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金属硫蛋白(简称MT)是广泛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类小分子蛋白质。此蛋白质于1957年在马的肾脏内发现,具有储存、运输微量元素、重金属解毒、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多种重要生物学功能。对其深入研究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遗传性疾病、风湿及类风湿等病症和抗肿瘤、抗衰老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正在成为生命科学中的一个热门课题。2005—10—09在北京召开了金属硫蛋白学术会议。

  • 标签: 金属硫蛋白 生命科学 小分子蛋白质 心脑血管疾病 生物学功能 清除自由基
  • 简介: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proteins,UCP)位于线粒体内膜上,是线粒体阴离子载体蛋白大家族(mitochondrialanioncarrierproteins,MACP)的成员,目前已知有5种。在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RI)中,线粒体解偶联蛋白通过解偶联作用减少细胞内ROS(reactiveoxygenspecie,活性氧簇)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脂质过氧化反应,

  • 标签: 解偶联蛋白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百合中多糖的分离提取方法,并测定百合多糖中蛋白的含量。方法:对多糖的分离采用水提醇沉法,对蛋白的测定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结果: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蛋白,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结论:可做为检测蛋白的方法之一。

  • 标签: 百合多糖 提取方法 考马斯亮蓝法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在本中心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结果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存在正相关,空腹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越高;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是监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良好指标,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有利于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为生命的基本单位,人体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都离不开蛋白质的参与。蛋白质不仅在细胞结构中至关重要,还承担着调控代谢过程、运输分子、参与免疫系统以及传递细胞信号等多种重要功能。因此,它们对于人体的生命健康具有关键性作用。基于此,本文将对蛋白质与人体生命健康之间的紧密关系进行浅析。其中包括:蛋白质简述、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作用、蛋白质不足与过量的影响、蛋白质摄入的注意事项四个方面。希望本文能够加深人们对蛋白质与人体健康之间关系的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加明智的膳食选择,从而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标签: 蛋白质 人体生命健康 影响 注意事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儿男,3岁5月,因“发热、咳嗽3天”入院。胸部CT提示支气管肺炎,CRP、血沉明显升高,诊断支气管肺炎。合并大量蛋白尿,铁蛋白升高明显,骨髓见噬血细胞。常规抗感染后疗效欠佳,改阿奇霉素抗感染之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支气管肺炎合并肾脏及骨髓受累在临床上较少见。

  • 标签: 儿童 支气管肺炎 蛋白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胶原蛋白治疗眼周皮肤皱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眼周皮肤皱纹求美者共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的求美者给予生理盐水导入治疗,观察组给予胶原蛋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求美者皱纹积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求美者皱纹积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胶原蛋白对于眼周皮肤皱纹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胶原蛋白 眼周皮肤皱纹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慢性肾衰竭治疗阶段使用低蛋白饮食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研究样本为本院2021年1月到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分析医疗干预阶段低蛋白饮食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慢性肾衰竭的医疗干预阶段,医疗措施落实基础上开展低蛋白饮食干预,有效优化患者机体营养状态,同时促进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升(P<0.05);基于慢性肾衰竭的病情干预,基于患者机体营养状态开展低蛋白饮食干预措施,进一步优化机体状态,改善干预组患者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指标优化整体的生理状态(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病情影响较大,开展低蛋白饮食治疗方案能够更好地优化患者的生理状态,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同时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机体肾功能相关指标有效改善,进一步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提升。

  • 标签: 低蛋白饮食 慢性肾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 本文综合分析了胶原蛋白在皮肤再生和修复中的关键作用。我们探讨了胶原蛋白如何通过生物化学过程促进皮肤再生和修复;讨论了胶原蛋白与皮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在细胞增殖和迁移方面的影响;分析了胶原蛋白在增强皮肤弹性和保持水分方面的作用;概述了胶原蛋白在临床和化妆品领域的多种应用,特别是在伤口愈合、抗衰老和皮肤修复产品中的使用;展望了结合使用胶原蛋白和其他生物材料的潜力,以及当前研究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胶原蛋白 皮肤再生 修复
  • 简介: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胶原蛋白与皮肤老化的分子机制。我们解析了胶原蛋白的生物合成过程,包括基因表达、前体蛋白的合成及后期修饰,探讨了影响其合成的主要因素,如生长因子、激素和细胞外微环境;详细阐述了胶原蛋白降解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作用及其调控;在皮肤老化的背景下分析了胶原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如何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例如交联增加和弹性降低;探讨了氧化应激对胶原蛋白损伤的影响,以及老化相关信号传导途径(如自噬、细胞衰老等)对胶原蛋白稳态的影响;总结了胶原蛋白与皮肤老化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抗衰老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

