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渗口服补液盐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3例患儿给予渗口服补液盐(OralRehydrationSalts)治疗,33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口服补液盐(OralRehydrationSalts)联合锌制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病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渗口服补液盐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能缩短患儿的病程,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轮状病毒 低渗口服补液盐 腹泻 锌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严重创伤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应用调节低温技术,对患者凝血功能因素指标和血乳酸含量指标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外科确诊收治的32例严重创伤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选做研究对象,在运用标准化临床操作规程针对患者展开治疗过程中,结合运用调节低温技术针对患者展开干预,观察比较本组患者在接受调节降温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以及血液乳酸含量指标。结果接受调节低温控制后,本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较治疗前升高;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和D-二聚体(D-Dimer)相较治疗前降低,统计学无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本组患者的血液乳酸浓度低于接受治疗前,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为急诊外科临床中确诊收治的严重创伤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运用调节低温技术展开治疗处置干预,能够获取较好临床结果,适宜推广。

  • 标签: 调节低温技术 严重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 凝血功能 血乳酸 影响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确诊的96例患者,并对其进行血压的测量,最后根据患者呼吸暂停通气指数对高血压程度以及危险度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根据呼吸暂停通气指数对其分成三组,即轻、中、重度三组,并命名为实验组、康复组以及对照组。通过将相关数据分析可知,呼吸暂停通气指数的严重程度与高血压程度以及无效关系成正比。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患者发生高血压的机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因此可知其是诱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综合征 高血压 相关性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流量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54例患者,采用双模拟方法平均分组,观察组麻醉使用流量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对照组麻醉使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气腹后10分钟、苏醒时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率为7.41%,与对照组的29.63%相比较更低。组间差异较大,呈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流量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有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还能提高麻醉安全性,值得全方位推广。

  • 标签: 七氟醚 瑞芬太尼 丙泊酚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亢合并钾周期性麻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甲亢合并钾周期性麻痹住院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患者出院1年后防护知识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与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出院1年后,试验组患者的防护知识评分及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甲亢合并钾周期性麻痹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减少甲亢合并钾周期性麻痹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病人依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危重症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特点和治疗。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急危重症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患者5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对本病的诊断可根据病史、Epworth嗜睡量表评估,诊断后给予气道通气治疗和对症处理,经以上处理,本次入选病例53例患者1例死亡,52例痊愈。结论急危重症患者根据临床特点和检查结果,诊断是否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如果确诊及时的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控制疾病发展。

  • 标签: 急危重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体质量新生儿实施早期全静脉营养对改善其营养状态的效果及对生化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于我院出生的60例体质量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两组,分析组30例施予施予早期静脉营养,对比组30例施予传统静脉营养,对比分析两组营养状态与相关生化指标。结果分析组平均体重、身长、上臂围均明显较对比组高,且治疗后分析组血清白蛋白明显较对比组高,尿素氮、肌酐明显比对比组,(P<0.05)。结论将早期全静脉营养应用在体质量新生儿中可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促进性作用,使其抵抗力增强,且不会对肾脏造成影响。

  • 标签: 早期全静脉营养 低体质量 新生儿 营养状态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鼻腔扩容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OSAHS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临床选择鼻腔扩容术进行治疗,通过对比手术前后AHI等指标差异,以突出鼻腔扩容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AHI指标、最低SaO2、鼻阻力变化以及软腭长度方面,手术前后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OSAHS患者,临床选择鼻腔扩容术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的鼻阻力显著降低,将患者的鼻腔气流状态以及患者的咽腔气流状态显著改善,将患者的咽喉结构特征有效改善,最终显著提高OSAHS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鼻腔扩容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和头脚高的特殊体位对患者循环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入院的妇科手术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且同时建立人工二氧化碳气腹压力为15mmHg,并采取头脚高20°体位,分别与手术前,手术中记录本组患者的气道压力(Paw)、呼吸峰值(PIP)、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以及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的变化。综合分析CO2气腹和头脚高的特殊体位对患者循环的影响。结果通过对比本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中的Paw、PIP、PaCO2、PaO2以及MAP和HR等指标发现,采用CO2气腹和头脚高的特殊体位会导致患者的MAP增高,且心率加快,PaCO2明显升高,且较手术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建立CO2气腹会对患者的循环产生一定影响,所以需要严格控制气腹压力,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将二氧化碳气腹对患者呼吸、循环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 标签: 妇科 腔镜手术 CO2气腹 头低脚高体位 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picco技术研究左西孟旦对冠脉搭桥术后心排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为左西孟旦治疗心脏术后心功能不全患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6—2017年12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ICU住院的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共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68±6.8岁。研究对象为非停跳下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呼吸机辅助,用药前超声射血分数≤40%,排除休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血容量不足,外科活动性出血;心律失常者。所选样本均为自身对照,排除人为干扰。用药前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血压,心率,呼吸,中心静脉压,超声,生化指标等)。左西孟旦以0.1ug/kg/min的速度持续泵入24小时,分别于用药前,用药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进行picco监测。连续测定2次取平均值。结果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icco监测数据资料比较用药后心指数(CI),每搏指数(SVI),全心射血分数(GEF)明显增加。全身血管阻力(SVR)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有所下降,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血压波动及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结论左西孟旦能明显改善冠脉搭桥术后心排患者心功能,改善预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左西孟旦 冠脉搭桥术 低心排综合征 picco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动态、张、气钡双重造影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食管癌在数字化动态、张、气钡双重造影中的照片。结果41例早期食道癌在数字化动态、张、气钡双重造影中的表现(1)食道粘膜的改变;(2)小的充盈缺损;(3)小而浅的斑片状龛影;(4)食道管壁的形态改变;(5)食道管壁功能的改变。结论数字化动态、张、气钡双重造影对早期食管癌的发现、定位、定性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数字化 动态 低张 气钡双重造影 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湿化与未湿化流量(1-4L/min)鼻导管吸氧对COPD患者呼吸道症状的影响是否有明显差异。方法将呼吸科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湿式吸氧,观察组采取干式吸氧,观察两组患者上呼吸道干燥、分泌物性质改变、鼻腔黏膜充血、患者舒适度等方面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上呼吸道干燥、分泌物性质改变、鼻腔黏膜充血及患者舒适度无明显差异,结论持续流量双腔鼻导管持续吸氧在COPD患者中无需常规湿化。

