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广义浓度是溶质量与溶液体(容)积之比,亦即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量。按照SI(国际单位制)及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有关规定,在医药学领域溶液体积一律以“升”(L)为基准;溶质量则可用“物质量”以mol、mmol、μmol等法定计量单位表示,也可用“质量”以卧mg、μg、ng等法定计量单位表示。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就有多种多样浓度表示方法

  • 标签: 浓度 法定计量单位 国际单位制 医药学领域 物质的量 溶液
  • 简介:<正>英格兰威尔士年结核病例数是由人口调查部门发布。该系统于1912年开始,因此可收集各年资料进行汇编。年结核病例数公布始于1954年,从过去40年资料中可看到一些感兴趣趋向。

  • 标签: 结核病 调查部门 英格兰 威尔士 发病数 病例登记
  • 简介:目的探讨硫化氢(hydrogensulfide,H2S)在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ApoE)基因敲除小鼠颈动脉部分结扎术(PartialLigationofleftcarotidartery,PLA)结合高脂喂养致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2,ACE2)调节作用。方法8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PLA+生理盐水组,PLA+NaHS(硫化氢供体药物,1mg/kg/day)组,PLA+PAG(DL-propargylglycine,10mg/kg/day)组,PLA+NaHS+MLN-4760(selectiveACE2inhibitor,0.5mg/kg/day)组。采用左侧颈动脉部分结扎术结合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周或4周后处死小鼠,收集外周血,分离结扎侧颈动脉,检测血浆H2S活性,HE染色、Masoon染色观察颈动脉病变程度,免疫组化、westernblot检测颈动脉组织中ACE2、CSE表达,Elisa检测颈动脉组织中Angiotensin1-7(Ang(1-7)、AngiotensinⅡ(AngⅡ)表达水平结果PLA术后4周,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生理盐水组相比,NaHS干预组ACE2、Ang(1-7)表达水平明显上调,AngⅡ表达水平下降(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面积明显缩小,内膜增生程度减轻,应用MLN-4760后,NaHS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被逆转。PAG干预组ACE2、Ang(1-7)表达水平下降,AngⅡ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颈动脉内膜增生程度加重,管腔明显狭窄甚至闭塞。结论在颈动脉结扎结合高脂饮食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硫化氢可通过调控ACE2表达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硫化氢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 简介:HMGB1是一种DNA结合蛋白,主要起维持核小体结构、调节基因转录、复制、DNA修复等作用。最近,针对HMGB1功能研究主要着重于其对细胞细胞外调节作用,HMGB1除在细胞核内存有活性外,它更有着细胞因子功能。近年来在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疾病越来越被视为发病死亡一个重要原因,而慢性心力衰竭作为各种心脏发展严重阶段,正成为本世纪最重要心血管疾病。随着流行变迁社会经济发展,冠心病作为心衰主要病因之一在我国显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研究显示HMGB1在缺血性心衰发生及发展中起着多种重要作用。

  • 标签: HMGB1 缺血性心衰 综述
  • 简介:目的检测Bmi-1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2例手术切除新鲜胰腺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Bmi-1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1例胰腺癌石蜡块标本中Bmi-1、p16蛋白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22例胰腺癌组织中Bmi-1mRNA相对表达量为0.314±0.040,与配对癌旁组织0.143±0.056表达量相差显著(P<0.01).61例胰腺癌组织中36例(59.0%)Rmi-1蛋白表达阳性,34例(55.7%)p16蛋白表达缺失.胰腺癌组织Bmi-1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25);p16表达缺失与淋巴结转移(P=0.020)及肿瘤分化程度(P=0.018)相关;Bmi-1蛋白表达与p16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33).结论Bmi-1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增加,它可能通过抑制p16表达调控胰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

  • 标签: 胰腺肿瘤 干细胞因子 BMI-1 基因 p16 表达
  • 简介:目的探讨波动性葡萄糖对培养胰岛β细胞株INS-1细胞损伤机制。方法实验分5组。对照组:葡萄糖浓度为5.5mmol/L;持续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16.7mmol/L;波动性高糖组:16.7mmo/L葡萄糖培养2h后更换葡萄糖浓度为5.5mmo/L,继续培养3h,每天重复3次,夜间9h维持在5.5mmo/L葡萄糖培养基中;N-乙酰半胱氨酸(NAC,1.0mmo/L)+高糖组;NAC+波动性高糖组。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簇(ROS)水平;四氮唑蓝定量检测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同时检测还原型辅酶Ⅱ(NADPH)含量。结果干预72h后,对照组、高糖组、波动性高糖组、NAC+高糖组NAC+波动性高糖组细胞ROS活性分别为37.77±2.31、86.97±7.97、124.27±10.04、60.92±2.6151.47±3.36;G6PD活性分别为1.25±0.03、1.09±0.02、1.03±0.01、1.12±0.021.21±0.01;NADPH含量分别为(0.123±0.003)mmol/mgprot、(0.112±0.004)mmol/mgprot、(0.099±0.002)mmol/mgprot、(0.116±0.005)mmol/mgprot(0.120±0.002)mmol/mgprot。波动性高糖组细胞ROS活性较单纯高糖组显著增加(P〈0.01),G6PD活性NADPH含量较单纯高糖组显著减少(P〈0.01);加NAC共孵育使细胞变化程度减小。结论波动性高浓度葡萄糖使培养INS-1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增高,其机制可能是由于抗氧化酶G6PD活性降低导致氧化还原失衡。

