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妊娠糖尿病孕妇行即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本院2022年1月至12月40例已确诊妊娠糖尿病孕妇建立研究组,同期纳入40例到院接受健康体检正常孕妇建立正常组。两组孕妇均接受空腹血糖、糖耐量、即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比较两组孕妇各指标检验结果并评价不同筛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组孕妇空腹血糖水平相比正常组孕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孕妇糖耐量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比正常组孕妇显著更高(P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孕妇 即时检验 糖化血红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验在发热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35例发热患儿和35例健康儿童,发热患儿为观察组(n=35)、健康儿童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均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和血常规检验,对比检验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8月-2022年8月。结果 观察组的RBC、PLT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WBC、CRP水平高于对照组,以上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常规检验 发热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临床检验价值。方法:经受检者或其授权的家属知情同意以及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选取在我院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和同期体检的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受检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相比健康人群,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更高,可作为早期筛查手段,临床使用价值极高。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临床检验 乙型肝炎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肝硬化腹水治疗中,采用体白蛋白联合利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已确诊的7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观察,将信息资料纳入计算机系统并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共计39例,开展利尿药治疗),另外接受人体白蛋白联合利尿药治疗的39例患者自动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硬化腹水治疗中,采用人体白蛋白联合利尿药治疗,可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应用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人体白蛋白 利尿药 肝硬化腹水
  • 简介:摘要:现如今,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与技术持续进步,促使国民对于快速测定C反应蛋白的方法与质量需求等不断提升。因为C反应蛋白是重要的炎症标志物,对于诸多疾病的诊断与指标有着显著的作用。因此,要重视质量工作的开展,确保C反应蛋白的检测的质量。本文以快速测定C反应蛋白的结果分析和质量控制研究进展为例,分析检测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保证检测的结果,为国民诊断和救治提供依据,维护国民的身心健康。

  • 标签: 结果分析 C反应蛋白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DM)新发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探讨其在DM诊断和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DM新发患者(n=50)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n=50)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参与者的血清样本,并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s-CRP、TC、TG、HDL-C、LD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果显示,hs-CRP与TC、TG、LDL-C呈正相关(<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DM新发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显著升高,这提示hs-CRP可能对DM的诊断和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糖尿病新发患者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组25例、中度组38例、重度组27例;同期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用药方案在解痉平喘、祛痰止咳、静注抗生素、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60mL+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1次/d,持续治疗2周。应用奥普UppergoldU2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检测仪,采用免疫胶体金标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为(45.2±12.8)mg/L,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为(5.6±1.8)mg/L,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29.0639,P<0.05)。观察组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结果显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24.6±11.8)、(37.5±16.4)、(51.1±14.5)mg/L,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9.9±3.6)、(11.9±7.4)、(15.4±10.8)mg/L,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检验血清C反应蛋白对鉴别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及评估病情变化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血清C反应蛋白 临床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开展尿常规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价值。方法收集 2019年1月—2021年12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就诊并疑似伴有早期肾损伤的糖尿病的患者资料,筛选出其中符合条件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后给予白蛋白检测。结果:对患者进行检测后,结果显示尿微量白蛋白、尿常规检测的检出率分别为90.83%、45.8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χ2=56.149,P

  • 标签: 白蛋白检测 糖尿病早期 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开展尿常规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价值。方法收集 2019年1月—2021年12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就诊并疑似伴有早期肾损伤的糖尿病的患者资料,筛选出其中符合条件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后给予白蛋白检测。结果:对患者进行检测后,结果显示尿微量白蛋白、尿常规检测的检出率分别为90.83%、45.8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χ2=56.149,P

  • 标签: 白蛋白检测 糖尿病早期 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检测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D,SP-D)在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s)合并肺间质病变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水平以探讨SP-D在炎性肌病合并肺间质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方法测定46例炎性肌病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组血清SP-D水平,并分析血清SP-D水平与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相关性。结果 炎性肌病合并肺间质病变组血清SP-D水平(4.19±1.65)ng/ml高于健康对照组(2.36±1.1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炎性肌病合并肺间质病变组血清SP-D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SP-D可能参与了炎性肌病合并肺间质病变的发病机制,可能作为炎性肌病患者发生肺间质病变的早期检测指标。

  • 标签: 炎性肌病 肺表面活性蛋白D 肺间质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 采用化学发光法原理,初步建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试剂盒的方法学评价。 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在安图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上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依据 CLSI EP 文件对该方法精密度、准确度、线性、干扰进行评估并与朗道免疫比浊法试剂进行方法学比对。 结果: 该方法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 5% ;在 1.87ng/ml ~ 146.47ng/ml 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方程为 y=0.9751x-0.4516, R 2 =0.9993 ;临床样本平均回收率为 95.2% ; 500mg/dL 血红蛋白、 500mg/dL 甘油三酯、 30mg/dL 胆红素对于 H-FABP 检测无干扰;与朗道免疫比浊法试剂进行方法学比较,回归方程为: y=1.0018x-0.0863 , R 2 = 0.9881 ,两者相关性较好。 结论 使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结果准确,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与进口朗道试剂相关性好,能够满足临床使用需求。

  • 标签: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化学发光法 方法学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新生儿 ABO溶血病的 临床 效果。方法:在医院 2015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 期间诊治的 重症新生儿ABO溶血病 患儿中选取 106 例作研究对象,均在常规光疗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 并参考摸球法随机分组:大剂量 组( n=53 )应用每日 1g/kg 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 ,小剂量 组( n=53 )应用每日 400mg/kg 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 ,对比两组患儿总胆红素、光疗与黄疸消失时间差异 。 结果:① 治疗 5d 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均低于治疗前( P < 0.05 ),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 ;② 大剂量组 黄疸消退时间、光疗时间均短于小剂量组( P < 0.05 ) 。结论:建议 重症新生儿ABO溶血病 患儿应用大 剂量丙种球蛋白方案,适宜推广。

  • 标签: 剂量 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 ABO溶血病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贫血、低蛋白及低体质量指数(BMI)对进展期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31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性别、年龄、肿瘤大小、Borrmann类型、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BMI、组织学类型、血管/淋巴管侵犯、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作为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Borrmann类型、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BMI、组织学类型、血管/淋巴管侵犯、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OR=1.546,95%CI:1.069~2.237)、浸润程度(OR=1.933,95%CI:1.182~3.162)、淋巴结转移(OR=1.586,95%CI:1.358~1.853)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贫血及低BMI与进展期胃癌预后密切相关,但不是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前低蛋白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胃肿瘤 预后 贫血 低蛋白血症 体质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