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妇幼保健院的发展,不能医疗化,不能市场化,要明确其性质定位,提升公共卫生职能,体现妇幼保健院的公益性和全心全意为群众健康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将切实解决服务群众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是妇幼保健机构推进党的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 标签: 党建工作 妇幼保健 思想教育 政治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影响农村中青年人群高血压控制率低的原因,通过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对288例农村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低的原因的调查。结果高血压控制率低的原因与高血压知识知晓程度低、服药依从性差、经济情况差、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结论通过护理干预不仅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危害性有了了解,同时也提高了用药依从性,提高了高血压的控制率。

  • 标签: 中青年 高血压 控制率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者进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检测的意义。方法检测健康体检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6895名体检者HbA1c和FBG两者呈正相关,差异具有显著性(r=0.44,P<0.05);HbA1c≥6.0%的体检者占总人数的31.2%;HbA1c≥6.5%的体检者占总人数的12.2%。结论健康体检人群建议在常规体检项目中加入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健康体检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自2018年2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体检科进行体检的320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记录体检资料,测定各项生化指标并进行B超和心电图检查,对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此体检人群中,脂肪肝的患病率为10.6%,性别(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体重超重均为发生脂肪肝的影响因素。结论脂肪肝发病的影响因素复杂,建议患者关注相关指标、定期超声检查,尽早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脂肪肝 体检人群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致脂肪肝的相关危险因素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探讨该病的预防方法。方法将我院体检科5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观察主体,依据是否患有脂肪肝分组,其中218例患有脂肪肝设为观察组,其余282例无脂肪肝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致病因素与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脂饮食、过量饮酒、肥胖、高血糖血脂血压等各项所占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40~59岁是脂肪肝高发年龄段,且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20~39岁与60岁以上的男女性检出率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对脂肪肝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不及对照组高(P<0.01),预后轻度脂肪肝患者痊愈率与好转率分别为84.27%与13.48%,中度脂肪肝患者痊愈率与好转率分别为77.78%与20.83%,重度脂肪肝患者痊愈率与好转率分别为63.16%与36.84%,由此可见,干预后患者病症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过度饮酒、无节制饮食、缺少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脂肪肝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加强对该病症健康知识宣教等护理干预手段可有效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

  • 标签: 脂肪肝病 相关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各年龄阶段当前健康问题,分年龄层次开展多元化,多形式的健康教育,使各年龄阶段人群对自身情况,树立全新的健康观念,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程度对自身进行健康管理,以达到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对促进全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健康教育 健康管理 健康促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社区非肺结核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普及、提高社区肺结核预防知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普格县某社区非肺结核健康人群10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肺结核预防知识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肺结核预防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在进行肺结核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后,预防知识评分显著升高,P<0.05,研究对象在疑似肺结核临床症状、针对疑似症状处理措施、如何预防结核病传染等方面知晓情况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P<0.05。结论对社区非肺结核人群进行肺结核预防知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健康人群对肺结核的预防能力,这可能是预防肺结核传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 标签: 社区 肺结核 健康教育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老年人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估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在老年人群中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同时探讨静息心电图ST-T改变与冠心病的关系,出现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相关因素。方法按时间顺序连续入选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可疑冠心病老年患者100例。纳入标准(1)年龄小于75岁老年患者;(2)完成了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检查;(3)完成了冠脉造影检查。排除标准包括(1)未能完成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检查;⑵未能完成冠脉造影检查;(3)急性心肌梗死;(4)陈旧性心肌梗死;(5)心脏瓣膜病;⑹心肌病;⑺预激综合征、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⑻既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者。按Bruce修订方案分级标准进行亚级量平板运动试验。采用标准的Judkin法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径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多体位投照。对比分析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和冠脉造影结果,计算出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显示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1.2%,特异性为61.1%,准确性为74.0%。在静息心电图正常患者中,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55.6%,准确性为70.8%。在静息心电图ST-T阳性组中,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6.5%,特异性为55.6%,准确性为69.2%。静息心电图正常组和静息心电图ST-T阳性组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心电图正常组和静息心电图ST-T阳性组冠心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病为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而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吸烟、运动中诱发心绞痛、ST段下降大于0.2mV等因素与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无显著的独立相关性(P>0.05)。女性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发生率是男性患者的5.127倍(OR=5.127,95%CI3.000-8.762;P=0.000)。高血压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发生率是非高血压患者的2.668倍(OR=2.668,95%CI1.132–2.458;P=0.016)。结论在老年人群中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无创性检查,其敏感性较高,特异性中等。静息心电图ST-T是否阳性对于提示诊断冠心病无特别意义。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病为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独立相关因素,而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吸烟、运动中诱发心绞痛、ST段下降大于0.2mV等因素与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无显著的独立相关性。

