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与血瘀证的相关性,为隐性失血的证候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证候研究的方法,对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定量血瘀证诊断标准记分方法,于术后1d和术后3d对患者的血瘀证症状进行定量积分,同时计算患者术后1d和术后3d的隐性失血量。根据血瘀证积分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血瘀证、中度血瘀证和重度血瘀证3个组别,运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观察隐性失血量与血瘀证积分是否具有相关性,运用单因素分析法观察组间隐性失血量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术后1d与术后3d,40例患者隐性失血量与血瘀证积分呈正相关(P〈0.05),即血瘀证积分越高,隐性失血量越大(P〈0.05)。随时间变化隐形失血量与血瘀证积分均呈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与血瘀证具有正相关性,提示血瘀证是隐性失血的主要病机之一。

  • 标签: 髋部骨折 隐性失血 血瘀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的临床观察意义。方法选自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5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骨密度测定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并根据1年内数次糖化血红蛋白的平均值,分为控制较好组(糖化血红蛋白≤6%)和控制较差组(糖化血红蛋白﹥6%),结合病程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4例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降低39例(722%),其中女性患病率为864%。1年内糖化血红蛋白平均高于正常水平,骨密度降低者血糖水平更高,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2型糖尿病发生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以女性显著,病程在9年以上者明显。骨密度降低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过高密切相关

  • 标签: 糖尿病 骨质疏松 相关性研究Type 2 diabetes and osteoporosis correlation studie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糖波动和糖尿病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无相关性。方法52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组)及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II组),观察比较两组血糖波动情况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波动参数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II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MSII组(P<001),两组NIHSS评分CSII组优于MSII组(P<001)。结论血糖波动和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相关性,提示在控制好血糖的同时,也应该积极降低血糖波动幅度。

  • 标签: 血糖波动 脑卒中 NIHSS评分
  • 简介:[目的]分析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将置入PICC的483例肿瘤患者纳入研究,以PICC置入导管后是否出现相关性血流感染作为应变量,对影响其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及多变量Logistic逐步回顾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8项变量分别是:患者年龄、患者是否有基础疾病、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否合用激素、化疗周期、本次置管时穿刺的次数、留置时间、院外PICC导管维护知识。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5岁、有基础疾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置管穿刺次数≥2次、化疗周期增多、院外PICC导管自我维护知识缺乏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与患者本身因素、护士操作技能、临床用药及自我维护知识健康教育有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以上可控危险因素的预防性干预,减少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