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特点与线抗结核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耐药结核病患儿35例临床资料,选取时间为2015年6月~2017年6月,探究分析线抗结核在儿童耐药结核病中的临床疗效及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我院收治的240例结核病患儿中耐药结核病病例仅占14.58%(35/240),35例患儿中结核接触史明确者占62.85%(22/35),耐药结核治疗有效率为85.71%(30/35),服药不良反应发生率11.42%(4/35)。儿童耐药结核病的初治与复治例数与以往2013~2016年同期相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儿童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效果良好,接受线抗结核治疗的患儿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儿童耐药结核病 临床特点 二线抗结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观察血浆D-聚体的变化并分析血浆D-聚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急性脑出血患者,患者例数30例(研究组),选择时间2013年7月~2017年7月,同期选择脑出血量在20ml之下的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人员均测定血浆D-聚体。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血浆D-聚体水平。结果研究组的血浆D-聚体水平(4h1.56±0.71mg/L、6h1.97±1.23mg/L)经SPSS21.0系统分析发现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脑出血量在30ml之上(包括30ml)患者的血浆D-聚体水平(4h1.71±0.73mg/L、6h2.31±1.24)明显高于存在脑出血量20~30ml之间的患者,P<0.05,差异显著。结论血浆D-聚体有利于监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变化,会随着患者的病情加重而出现升高迹象。

  • 标签: 血浆D-二聚体 急性脑出血 临床应用 监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用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妈富隆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甲双胍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检测指标,并对患者的受孕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治疗前各项检测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体重指数(IBM)、促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数据对比P>0.05。患者治疗后受孕率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用甲双胍治疗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甲双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对2014—2016年3年间发生职业暴露并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的40名医务人员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职业暴露的40名医务人员中,护理人员占65.00%,是职业暴露发生的高危人群;工龄小于5年的医务人员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集中人群;清理锐器废物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操作环节。结论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认真落实职业防护制度,规范操作,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将甲双胍与胰岛素对老年糖尿病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表现。方法在糖尿病病例中,选择我院自2014-2016年期间的80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为观察组,B为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40人。对A组患者运用甲双胍进行老年患者的糖尿病治疗,对B组患者则使用胰岛素进行基础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指标,用餐两小时后的血糖变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呈现的差异并不明显,不具有可比性,即P>0.05。并且,两组患者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无明显差别。讨论甲双胍和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均比较显著,且这两种药物在使用过程中极少产生副作用,因此应广泛地投入到临床使用中。

  • 标签: 二甲双胍 胰岛素 老年糖尿病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价金属离子Cd^2+、Mn^2+、Ca^2+、Zn^2+、Mg^2+、Cu^2+、Ba^2+对血清中肌肽酶与肝脏中肌肽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测定0.1—10mmol/L范围内cd^2+和其它几种价金属离子对血清及肝中肌肽酶活性的影响,比较其激活结果。结果Cd^2+能将血清中肌肽酶活性提高16倍,而对肝脏中肌肽酶无激活作用;Mn^2+能将血清中肌肽酶活性提高2倍,将肝脏中肌肽酶提高2.7倍。其它离子激活效果不明显。血清中肌肽酶与肝脏中肌肽酶的[Mn^2+/Cd^2+]激活比值差异非常显著。结论血清中肌肽酶与肝脏中肌肽酶在化学性质上存在差异,很可能在人体内存在肌肽酶同工酶。

  • 标签: 二价金属离子 血清 肝脏 肌肽酶活性 镐离子 锰离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格列美脲联合甲双胍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选择格列美脲联合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格列美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FPG、2hPG、HbAlc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甲双胍对老年糖尿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相关指标,改善患者病情,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格列美脲 二甲双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过程中应用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探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7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100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探究分析,根据病理学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即恶性肿瘤组和良性肿瘤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比较检查结果和准确率。结果相较于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性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过程中应用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效果显著,不仅降低了误诊,而且减少了漏诊的发生风险,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良性 恶性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目的:评价黄连素与甲双胍联用治疗SU-SFⅡ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6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在维持原有足量的SU基础上,A组加服黄连素;B组加服黄连素和甲双胍,C组加服甲双胍,治疗3个月后,测定FBG、PBG及HbAic等生化指标比较疗效。结果:B组可明显提高疗效,比A组和C组都明显(P<0.05),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黄连素与甲双胍中西药联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Ⅱ型/药物疗法 小檗碱/治疗应用 二甲双胍/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胞磷胆碱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作为时间段,选取我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8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进行药物联合治疗,即依达拉奉联合胞磷胆碱治疗,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缺损评分比对照组低,临床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胞磷胆碱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身体状况,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依达拉奉 胞二磷胆碱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丁磺酸腺苷蛋氨酸在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中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的治疗,实验组患者均给予丁磺酸腺苷蛋氨酸的治疗,分别治疗一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清标记物水平,包括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胆汁酸(TBA),瘙痒评分的变化,以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用药一周后,肝功及胆汁酸水平均有所改善,瘙痒评分均有所下降,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患者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结论给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丁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妊娠结局,有利于产妇的健康及胎儿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保留尖瓣装置的临床效果。方法回归分析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共12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尖瓣装置分为保留组(62例)和未保留组(58例)。对比术后3个月2组心功能分级和左室功能指标。结果保留组3个月后心功能分级与未保留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心功能改善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3个月后保留组LVEF高于未保留组(P<0.05),LVEDD和LVESD均低于未保留组(P<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中保留尖瓣装置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效果理想。