  • 标签: 胶原蛋白 皮肤老化关联 分子机制解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实验组,选择同时期的50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以上两组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将65例实验组患者按检测结果分为高、中、低三组,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分组,作为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研究对象,每组各60例,实验Ⅰ组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非急性心力衰竭,实验Ⅱ组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且选取同期门诊体检的6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照组研究对象于体检当日进行血清待测,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患者于入院次日进行血清待测。对比三组研究对象早期血清hs—CRP和PA水平,分析三组研究对象检验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早期血清hs—CRP和PA水平明显要优于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Ⅰ组患者的早期血清hs—CRP和PA水平明显要优于实验Ⅱ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研究对象的早期血清hs—CRP和PA均呈反比关系,即早期血清hs—CRP水平越低,PA水平越高,尤其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肌衰竭的患者,PA水平明显随着早期血清hs—CRP水平的上升而降低。结论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有效的早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检测,便于尽早发现患者疾病,继而有利于及时采取科学治疗方法避免病情恶化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前白蛋白 急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2型糖尿病中发生视网膜病变(DR)与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总共选择9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有60例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将入选的60例病人分2组非DR组30例2型糖尿病无并发视网膜病变。DR组30例2型糖尿病已并发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含非增殖期及增殖期)。对照组在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观察三组中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参数含量,并观察各组的变化。结果DR组中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参数随着DR的病变程度渐增加,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参数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有相关性。

  • 标签: 2型糖尿病视网膜. C反应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血小板参数
  • 作者: 牛璐璐1,王丽2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9-19
  • 出处:《医师在线》 2019年第09期
  • 机构:摘要:目的观察糖基化终产物(AGE)与金属蛋白酶诱导物(EMMPR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关系,研究AGE是否通过EMMPRIN/MMP途径影响Ⅰ型胶原的代谢。方法用AGE-牛血清蛋白(BSA)、EMMPRIN抗体、AGE-BSA+EMMPRIN抗体分别干预小鼠成骨样细胞和巨噬细胞构建的共培养体系24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Ⅰ型胶原含量。将不同浓度的AGE-BSA(0、50、100、200、400mg/L)干预共培养的细胞24h,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成骨细胞Ⅰ型胶原mRNA表达,明胶酶谱法测定MMP-2和MMP-9的分泌量。结果AGE-BSA干预后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含量显著降低,EMMPRIN抗体组Ⅰ型胶原含量增加,EMMPRIN抗体+AGE-BSA组Ⅰ型胶原水平显著增加。不同浓度AGE-BSA干预共培养体系后,Ⅰ型胶原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且随AGE-BSA干预浓度增加而增加;MMP-2、MMP-9分泌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并随AGE-BSA干预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在体外随着AGE浓度的增加刺激EMMPRIN/MMP分泌,促进Ⅰ型胶原降解,进而影响骨质的代谢。
  • 作者: 牛璐璐 1,王 2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9-19
  • 出处:《医师在线》 2019年第9期
  • 机构:摘 要:目的 观察糖基化终产物( AGE)与金属蛋白酶诱导物( EMMPR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的关系,研究 AGE是否通过 EMMPRIN/ MMP途径影响Ⅰ型胶原的代谢。方法 用 AGE-牛血清蛋白( BSA)、 EMMPRIN抗体、 AGE-BSA + EMMPRIN抗体分别干预小鼠成骨样细胞和巨噬细胞构建的共培养体系 24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ELISA)检测Ⅰ型胶原含量。将不同浓度的 AGE-BSA( 0、 50、 100、 200、 400 mg/L)干预共培养的细胞 24 h,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成骨细胞Ⅰ型胶原 mRNA表达,明胶酶谱法测定 MMP-2和 MMP-9的分泌量。结果 AGE-BSA干预后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含量显著降低, EMMPRIN抗体组Ⅰ型胶原含量增加, EMMPRIN抗体 + AGE-BSA组Ⅰ型胶原水平显著增加。不同浓度 AGE-BSA干预共培养体系后,Ⅰ型胶原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且随 AGE-BSA干预浓度增加而增加; MMP-2、 MMP-9分泌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并随 AGE-BSA干预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 在体外随着 AGE浓度的增加刺激 EMMPRIN/MMP分泌,促进Ⅰ型胶原降解,进而影响骨质的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水平在小儿手足口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了小儿手足口病30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3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选取时间在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均接受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IgA(0.58±0.15)g/L,IgM(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