  • 标签: 平板运动试验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诊断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三明市健康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携带者输血传播病毒(TTV)的感染情况,探讨三明市人群所感染TTV的基因群别分布情况。方法准备106名健康人群、64名HBV患者和36名HCV携带者的血浆。设计24对序列特异性引物,G1-G5群特异性巢式PCR,分别检测三组血浆中TTV的5种基因群的DNA。结果(1)使用群特异性PCR检测TTV,G4群TTV感染率最高,为52.0%,然后依次为G539.1%,G332.7%,G125.7%,G28.4%。(2)TTV常常混合感染检测出2种属于不同群TTV感染的实验标本为数不少(19.8%),有4份标本甚至检测出属于3种不同群TTV-DNA。HBV患者组,检测出2种属于不同群TTV的比率占56.3%,有5个实验对象和2个实验对象分别检测出3重(群)和4重(群)TTV感染。结论1-5群的TTV都可以在三个组别中被检测出,HBV组和HCV组各群TTV的感染率比健康人群组高。TTV易发生混合群感染,

  • 标签: TTVHBVHCV 巢式PCR 基因序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疆巴州地区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及踝臂指数(ABI)与冠心病(CHD)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8年7月在我院住院,并由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CHD患者1174例;对照组1290例。对所有纳入对象检测PWV、ABI及其他辅助检查,并完善冠状动脉造影,探讨PWV及ABI与CHD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CHD组PWV水平(1648.55±125.78)cm/s显著高于对照组(1325.87±113.69)cm/s,PWV升高者的比例高于对照组;ABI水平(1.00±0.07)显著低于对照组(1.53±0.26),ABI降低者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其他相关因素后,PWV升高及ABI降低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OR=3.282,95%CI2.127—4.851,P<0.05;OR=2.218,95%CI1.575—3.419,P<0.05)。并且CHD组中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PWV随之升高,ABI随之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人群PWV升高及ABI降低是C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WV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正相关性,ABI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负相关性,可以用作初筛CHD的检测方法。

  • 标签: 动脉硬化检测 PWV ABI 冠心病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科团队式健康管理对高血压高危人群健康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间本院的几个社区卫生服站抽取的1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研究对象,通过为期1年的全科团队式健康管理,对健康管理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对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全科医生管理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全科团队式健康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的到明显改善,患者对全科医生管理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科团队式健康管理能有效控制患者的高血压水平,提高患者对全科医生管理的满意度,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水平。

  • 标签: 全科团队式健康管理 高血压高危人群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北地区人群中医体质分类,为进一步制定健康对策提供可行性研究资料。方法依照王琦教授的九种中医体质进行辨体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于2011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541名体检中心体检的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使用χ2检验。结果除去健康的平和质之外,痰湿质(占总例数26.06%)和阳虚质(14.97%)最多,其次为湿热质和气虚质(均为9.98%),最少的为阴虚质和瘀血质(均为4.99%)。但男女例数分布有偏差。男性以痰湿质最多见,占男性总例数的39.68%,其次是湿热质为14.28%,阳虚质和瘀血质最为少见,均为1.06%;而女性以阳虚质最多见,为22.44%,其次是痰湿质为18.75%,特禀质最为少见,为3.98%。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在西北地区的人群中体质分布有差异,且男女分布有偏差。我们建议,起居调摄与良好的健康教育是改善偏颇体质的有效手段。

  • 标签: 体质分类 人群 辨识
  • 简介:摘要目的对NAH系统治疗管理方案在社区高血压人群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本区38个社区78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大组,实验组采用NAH系统治疗管理方案,对照组行普通治疗高血压方法,对比分析经治疗2周、3周、3个月后不同阶段的临床疗效。结果经NAH系统管理治疗,高血压治疗2周BP控制正常和治疗3周BP控制正常均明显优越于普通治疗高血压方法,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AH系统治疗管理方案对高血压控制效果较好,起效快,降压作用强,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NAH系统治疗管理方案 社区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探析社区健康教育对于代谢综合征患者所具有的干预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对2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从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实行为期12个月的社区健康教育,具体措施为社区讲座、饮食运动指导与社区图片展示等。对比干预前后的代谢各项参数变化。结果实行了社区健康教育后,患者的健康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患者的BMI、FBG、TG、SBP和DBP均出现了明显的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代谢综合征,社区健康教育具有极强的防治作用,在社会支持与社区组织的配合下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 标签: 社区健康教育 干预效果评价 代谢综合征 症候群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本地区表面健康人群血清CA72-4的含量水平,建立适合本地区表面健康人群血清CA72-4的参考值范围。方法收集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的表面健康人群224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CA72-4的含量;按性别和年龄分组,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面健康人群血清中CA72-4的浓度水平与性别、年龄无关;224例表面健康人群血清CA72-4含量为3.24±6.20U/ml,由于血清CA72-4含量水平呈偏态分布,其95%可信区间为≤17.2U/ml。结论本地区表面健康人群血清CA72-4的参考值范围为0.0-17.2U/ml,由于本研究仅涉及一家医疗机构,且纳入研究的人群数量非常有限,故本研究所得的参考区间仅供参考。