  • 标签: 二尖瓣装置 风湿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诊断鉴别子宫腔内病变维超声与三维超声检查的不同价值进行比较。方法从2014-10至2015-10我院收治的存在子宫腔内病变并行经阴道维、三维超声检查的病例中抽取72例,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以经阴道维超声检查作为参照组,将经阴道三维超声作为探究组,对比两者临床诊断与鉴别价值。结果此次研究中,经病理检查确诊,72例患者中31例为子宫内膜息肉,22例为子宫黏膜下肌瘤,10例为子宫内膜增生,9例为子宫内膜恶变。探究组将30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96.77%),将20例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90.91%),9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90.00%),7例为子宫内膜恶变(77.78%),与病理结果一致率为66例(91.67%),出现漏诊误诊6例(8.33%),参照组将26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83.87%),将18例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81.82%),7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70.00%),5例为子宫内膜恶变(55.56%),与病理结果一致率为56例(77.78%),出现漏诊误诊16例(22.22%),在三维超声上各种病变均有其形态、子宫内膜受累情况、病变位置以及血流信号的特异性,两组的病变诊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相比于维超声,有利于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减少漏诊与误诊的发生,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结果比较 子宫腔内病变 阴道二维 三维超声 诊断与鉴别
  • 简介:摘要 目的: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 医院门诊药房药物咨询情况调查研究分析。方法:选取 2016年 4月 -2018年 4月进入我院门诊药房登记的 5000 份用药情况咨询记录进行研究,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00 份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 1334份咨询了关于药物的用法用量情况药物的用药时间、用药价格、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不良反应以及药理作用以及其他的分别占 26.68%、 24.92%、 16.90%、 10.46%、 8.38%、 6.80%和 5.86%。 1500份调查结果显示咨询心血管类用药、抗生素类用药、消化类用药、精神系统类用药、呼吸系统类用药、抗肿瘤类用药以及其他的分别占 22.38%、 21.00%、 19.14%、 17.50%、 10.52%、 5.64%和 3.82%。结论:患者在安全用药与合理用药意识方面有待提高,临床上应该注重用药指导,不断的更新用药知识,努力提高咨询的效果,为患者的用药安全和合理性提供可靠的保障。

  • 标签: 医院门诊药房 药物咨询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右胸三切口与左胸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胸中段食管鳞癌效果对比。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56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分为甲组(n=28),施以右胸三切口入路手术治疗;乙组(n=28),施以左胸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将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淋巴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甲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均高于乙组(P<0.05);甲组淋巴清扫数目多于乙组(P<0.05);甲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右胸三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胸中段食管鳞癌,能彻底清扫淋巴结;但针对于高龄且体质肥胖者,左胸切口入路因手术出血少,宜选。

  • 标签: 右胸三切口 左胸二切口 胸中段食管鳞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静息心率与hsCRP和D-聚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NYHA心功能II~IV级心衰患者94例,测定RHR,按RHR快慢分为三组,A组RHR≤70bpm,B组70bpm<RHR≤90bpm,C组RHR>90bpm,测定血浆hs-CRP、D-聚体水平,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血浆D-聚体水平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hsCRP水平比较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HR与hsCRP(r=0.341p<0.001)、D-聚体(r=0.306p<0.003)均有相关性。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RHR与血浆hsCRP有相关性,血浆hsCRP随RHR增快而增加。RHR可反应血栓前状态,慢性心力衰竭RHR>90bpm血浆D-聚体水平明显升高。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静息心率 高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 简介:目的:了解糖耐量受损(IGT)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IGT者甲双胍干预后CRP水平变化。方法:收集糖耐量正常(NGT)30例,IGT60例,并对60例IGT进行12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甲双胍干预,治疗前后检测CRP、血糖、血脂。结果:IGT血浆CPR比NGT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12周后CPR、血糖、TG水平下降,HDL-C升高P〈0.05;对照组各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IGT时血清CRP已升高,IGT者甲双胍的治疗使糖代谢改善的同时,血清CRP水平也下降。

  • 标签: 葡糖耐受不良/药物疗法 二甲双胍/治疗应用 C反应蛋白质/分析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瑞格列奈与甲双胍治疗联合治疗糖尿病的效果与单一使用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效果对比,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6年9月到2017年10月接受的132名糖尿病患者为样本,依照上述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61名)和对照组(61名),对照组只给予甲双胍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给予甲双胍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瑞格列奈。观察两组的血糖指标,发现空腹血糖(FBG)、餐后小时后的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利用瑞格列奈与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能够很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

  • 标签: 瑞格列奈 二甲双胍 糖尿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甲双胍的效果。方法将11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55例,对照组以甲双胍治疗,联合组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水平,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水平(2hPG)均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甲双胍可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二甲双胍 甘精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标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中选取100例,并依照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口服氧双胍进行治疗,参照组患者采取口服瑞格列奈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血糖水平、血脂改善情况均优于参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时,采用甲双胍进行治疗不但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极大改善病情,还能够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