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刺激治疗焦虑伴随抑郁导致的郁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30例,对照组 30例,研究组予以抗失眠药物联用刺激治疗,对照组予以抗失眠药物 +假刺激治疗治疗 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 4周末进行诱发电位测定、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评分,运用 SPSS 20.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同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总睡眠时间、早醒延迟时间、入睡困难显著改善 (P均 <0. 05);事件相关电位( P3b)和失匹配负波( MMN)潜伏期与其治疗前相比潜伏期缩短。结论:重复刺激联合抗失眠药物治疗睡眠障碍患者相较于单纯采取抗失眠药物治疗可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且 PSQI评分改善相当,明显优于单纯用药,但磁治疗不良反应更少,值得推荐,同时诱发电位 P3b和 MMN可以作为睡眠障碍临床诊断的参考指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骶管麻醉联合皮穴位电刺激对混合痔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设定研究时间为2021.06-2023.06之间,纳入此时我院治疗的混合痔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掷骰子法均匀分组,38例予以骶管麻醉者归入对比组,38例予以骶管麻醉联合皮穴位电刺激者归入联合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的血压情况、心率情况、麻醉见效时间、痛觉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在麻醉前,各组的统计数据对比差异不大(P>0.05)。在麻醉后,联合组的血压情况、心率情况均低于对比组(P<0.05);联合组的麻醉见效时间、痛觉恢复时间与对比组对比差异不大(P>0.05);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应用骶管麻醉联合皮穴位电刺激处理,可以使混合痔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更稳定,发挥较好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值得应用。

  • 标签: 骶管麻醉 经皮穴位电刺激 混合痔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皮穴位刺激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NV)在快速康复理念(ERAS)中的作用,观察皮穴位刺激对术后恶心呕吐情况发生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6年 1月~ 2018年 6月 35例垂体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对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在本组 35例患者中,术后并发尿崩症 14例,电解质紊乱 13例,肺部感染 10例,切口感染 5例,视力下降 2例,脑脊液漏 1例,癫痫 1例。经过密切观察和积极护理,除 1例视力下降和 1例癫痫患者症状为减轻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垂体瘤切除术后容易并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并进行有效的防治护理措施,能使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垂体瘤 经颅 切除术 并发症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靳三针疗法联合重复磁治疗在小儿多动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小儿多动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靳三针疗法联合重复磁治疗)和对照组(药物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临床疗效,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1.43%>71.43%,χ2=4.629)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手足多动积分[(0.78±0.19)分<(1.47±0.28)分,t=12.064]、心神涣散积分[(0.69±0.13)分<(1.34±0.40)分,t=9.143]、烦躁易怒积分[(0.54±0.12)分<(1.25±0.39)分,t=10.294]低于对照组(P<0.05)。评价患儿家长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88.57%>68.57%,χ2=4.15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多动症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靳三针疗法,联合重复磁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靳三针疗法 重复经颅磁治疗 小儿多动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彩色超声法对于神经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神经危重症合并脑中线位移的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使用彩色超声为其进行临床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对其脑中线位移值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彩色超声的结果与CT诊断结果基本一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彩色超声评估神经危重症患者脑中线移位的准确性较高,且诊断方式更加简便、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经颅彩色超声 神经危重症 脑中线移位 评估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Dolenc入路开颅手术治疗内复杂部位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Dolenc入路开颅手术夹闭治疗的17例内复杂部位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41-72岁,包括颈内动脉床突段动脉瘤4例、眼动脉段动脉瘤8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例、大脑后动脉动脉瘤2例、前循环合并后循环多发动脉瘤2例(均一次手术夹闭)。结果17例患者完全夹闭动脉瘤;除2例患者术后出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其中1例患者出现同侧额叶梗死灶外,其他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门诊复诊,均未见动脉瘤复发,未见手术后遗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平均为4.8分。结论对于内一些特殊部位动脉瘤的开颅手术夹闭治疗,相对于传统的入路方式,Dolenc入路具有明显的优势,手术的安全性高。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Dolenc入路 手术入路 前床突
  • 简介:摘要目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测的探讨对比。方法选取我院脑病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共计80例,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仅采取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观察组进行经多普勒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测方式,对比分析两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结果采取经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的观察组敏感度为98.68%、特异度为6.21%、阳性预测值为98.17%,阴性预测值为99.89%,与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的对照组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采用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两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经颅多普勒颈动脉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47例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者46例为参照组,均行经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低速Vd和Vs、高速Vd和Vs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且经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准确率为93.62%。结论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经颅多普勒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卵圆孔未闭(PFO)的诊断的临床研究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4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45例患者当中无先兆偏头痛15例,有先兆偏头痛30例,自肘前静脉注射手振生理盐水作为造影剂,并结合Valsava动作,进行经多普勒超声和食道超声检测,诊断卵圆孔未闭。