  • 标签: 胰腺Β细胞 活性氧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波动性高糖
  • 简介:目的通过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水平检测,分析其与心功能及心电图表现相关性,并观察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作用。方法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中β1受体自身抗体水平,据此分为β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组(β1阳性组)30例β1受体自身抗体阴性组(β1阴性组)35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径左室射血分数进行心功能检测,常规12导心电图测量QTcd值。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随访半年。结果1)治疗前β1阳性组左室舒张末径显著大于β1阴性组[(66.01±5.47)vs(63.07±5.64)mm;P〈0.05)],左室收缩末径大于β1阴性组[(54.24±8.43)vs(50.72±6.12)mm;P=0.052)],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β1阴性组[(32.16±9.00)vs(36.64±8.20)%;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径、收缩末径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1),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提高(P〈0.01)。β1阳性组左室舒张末径、收缩末径左室射血分数与β1阴性组无差异(P〉0.05)。(2)治疗前β1阳性组心率显著高于β1阴性组[(94±14)vs(87±16)次/min;P〈0.05)],β1阳性组QTcd值显著大于β1阴性组[(71.14±34)vs(58.33±14)ms;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及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1),β1阳性组QTcd值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5),β1阳性组心率QTcd值与β1阴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β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者心功能较差且QTcd值长,β受体阻滞剂可以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减小QT离散度,提示β1受体自身抗体参与心力衰竭病理生理过程,阳性者可能临床预后差。

  • 标签: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自身抗体 受体 肾上腺素β1 卡维地洛
  • 简介:我科成功诊治1例急性肾损伤(AKI)合并高钙危象老年女性患者。患者既往有慢性肾脏(CKD)病史,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下肢无力,血肌酐(Scr)、血钙水平明显升高。分析患者发生CKD合并AKI(AonC)高钙血症病因,以及两者因果关系。进一步追问病史,并结合心电图表现,该患者被诊断为维生素D中毒。立即停用维生素D制剂及所有含钙制剂,并予以充分水化,酌情利尿以及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治疗10d后,患者病情好转。本例诊治过程提示老年患者尤其是伴CKD患者要重视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个体化用药,并重视心电图等无创检查临床意义以利于早期诊断。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急性肾损伤 高钙血症 维生素D中毒
  • 简介:淋巴细胞性垂体炎(lymphocytichypophysitis,LyH),是一种极其少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以垂体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本文报道2009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收治淋巴细胞性垂体炎1例,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

  • 标签: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淋巴细胞浸润 糖皮质激素
  • 简介:1病历介绍患者,男,78岁,于2002年11月12:00突然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呈绞痛,伴恶心,呕吐2次,无呕血及放射性痛,也无发热及腹泻,自服胃药无效,于4:00急诊人解放军161中心医院.

  • 标签: 老年 自发性脾破裂 肠梗阻 并发症
  • 简介:CasepresentationAfemalepatient(aretiredworker),68yearsold,whocomplainedmainlyof"repeatedepisodesofdizziness,fatigue,vomitingin6years,chesttightness,chestpainfor1year",wasadmittedtoHeartCenter,ChaoyangHospital,CapitalMedicalUniversityonFebruary24,

  • 标签: 成人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症状 治疗方法
  • 简介:患者:女性,60岁,汉族。因“发作性四肢抽搐、乏力14年”入住我院。14年前反复出现发作性四肢抽搐,但不伴神志不清、双眼凝视、意识障碍,当时查血钾2.9mmol/L,血钙1.4mmol/L,考虑为肾小管间质性肾病、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予以口服氯化钾、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D治疗,曾一度好转,后又反复。13年前再次因发作性四肢抽搐入住外院,测血压在正常范围,查血钾2.53mmol/L,血钙2.44mmol/L;尿pH7.69、可滴定酸0(参考范围9.15~30.7)mmol/L.NH4^+5.87(参考范围28.8~60.2)mmol/L;24h尿钠87(参考范围137~257)mmol/24h,尿钾37.66(参考范围36~90)mmol/24h,尿氯84.8(参考范围170~250)mmol/24h;诊断为肾小管酸中毒,予以柠檬酸钾合剂治疗。治疗中仍有反复发作,每月1次左右,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后缓解。追问病史,有夜尿增多,4~5次/晚,偶有口干,无明显多饮否认既往糖尿、高血压、心肺疾病史;否认烟酒史及有毒物质接触史;否认特殊饮食史,否认特殊药物、保健品等长期服用史;否认家族中类似发病史体格检查提示: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心率80次/min,心律齐,未及杂音。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

