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及管道脱落中的效果。方法笔者对我院产科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之间收治12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新生儿接受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后,输液留置针脱落、胃管脱落、氧管脱落、抓脱管道导致皮肤损伤以及皮肤抓伤等问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其皮肤抓伤及管道脱落发生率的降低,因而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护理干预 新生儿 皮肤抓伤 管道脱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回授法在管道护理小组预防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5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授法实施前后划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传统护理管理方案以及回授法之下的管道护理管理方案。统计并对比两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授法在管道护理小组预防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预防非计划拔管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回授法 管道护理小组 非计划拔管 应用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监护病房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神经外科监护病房进行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对其进行相应的管道支持,同时进行常规的管道护理,观察所有患者出现的管道护理风险情况并进行相应分析,找出预防对策。结果46例器官插管患者中9例出现全部滑脱,13例出现部分滑脱,4例出现阻塞,2例出现夹闭。48例放置胃管患者中,6例出现全部滑脱,12例出现部分滑脱。6例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中,1例出现阻塞。21例进行脑室引流管患者中,3例出现部分滑脱。120例放置静脉留置针患者中,11例出现全部滑脱,8例出现部分滑脱,5例出现阻塞。结论管道滑脱是一种各项因素导致的极易出现的管道护理风险情况,相关护理人员有效预防管道风险的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健康。

  • 标签: 神经外科 监护病房 管道护理风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锡市市区医疗机构排放污水消毒后微生物指标现状,以便加强管理。方法用微生物检验方法对本市市区具有污水处理设备的51家医疗机构单位排放的消毒后污水进行微生物指标调查。结果2009—2011年无锡市市区医疗机构排放污水消毒后粪大肠菌群指标合格率波动在88.24%一92.05%,肠道致病菌指标合格率始终是100%。结论无锡市市区医疗机构污水处置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比较高,但仍有部分不合格,应加强对医疗机构污水的消毒管理,达到全部安全排放标准。

  • 标签: 医疗机构 污水 微生物
  • 简介:摘要污水处理站消毒接触池溢水口出现断流,原因系水中的废气释放及水泵抽排过程中混入的空气长时间聚集形成高压气塞而引起断流,经排气处理后,溢水口恢复排水。在消毒接触池靠易形成气塞的立板面开一小孔,随时释放废气,彻底避免高压气塞的形成,彻底解决因气塞原因引起的断流现象。

  • 标签: 消毒接触池 溢水口 断流 气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管道滑脱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肠癌手术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整体护理,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与管道滑脱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住院时间与管道滑脱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肠癌手术患者给予整体护理不仅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管道滑脱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 标签: 整体护理 肠癌手术 管道脱落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给外科置管患者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胃肠外科常规管道护理的40例外科置管患者,设其为对照组;择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经过持续质量改进的胃肠外科管道护理的40例外科置管患者,设其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置管成功率为97.5%,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置管成功率为67.5%,并发症发生率为42.5%。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肠外科管道护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提高外科置管患者的置管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胃肠外科管道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外科置管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盲插鼻肠管管道位置判断方法的价值。方法我院自2016年2月—2017年12月共收治接受盲插鼻肠管的患者98例,分别采用负压试验、回抽液体性状、负压试验+回抽液体性状、负压试验+PH、负压试验+听诊及单独听诊和单独PH判断等方法来判断盲插鼻肠管管道未知的准确性。判断胃肠管留置过程中患者肠道内管道达标状况,于X线摄片辅助下确认管道末端,分析其临床判断符合率,从而探讨盲插鼻肠管管道位置判断方法的价值。结果所有诊断方式中,负压试验+回抽液性状诊断方式的诊断符合率为98.0%;显著高于其他诊断方式,失误率以听诊方式相对较高;98例患者中,共有15例患者未经幽门后再次置管,7例患者末端于十二指肠内接受调整,并送至空肠;因此可证实负压试验联合回抽液性状判断方法具有十分理想的诊断效果,同时其灵敏度及特异度相对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回抽负压联合回抽液观察方式,能够得到与X射线片较为相似的判定效果,其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盲插鼻肠管 管道位置判断 吸入性肺炎 液体回抽 pH值 负压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管道滑脱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肠癌手术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整体护理,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与管道滑脱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住院时间与管道滑脱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肠癌手术患者给予整体护理不仅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管道滑脱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 标签: 整体护理 肠癌手术 管道脱落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胃肠外科管道护理的持续质量改进对外科置管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抽取100例胃肠外科手术病人给予探讨,平均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比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胃肠外科手术病人开展持续质量改进管道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改善护理满意度,减少治疗时间,促进身体康复,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胃肠外科手术 管道 护理干预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在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护理,探究分析该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11月—2018年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44例胸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72例以及对照组72例,将常规管道护理应用到对照组中,而在观察组中则应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护理,比较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较低(P<0.05),分别为1.39%和15.28%;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3.98±0.61)分和(2.97±0.46)分。结论在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既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同时也提升了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护理 胸外科管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是研究动脉留置针封管间隔时间与脉管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于我院重症医学科施行桡动脉留置术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54例为留置针反向(离心方向)穿刺,对照组50例为留置针正向(向心方向)穿刺,通过不同的封管间隔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管道堵塞率、脉管炎发生率及两组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管道堵塞率为11.3%;平均脉管炎发生率。对照组管道堵塞率为27.5%;平均脉管炎发生率。(P<0.05)。结论动脉留置针每12h封管一次,既可有效预防堵管,也可减少脉管炎的发生。

  • 标签: 动脉留置针 封管 间隔时间 脉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双管道)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昏迷患者的救治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此次收集了我院2年内收治的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昏迷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组后为对照组25例患者对症治疗,而对观察组25例患者以无创呼吸机(双管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无创呼吸机(双管道)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昏迷,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双管道) 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