  • 标签: 湿式 干式 吸氧 COPD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AHI与体重指数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在纳入研究的182例患者中,经多导睡眠图(PSG)检查确诊OSAHS患者154例,其中轻度、中度以及重度组分别56、65、33例,对照组(单纯鼾症组)28例,比较各组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index,AHI)、体重指数(BMI)的差别;对各组AHI与BM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各组AHI、BMI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各组的AHI与BMI采用直线二元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其相关系数为0.095,P<0.05,两者呈正相关。结论肥胖是OSAHS重要的病因,AHI与BMI正相关;其严重程度与OSAHS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体重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静脉输注小儿氨基酸对早产/出生体质量儿的营养效果。方法将80例可静脉营养治疗的早产/出生体质量儿随机的分成两组,各组40例,试验组给予早期静脉营养方法,出生后24h内静脉输注小儿氨基酸;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营养方法,出生48~72h后静脉输注小儿氨基酸。记录两组患儿出生后第1、3、7天静脉血清前白蛋白、体质量增加状况、能耐受全胃肠喂养所需时间及静脉营养产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1)相同日龄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出生后第1天两组对照无差异性,第3日及第7日试验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2)试验组患儿平均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短于对照组,体质量增长速度快于对照组,两组过渡到全胃肠喂养所需时间无明显差异。(3)两组均无静脉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早产/出生体质量儿早期静脉使用氨基酸比传统方法静脉使用氨基酸疗效显著,不会使静脉营养并发症增加。

  • 标签: 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 前白蛋白 静脉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36例经多导睡眠图(PSG)诊断的中、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对其经CPAP治疗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后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积极、安全、有效、无创的治疗OSAHS的措施。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治疗
  • 简介:摘要收集了2012年到2014年管理的早产、体出生体重、满月增磅不足的儿童37例,在收案后每月进行随访,观察体重的变化速度,发现大部分的孩子在没有特殊的干预下可以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到正常区间,儿童保健医生需要每月观察,如实记录,肯定家长的努力、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指标去评价儿童的生长发育,通过自然的选择,达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中、重度阻塞行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78例OSAHS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伴有鼻腔结构改变、同期行鼻腔扩容术。结果7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6个月后复查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PSG);其中治愈19例,显效47例,有效12例,无效0例。结论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疗效确切,有利于咽腔生理功能的恢复,同期行鼻腔扩容术疗效更显著。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 鼻腔扩容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一对一”孕前门诊口腔防治咨询降低早产体重儿出生。方法在专科妇儿医院门诊开展“一对一”咨询和口腔疾病防治,并设立对照组,建立咨询档案和防治干预方案跟踪研究。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早产体重儿发生率下降<11%,孕期口腔疾病牙石、牙周炎伴低热、牙菌斑、牙龈出血均减少,孕妇生活质量提高。结论“一对一”孕前口腔疾病咨询和防治是降低早产体重儿的重要举措,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孕前口腔保健咨询 一对一服务 早产低体重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型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采取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型术进行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患者3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随访一年发现患者的咽腔明显增宽,悬雍垂逐渐缩短,打鼾、呼吸暂停、白天嗜睡等症状完全消失者32例,明显减轻者6例,治愈率100%。结论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型术不仅能够在有效增大咽腔通气面积的同时保持咽腔粘膜的正常功能,而且还能够避免误咽、腭咽关闭不全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型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腺样体切除术对患有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2例患有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确诊患儿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6例。A组患儿进行保守治疗;B组患者采用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儿治疗后的呼吸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儿;该组患儿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组患儿;该组患儿在治疗期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儿;该组患儿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儿;该组患儿治疗结束出院一段时间后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症状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结论应用腺样体切除术对患有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腺样体切除术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