  • 标签: GITELMAN综合征 低钾血症 肾小管酸中毒
  • 简介:1临床资料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已成为冠心病患者重要治疗手段,随着介入技术水平提高,复杂病变也已成为PCI适应证,而PCI中最主要并发症之一——冠状动脉穿孔,虽然发生率低,但可导致心脏压塞、急性心肌梗死甚至死亡。本文报道PCI并发冠状动脉穿孔1例。

  • 标签: 冠状动脉穿孔 治疗 栓塞 明胶海绵
  • 简介:绦虫属是圆叶目的多节绦虫亚纲动物,由1个有4个吸盘头节、1个小颈部1个一连串节片形成大链体组成。头节将寄生虫吸附在小肠粘膜上。接近头节是未成熟节片,链体中间是成熟节片,包含雄性雌性性器官(雌雄同体),链体末端是妊娠节片,包含数千个卵。

  • 标签: 多节绦虫亚纲 棘球蚴病 囊尾蚴病 妊娠节片 未成熟 绦虫属
  • 简介:目的观察以DNA甲基转移酶1(DNAmethytransferas1,DNMT1)基因为靶基因RNA干扰对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增殖及凋亡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针对DNMT1基因siRNA阴性对照siRNA(N—siRNA)。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脂质体组(仅予脂质体)、N—siRNA组(转染30nmolN-siRNA)、siRNA组(转染30nmolsiRNA)。siRNA转染48h后,实时PCR法检测DNMT1mRNA水平;WST-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siRNA组DNMT1mRNA抑制率为(86.0±4.3)%,明显高于N—siRNA组(40.1±2.2)%空白对照组0(P〈0.01);细胞存活率为(47.6±5.6)%,明显低于N—siRNA组(68.1±4.1)%空白对照组100%(P〈0.01);细胞凋亡率为(14.94±2.89)%,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7.51±1.12)%、脂质体组(7.06±0.39)%、N—siRNA组(8.84±1.44)%(均P〈0.01)。结论siRNA能特异、有效地抑制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DNMT1mRNA表达,同时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 标签: 胰腺肿瘤 RNA 小分子干扰 DNMTI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 简介: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它可以在很多场所传播,例如家庭工作场所。传染性肺结核密切接触者中大约30%-40%会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然而,结核患者传染性因人而异,一些结核患者传染性很强,可

  • 标签: 中的感染 感染控制措施 控制中的
  • 简介:糖尿足(diabeticfoot,DF)是糖尿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残废主要原因。随着糖尿病患病率增多,糖尿足病人逐年增多,治疗费用高,且影响生活质量,严重危及生命。糖尿足轻者为足部皮肤发凉、苍白或紫褐色,水泡、血泡或浅溃疡,重者为较深溃疡、有脓性分泌物,肌腱及骨质破坏,或灶性干性坏疽。糖尿足在综合治疗上分三个阶段:基础治疗阶段、去腐阶段、生肌阶段。生肌阶段为治疗最后阶段,表现为:经过基础治疗、清创去腐两个阶段之后,循环与微循环障碍得到明显改善,感染及糖尿病得到控制,相关并发症得到基本纠正,坏死组织逐渐清除,分泌物明显减少,新生肉芽组织开始生长。2004至2007年,我科对糖尿足患者在生肌阶段局部使用金因肽、654-2取得较好效果,促进了创面愈合。

  • 标签: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654-2 糖尿病足 生肌阶段
  • 简介:自然界中分枝杆菌种类很多,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对药物敏感性以及对人致病性不同,因此,不同分枝杆菌在疾病治疗、预防中意义不同。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人类结核常见病原菌,随着研究进展,近年由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非结核分枝杆菌报道有逐年增多趋势。在当前报道一百余种非结核分枝杆菌中,只有少数为致病菌,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它们往往对多种抗结核药物耐药,

  • 标签: 结核病 实验室鉴定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突发疫情 条件致病菌 抗结核药物
  • 简介:<正>DOTS含义DOTS(Directly-ObservedTreatment,Short-Course),直接督导下短程化疗,是指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每次用药都必须在医务人员直接面视下进行。若未能按时用药,则在24小时内采取补救措施予以补上,全部药品由医务人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结核病控制 传染性肺结核 医务人员 短程化疗 治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