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类风湿关节采取中医治疗的组方配伍规律治疗情况。方法回顾分析类风湿关节患者资料100例,根据中医辩证将100例患者分为风寒湿型与风湿热型,针对风寒湿型类风湿关节患者采取祛寒通痹汤进行治疗,针对风湿热型类风湿关节患者采取清痹汤进行治疗,比较不同组方治疗效果和配伍规律。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运动能力水平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增强,风湿热型类型风湿关节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风寒湿型类风湿关节患者,由于类风湿关节后期表现为本虚标实型,因此治疗组方配伍规律应该保持活血舒筋止痛、清热利湿、祛风通络以及祛寒化湿方药为主。结论风寒湿与风湿热属于类风湿关节的主要病机,不同中医证型存在不同临床特征,所对应的药证主要为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活血舒筋止痛以及祛寒化湿,但是需要根据辨证论治随症加减。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治疗 组方配伍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秋水仙碱联合温痹丸治疗痛风关节急性发作中的疗效。方法52例急性痛风关节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给予小剂量秋水仙碱,同时联合温痹丸,2次/日口服。对照组26例,仅给予常规剂量秋水仙碱口服,共观察7天,统计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痛风急性发作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9.2%。由此可见,观察组痛风急性发作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痛风急性发作患者(P<0.05)结论秋水仙碱联合温痹丸治疗痛风关节急性发作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秋水仙碱 温痹丸 痛风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膝关创伤滑膜炎治疗中应用自拟中药方熏洗联合牵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86例膝关创伤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自拟中药方熏洗联合牵引治疗组(简称治疗组)以及单纯牵引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及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70%,对照组有效率为79.07%,两组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与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2.1±1.4)分降低明显,Roland(7.2±4.3)分升高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创伤滑膜炎治疗中应用自拟中药方熏洗联合牵引,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疼痛及运动功能,提高疗效。

  • 标签: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中药熏洗 牵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内服配合消炎散外敷治疗膝关创伤滑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来就诊的86例患有膝关创伤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桃红四物汤内服配合消炎散外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后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患有膝关创伤滑膜炎患者采取桃红四物汤内服联合消炎散外敷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逐步恢复患者基本的生活能力,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值得被推广。

  • 标签: 桃红四物汤 消炎散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治疗效果
  • 简介:类风湿关节(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以持续滑膜炎、全身炎症以及出现自身抗体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其中自身抗体主要以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itrullinatedproteinantibody,ACPA)为代表。RA是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之一,在我国其患病率为0.2%-0.4%。该病病程迁延,致残率高,可导致患者的寿命平均缩短10-15年。近年来,RA的遗传背景已成为研究热点,相关的发病机制研究有了实质的进展,这些进展对RA诊治也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RA的易感基因研究进展和ACPA阳性RA易感基因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遗传背景 机制
  • 简介:摘要未分化脊柱关节是脊柱关节的一大类型,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易误诊漏诊,早期诊断困难,部分未分化脊柱关节患者疾病进展快,致残率高,或发展为其它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危及生命。早期诊治可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因此有必要对未分化脊柱关节作一了解。

  • 标签: 未分化脊柱关节炎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股四头肌训练结合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膝骨关节患者80例,根据其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治疗,实验组采用股四头肌训练结合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治疗。结果实验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治疗治疗膝骨关节,采用股四头肌训练结合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该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股四头肌训练 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 膝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膝关隐匿性骨折患者应用磁共振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38例膝关隐匿性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诊断方式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n=19)和对照组(n=19),对照组进行CT检查,实验组则进行磁共振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骨折总检出率(94.75%)高于对照组(63.16%),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骨折分型总检出率(89.47%)高于对照组(61.11%),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隐匿性骨折患者应用磁共振的诊断效果要优于CT诊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磁共振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人工膝关置换术患者选择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05月收治的50例人工膝关置换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人工膝关置换术护理措施的研究;对照组(25例)选择基础措施展开临床护理;观察组(25例)选择基础措施+临床护理路径展开临床护理;最终就两组人工膝关置换术患者膝关功能恢复正常耗时以及住院耗时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人工膝关置换术患者膝关功能恢复正常耗时以及住院耗时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缩短(P<0.05)。结论护理人员选择临床护理路径完成人工膝关置换术患者护理工作,对于患者膝关功能恢复正常耗时以及住院耗时的缩短可以获得明显效果,从而促进人工膝关置换术患者的早期康复。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腕骨骨折脱位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关节损伤,其中经舟骨月周围脱位占1腕部损伤的3%—5%,对腕及手的功能影响极大。通过分析总结20例舟骨脱位伴或不伴舟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从而归纳腕骨骨折合并月脱位的典型X线及CT特征从而分析临床诊断工作中漏诊、误诊原因。

