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主要载体,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进行着不断的完善,对中药以全新思路加以分析并进行质量控制,也是推进中医发展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以色谱指纹图谱技术进行中药分析的主要思路,继而对中药质量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同样阐述了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以及其他的主要中药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中药 质量控制 色谱指纹图谱技术
  • 简介:摘要中药饮片调配在基层医院还是很常见的,调配方式的改革有人提出很多改革方法,各有利有弊。本文就饮片中药定量小包装这一新配方改革举措之利与弊进得归纳和分析,以便供同行者参考。

  • 标签: 中药饮片小包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方法将9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儿在抗病毒、补充体液、退热等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思密达联合中药、单纯思密达治疗,评价比较两组患儿72h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18名患儿症状好转,2名患儿疾病症状无改变;对照组治愈17例,20名患儿症状好转,8名患儿疾病症状无好转。治疗组患儿72h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82.22%,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思密达联合中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治愈率疗效显著。

  • 标签: 小儿秋季腹泻 思密达 中医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从外界影响及自身条件对常见中药材变质现象及其防治方法和主要中药材的分类存储进行了总结。

  • 标签: 常见中药材 变质 贮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炮制方法对其临床应用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中医科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44例患者分为A组(生物碱类组,38例)、B组(苷类组,42例)、C组(挥发油类组,33例)、D组(鞣质类组,31例)。回顾性分析四组患者临床资料,由临床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水平过硬的中医医师结合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方剂治疗方案。结果A、B、C、D四组所用药物均实施中药炮制技术处理后再行给药,其中治疗总有效率最高为苷类B组,为95.24%,治疗总有效率最低组为挥发油类C组,为87.88%。A组与D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93.55%,四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四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其中A、C组各1例皮疹,用药结束后自行恢复。B组1例恶心呕吐,未给予特殊处理,停药后恢复。结论中药炮制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药药方和药物临床治疗效果,炮制后的药材毒性被祛除或减弱,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有利于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中药治疗 疗效 炮制方法 影响
  • 简介:摘要作为中医治病疗疾的主要手段,虫类中药同植物药和矿物药一样,应用历史悠久。最早的《神农本草经》就收入了全蝎、地龙、水蛭、僵蚕、蜈蚣、蜂蜜等37味虫药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水蛭、虻虫、蜂巢等虫类中药,常用于汤剂、散剂、丸剂中,其创制的治疗劳伤的大黄?虫丸、治疗痛经的抵当汤等,一直被后世医家所袭用。此后,历代医家在临证中治疗瘀、痰、奇、怪等病运用虫类中药,或活血化瘀、或攻坚破积;或搜风解毒、消痈散肿;或息风定惊、补虚固本,都有发展、创新,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标签: 中药辨治咳喘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理用药对于中药肾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肿瘤科接受高剂量DDP(80-120mg/m2)为主要治疗方案的恶性肿瘤患者40例和在我院治疗马兜铃酸肾病患者40例,并分别将其为黄芪治疗组和马铃兜酸肾病组,分析观察每组的不同中药对患者肾毒性的影响。结果黄芪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生化指标均稍下,治疗后血Cr、尿NAG较优;马铃兜酸肾病组患者酸肾病病理以中-重度小管间质性肾炎为主,多见灶性或广泛的纤维化,少见炎细胞浸润。结论由黄芪、茯苓、白术、桂枝、猪苓等中药治疗顺铂肾毒性具有减轻的作用;长期服用含马兜铃可引起肾疾病。

  • 标签: 黄芪 马铃兜 肾毒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泡水代茶饮用于慢性咽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12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63)与对照组(n=63),对照组运用涂抹碘甘油制剂、含服草珊瑚含片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药泡水代茶饮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泡水代茶饮治疗慢性咽炎应用价值比较高,服用简便,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中药泡水代茶饮 慢性咽炎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脂血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本文从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出发,对单味中药中药复方等治疗方案在高脂血症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促进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 标签: 中药 高脂血症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为我院中药配方颗粒的合理使用,采购计划与量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本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收集2018年1月—5月我院中药配方颗粒处方,采用Excel统计中药配方颗粒处方量、使用量,依据处方量选取使用频率排名前25味的中药配方颗粒,并将这25个品种的常用剂量与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剂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以补虚药、温里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品种居多,而使用量最大的品种为附片,占总处方量的64.87%,而使用频率排名前25的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大多数用药剂量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临床中仍存在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剂量不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的现象,可能与医生的用药习惯有关,也可能是由于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为固定剂量,导致临床使用剂量不够灵活,此现象需引起注意。

  • 标签: 中药配方颗粒 安全性 合理用药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汤剂煎煮方法,有效地提高中药汤剂煎煮时有效成分的溶出量,降低毒副作用,从而提高中药的疗效。方法观测本院多年来中药汤剂的煎煮。结果正确选用煎煮器具和溶媒、适当用水量、煎煮火候、时间与次数,以及某些药物特殊煎煮等处理、可有效地提高中药汤剂煎煮时有效成分的溶出量和降低毒副作用。结论中药汤剂煎煮时必须要注意煎煮方法。

  • 标签: 中药 煎煮 有效成分 溶出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胞胎散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汤剂保胎散治疗,对照组注射黄体酮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4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81.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保胎散治疗先兆流产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先兆流产 自拟保胎散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本文概括阐述了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的发展情况,并对现行的研究手段和理论及正在发展应用到中药复方药理研究的生物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 标签: 中药复方 药理学 生物技术手段
  • 简介:摘要《中药商品学》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出发点,研究中药商品特征和使用价值。是国内各医药类院校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教学体会、完善了授课内容,针对相关问题谈了自己的感受。

  • 标签: 中药商品学 教学 体会
  • 简介:摘要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等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患者自觉痛苦,治疗后生存质量降低,而西药治疗放射性肠炎多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对症治疗,副作用较大,疗效不确切。祖国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也逐年增多,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治疗放射性肠炎有明显优势,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能应用于临床,使中药在放射性肠炎治疗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预后生存质量。

  • 标签: 放射性肠炎中药灌肠综述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一词最早由Pommer提出,是指骨质减少的一种疾病,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现代医学认为绝经、内分泌失调、激素代谢紊乱、肝功能异常、饮食问题、遗传病史、免疫等因素均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在临床治疗中,西医对于骨质疏松效果不明显,中药则具有独到之处。本文从中医学角度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机理入手,梳理当前学界内对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的成果,探究单味中药中药复方汤剂以及中药中有效成分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上的研究成果,供同行参考借鉴。

  • 标签: 中药 骨质疏松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证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分析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认识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应注意的方面。结果与结论医师、护师、药师三方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正确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确保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人群中,腰痛都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病症,中医学中根据中医理论与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了不同的的类型,例如寒湿腰痛、湿热腰痛、劳伤淤血腰痛、肾虚腰痛等,对于不同类型都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在文中就从中医辩证施治理论出发,对不同类型的腰痛采取相对应的中药针灸治疗的临床体会进行介绍。

  • 标签: 中药 针灸 治疗 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