  • 标签: 糖类抗原72-4 化学发光法 参考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的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共200例,上述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体检护理干预措施(发放体检单,嘱咐体检对象按照设定检查顺序进行等)。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调查分析健康体检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中的满意和一般满意所占比例(98.0%)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和一般满意所占比例(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能够提高健康体检者对健康体检中护理的满意程度,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健康体检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天王补心丸对不同人群的更年期所致失眠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天王补心丸对有业人群组、无业人群组、农民人群更年期所致失眠的治疗效果。结果天王补心丸对无业人群甲的治疗效果最不好,明显底于有业人群和农民人群。结论天王补心丸治疗不同人群约更色驾扩致失眠的效果并不相同,对无业人群中的治疗效果最不好,明显底于有业人群和农民人群

  • 标签: 天王补心丸 不同人群 更年期 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0~16周岁健康人群主要血细胞分析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选取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体检的4600例0~16周岁健康人群,通过分析其白细胞指标(WBC)、红细胞指标(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浓度(Hb),并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常用参考值范围进行比较,从而建立起本地的0~16周岁健康人群血细胞参考值范围。结果WBC全国参考值范围为每升(4.0~10.0)×109,除4~6岁儿童外,其余儿童WBC水平均高于参考值;RBC全国参考值女性范围为每升(3.5~5.0)×1012,男性参考值范围为每升(4.0~5.5)×1012,女性RBC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内,男性RBC水平均低于全国常用范围;PLT全国参考值范围为每升(100~300)×109,除12~16岁儿童低于参考范围外,其余儿童均处于正常范围内;Hb全国参考范围为每升110~150克,所有儿童的Hb值均低于该参考范围。结论参考全国主要血细胞分析参数,结合体检结果,可有效建立起本地的0~16周岁健康人群的主要血细胞参考值范围。

  • 标签: 0~16周岁 健康人群 血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昆明地区老年人群静脉血细胞分析的参考值区间。方法在相对高原的昆明地区,随机抽取2013年1月-12月到我院体检的1793例健康老年人空腹静脉血和1634例健康非老年人,用Sysmex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各参数。结果昆明地区健康老年人8项常规血细胞分析项目参考区间为血红蛋白(HB)(151.6±15.7)g/L,红细胞(RBC)(4.97±0.54)×1012/L,血细胞比容(HCT)(0.46±0.04)L/L,白细胞(WBC)(6.12±1.58)×109/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93.2±5.73)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30.61±2.13)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28.5±9.34)g/L,血小板(PLT)(191.6±52.1)X109/L;健康老年人男性与女性相比,HB、RBC、HCT、WBC、MCV、MCH、MCHC、PLT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行业标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昆明地区健康老年人血细胞分析项目参考区间有其地区特点、且性别之间有明显差异,有必要科学、合理地建立本地区健康老年人静脉血细胞分析参考值区间。

  • 标签: 血细胞分析 参考区间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武鸣壮族地区人群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筛查,了解壮族地区HBsAg阳性比率,将HBsAg阳性人群列为肝癌高发人群,进一步检出肝癌患者进行早诊早治。方法筛查出不少于1000名肝癌高发人群,每年随防不少于1000例次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及腹部脏器彩色B超检查,并对发现的肝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1)初筛人数为26141人,HBsAg阳性例数为2225人,阳性率为8.51%(2225/26141)。(2)HBsAg阳性人群中初筛和随访检出肝癌45例,早期为24人,晚期为21人,早诊率分别为53.3%(24/45)。另检出漏诊肝癌3例。(3)高发人群和一般人群组肝癌发病率分别为2157.30/10万(48/2225)和40.87/10万,前者发病率显著高于后者。高发人群组早期肝癌患者半年、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高于一般人群组中肝癌患者。结论在壮族地区人群开展HBsAg阳性筛查,筛选出肝癌高发人群进行AFP检测和腹部脏器B超检查,能及时发现早期肝癌患者,提高近期生存率。

  • 标签: 肝癌 筛查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B超 早诊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