.1%;无医院感染漏报;感染部位呼吸道感染占50%,皮肤软组织感染占37.5%,切口感染占12.5%;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3.6%,其中预防用药占27.7%,治疗用药占63.3%,治疗+预防为9%;感染病例标本送检为27.6%;结论降低皮肤及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感染病例抗生素使用前的菌检,将是感染控制的重点。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的调查及免疫相关传染病发生的监测,了解电白县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法进行接种调查;采用主动搜索与医院报病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传染病的监测。结果显示本地儿童“五苗”合格接种≥98%,外来儿童“五苗”合格接种≥85.9%。而过去认为很重要的经济因素在本次调查中并未体现;流动儿童免疫相关传染病发病明显高于本地儿童。结论落实预防接种登记审核制度,把好卡证不符和疫苗漏种关,影响外来儿童接种的最主要因素在于家长缺乏获得预防接种知识并仍受制于重男轻女的思想,须多途径加大宣传并重点加强规范化门诊建设和预防接种工作人员队伍,尽早实现预防接种信息化;进一步提高人群的接种水平,巩固疾病防治成果,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为创建健康县城奠定基础。

  • 标签: 流动儿童 &ldquo 五苗&rdquo 接种率 免疫相关传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介苗初种阳转的接种技巧。方法采取资料回顾的方法,选取342名新生儿。将这些新生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有218名新生儿,而对照组有124名新生儿。实验组注射卡介苗之后,针头会在皮肤之中停留5-10s再按照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再将针头拔出;对照组,卡介苗注射完成之后,医生将针头按照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180°之后,再将针头拔出。最后对比两组新生儿的接种效果。结果实验组218名新生儿,有45名药液流出,所占比重为20.6%,对照组有96名新生儿药液流出,所占比重77.4%,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12周之后,对照组有102名新生儿呈现的阳性,阳转达到了82.3%;实验组有203名新生儿检查结果为阳性,阳转达到了93.1%,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注射卡介苗之后,针头在皮肤中停留5-10s,再按照逆时针方向旋转,达到180°之后再拔出,卡介苗初种阳转效果更佳。

  • 标签: 卡介苗 阳转率 接种技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学HBsAg阳性产妇乳汁中HBV-DNA检出,以指导母乳喂养。方法运用3种不同处理方法处理754例HBsAg阳性产妇乳汁,再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HBV-DNA含量。结果754例HBsAg阳性产妇乳汁中HBV-DNA检出方法1为44.4%(335/754)方法2为33.3%(251/754),方法3为51.9%(391/754)(P<0.01);病毒载量的对数值分别为3.87±0.79;3.65±0.68;4.35±0.84(P<0.05)。结论运用方法3处理乳汁标本HBV-DNA检出及病毒含量均高于其它两种方法,运用方法3筛查出的阴性结果更可靠,乳汁HBV-DNA阴性的哺乳期妇女可以进行母乳喂养。

  • 标签: 母乳 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 荧光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