结果45例不明原因偏头痛及脑梗塞患者中,共有30例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卵圆孔未闭。多谱勒超声对卵圆孔未闭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3.98%、93.62%、93.85%,食道超声检查分别为96.39%、91.49%、94.6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不明原因偏头痛及脑梗塞中,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圆孔未闭具有较显著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经颅多普勒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卵圆孔未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普勒(TCD)超声在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MCAS)以及评价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方面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32例,均采用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全部患者支架成形术前后均采用TCD评价血管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对患者成形术前后的峰流速(Vs)、舒张末流速(Vd)、平均流速(Vm)、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进行分析比较,并与DSA比较.结果DSA显示,43支MCA中,轻、中、重狭窄的血管分别为10、20及13支;TCD检测示,轻、中、重狭窄的血管分别为9、23及11支.TCD与DSA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患者术后Vs、Vd、Vm以及PI均增高(P<0.01),RI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能有效判断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可作为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及支架成形术术后评价的有效方法,其具有简便无创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多普勒;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优势分析中图分类号R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7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普勒超声(TCD)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检测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病人6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正常体检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均进行经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对比两组TCD检查异常发生率和两组患者血管血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TCD检查异常发生率(91.66%)高于对照组(16.66%),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管血流(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比较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发作期偏头痛病人,在临床中应用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可检查出病人血流运行异常情况,还可直观显示出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变化情况,且简单方便,可对后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偏头痛 急性发作期 临床检测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评估皮穴位电刺激(TEAS)在特发性少弱精不育症治疗中的有效性与临床价值。方法 120例在十堰市人民医院男科门诊就诊的特发性少弱精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 例。两组均予以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治疗组选择生殖相关穴位,对照组选择安慰穴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精液参数变化(包括精液体积、精子总数及浓度、总活力、前向运动(PR)精子百分率)和配偶自然妊娠率。结果 8周的治疗,治疗组精液参数指标(精子总数及浓度、总活力、前向运动(PR)精子百分率)均有显著提升(p0.05).随访配偶自然妊娠率治疗组(74%)远高于对照组(15%)。结论 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少弱精不育症的临床效果显著,较传统针刺治疗具有安全、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穴位电刺激 特发性少弱精症 男性不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促进基于循证的最佳证据在鼻入路切除前底恶性肿瘤的卧床患者的术后肺炎预防的应用实践,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参考,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疾病转归。方法 运用循证护理方法,遵循JBI最佳证据临床应用程序,针对鼻入路切除底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肺炎的护理现状,检索相关文献与指南,纳入1份证据总结,1份Meta分析,3份系统评价,总结11条最佳证据,制定审查指标,应用于临床实践,比较证据应用前后肺炎预防审查指标的执行率、耳鼻喉科护士对于肺炎预防的认知水平、患者术后肺炎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11条审查指标中,9条审查指标的完成率均得到提高,其余3条审查指标未完全实施;证据应用前后,耳鼻喉科护士对肺炎预防认知水平合格率由基线时的22.796.75分增高到96.672.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鼻入路 鼻颅底恶性肿瘤 术后肺炎 循证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微导管技术用于内大型动脉瘤治疗的疗效情况。方法以2013.11~2016.8期间医院住院部收治的63例内大型动脉瘤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组,观察组人数32例(采用双微导管技术)、对照组人数31例(采用支架辅助技术),患者近期疗效观察不同治疗动脉瘤栓塞情况,检测患者凝血功能治疗前后差异,远期疗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评估,同时门诊随访2年统计期间弹簧脱出、动脉瘤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完全闭塞、近全闭塞、不全闭塞率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PT、APP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弹簧脱出、动脉瘤复发率低,预后良好率高,P<0.05。结论内大型动脉瘤以双微导管技术行血管栓塞术,动脉瘤填塞效果良好,术后凝血功能影响小,门诊随访2年,患者远期预后效果较好,弹簧脱出、动脉瘤复发少。

  • 标签: 近远期 双微导管 疗效 颅内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与颈动脉超声联合应用于诊断此类病患的临床价值。方法:68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及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其超声检查结果,计算超声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结果:68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颈动脉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率为72.06%,内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检查阳性率为69.12%,数据对比P>0.05;颈动脉超声与多普勒超声联合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敏感性为97.87%、特异性为85.71%、符合率为94.12%。结论:联用颈动脉超声及多普勒超声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 联合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鼻蝶窦入路垂体瘤术后内感染的护理要点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垂体瘤患者60例,加强对内感染的护理,设置为实验组。随机抽取2020年之前的鼻蝶窦入路垂体瘤术后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资料60例,设置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内感染的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内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实验组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鼻蝶窦入路 垂体瘤 颅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