  • 标签: 月骨脱位 腕骨骨折 X线 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疼痛评估联合康复外科护理对膝关置换术患者的干预效果以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膝关置换术患者11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术后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康复外科护理联合疼痛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屈伸活动的VAS评分和治疗后的膝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屈伸活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膝关功能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优势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膝关置换术患者实施康复外科护理和疼痛评估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并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和抑郁情绪,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膝关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疼痛评估 康复外科护理 膝关节置换术 干预效果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腰椎骨关节寒湿瘀阻型的治疗上,腰痛宁胶囊的应用成效。方法按照抛硬币的方式将我院收治的腰椎骨关节寒湿瘀阻型病患(共8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比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3例。对比组和试验组分别应用痹痛宁、腰痛宁胶囊治疗,然后对用药后两组病患的治疗成果进行探讨和对比。结果给予药物治疗后,对比组和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09%、93.02%,两组相较,试验组在治疗成果上显著优异于对比组,且P<0.05,差异符合统计学的意义;给予药物治疗后,对比组和试验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不具有特别差异,且P>0.05。结论在腰椎骨关节寒湿瘀阻型的治疗上,腰痛宁胶囊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其是一种可以对病患的病情进行有效控制的安全药物。

  • 标签: 腰椎骨性关节炎 寒湿瘀阻型 腰痛宁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治疗类风湿关节应用五藤汤加减的治疗成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56例类风湿关节患者为探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应用五藤汤加减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和症状改善状况进行观察与探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疗效为92.86%,明显比对照组的75.00%要高,存在明显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关节肿胀缓解时间为(5.32±2.35)d、关节疼痛改善时间为(4.85±2.85)d、住院时间为(7.05±3.22)d,均比对照组低,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关节患者实施五藤汤加减治疗方式,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临床治疗成效十分明显,具有一定的安全,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不断采纳与推广。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五藤汤 应用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护理中舒适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7年10月我方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患者5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患者单纯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7例患者在采用舒适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采用舒适护理的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类风湿关节护理中可利用舒适护理的模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以及对护理更加满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常规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 舒适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和分析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类风湿关节患者干预的临床价值效果。方法 选取在 2017年 1月到 2018年月在我院诊疗的 90例类风湿关节患者,按照随机化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实验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的依从率、健康知识评分等数据。结果 经过统计数据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经过健康教育,患者对疾病了解较为全面,实验组的治疗依从率较高;实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评分较高,以上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类风湿关节患者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患者经过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治疗依从较高,了解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健康知识评分较高,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临床疗效较显著,因此,可在临床治疗中作为首选方案。

  • 标签: 个性化健康教育 类风湿性关节炎 干预价值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自身反应B细胞及与之功能相关的自身抗体和信号分子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22例RA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自身反应B细胞比率及RA和骨关节(OA)患者(n=10)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h2的表达。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RA患者及正常对照者PBMC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黏着斑激酶(FAK)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格局;用ELISA法检测和分析RA及OA患者血清及关节滑膜液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同时检测RA患者血清及关节滑膜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状况。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者,RA患者外周血中存在高表达CD19+的自身反应B细胞;同时其PBMC中ERK基因相对表达量提高、NF-κB信号通路磷酸化活跃。相对于OA患者,RA患者关节滑膜液中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显著升高。RA患者关节滑膜液中MMP-3及TIMP-1等水平较其自身血清中升高。结论:RA患者自身反应B细胞及相关分子的异常表达可能是介导RA发病的又一重要因素。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自身反应性B细胞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抗Ⅱ型胶原抗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3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在全膝关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筛选2015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实施全膝关置换术的患者8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我科室自2016年出开展规范化疼痛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为2016年之前收治的患者,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为开展活动后收治的患者,实施规范化疼痛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95%的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膝关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其效果显著,患者的疼痛情况得到显著的缓解,利于预后,提高治疗的效果,患者的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范化疼痛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类风湿关节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4月——2017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76例类风湿关节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38例则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总结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效果。结果从两组遵医行为、康复效果来看,实验组对疾病的认知度、心理状态、服药依从、锻炼持久等情况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晨僵发生率、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类风湿关节患者中疗效确切,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与疾病的认知度,缓解不良心理情绪状态,增强康复效果,具有重要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 类风湿关节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早中期膝骨关节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蜂针阿是穴(患病膝关敏感压痛点)2—4个、犊鼻穴(膝眼)髌韧带外侧缘髌骨下凹陷处、足三里穴髌韧带外侧缘髌骨下三寸(即四横指,同身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阴陵泉穴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委中穴腘横纹中央;结果经过1疗程30天的治疗,有效率100%;结论蜂针穴位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取材方便,费用低廉,具有“简便廉验”的优点,值得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骨痹 蜂针穴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灸疗法在膝骨关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本院接诊的68例膝骨关节病患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奇偶数字分组的原理将之随机分成甲、乙两组(n=34)。所有病患都接受中药口服治疗,甲组同时加用针灸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并对其疗效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比乙组的91.18%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膝骨关节常规中药治疗中积极加用针灸疗法,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帮助减轻疼痛。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临床疗效 针灸疗法 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