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4 个结果
  • 简介: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后两者是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两种表现形式。该病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漏诊率,多发而少见。鉴于DVT临床症状常不典型,PTE发病急,病死率高,因此临床漏诊情况普遍,这些特点导致VTE的临床流行学研究结果可能被低估。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 流行病学 尸体解剖 病理学
  • 简介:“服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在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并发症的同时,还会增加患上糖尿的可能性”,研究人员回顾了以前的五项试验,包括了32,752名患者,并将此其得出的结果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糖尿病 大剂量 风险 美国医学会 疾病发生
  • 简介:目的:研究胸段硬膜外阻滞术治疗扩张型心肌的作用。方法:对91例扩张型心肌病人进行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1~2个月。结果:扩张型心肌病人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95.60%,LVEF明显增加,LVEDD较前明显缩小。结论:胸段硬膜外阻滞术治疗扩张心肌效果显著。

  • 标签: 硬膜外阻滞 TEB 扩张型心肌病 DCM
  • 简介:目的观察康惠尔伤口护理敷料在糖尿足伤口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糖尿足患者在基础治疗、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选用不同组合敷料,进行伤口换药。对照组(n=50)采用基础治疗+常规的惰性敷料进行伤口换药,治疗组(n=50)采用基础治疗+康惠尔伤口护理敷料,观察比较6~8周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糖尿足痊愈率90%(45/50),远高于对照组痊愈率33.5%(16/50),两组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惠尔伤口护理敷料较常规的惰性敷料促进糖尿足伤口愈合。

  • 标签: 糖尿病足 康惠尔伤口敷料 护理
  • 简介:【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4日报道,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连续六周每天吃一定量的核桃可以显著减少胆汁酸含量,降低胆固醇水平,从而预防心脏和肠癌。

  • 标签: 核桃仁 心脏病 肠癌 预防 胆固醇水平 酸含量
  • 简介: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传统单用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后出现了药物联用治疗,使得血压控制达标率有所升高,并且通过干预升压机制,也使得靶器官保护作用更加良好。为了探究高血压的治疗进展,本文主要就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该病的进展展开了分析与研究,先从其单用展开了分析,进而对其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本次论述对相关治疗有所帮助。

  • 标签: 高血压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单用 联用 进展
  • 简介:目的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模式的护理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69例慢性肺源性心脏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试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的复发几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情绪及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情况具有显著差异即P〈0.05。结论针对慢性肺源心脏并且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改善了不良情绪,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复发率及死亡率。

  • 标签: 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呼吸衰竭 护理干预
  • 简介:2型糖尿属于代谢性疾病.而1型糖尿则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什么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攻击自身的正常组织导致的疾病。在1型糖尿病中.患者的免疫系统攻击分泌胰岛素的细胞.导致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从而血糖升高。

  • 标签: 1型糖尿病 动物实验 药物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 分泌胰岛素 免疫系统
  • 简介:患者男性,56岁,因“心慌、心悸3年,加重伴胸闷5天”入院,患者自3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无胸闷憋气,无明显呼吸困难,无胸痛。行Holter检查示:平均心率122次/分,持续性心房扑动(房扑),呈2:1及4:1传导。入院前5天突发胸闷、憋气,出汗,急诊给予“西地兰、速尿”等药物后好转。入院后查体示血压(BP)110/70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及湿罗音,心率116次/分,律不齐,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查心电图示心房扑动(图1),超声心动示双房增大,二、三尖瓣少量返流,拟诊“扩张型心肌”,予强心及利尿后症状缓解。

  • 标签: 持续性心房扑动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动过速 HOLTER检查 胸闷憋气 右房
  • 简介:目的报道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1例。方法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导致心衰。于2011年2月17日行射频消融术。常规置入冠状窦电极,希氏束电极和右心室电极。体表心电图示:V1导联P波向下,ⅠⅡⅢaVF导联P波向上。aVL导联P波双向。心内电图示A波2:1下传室波且冠状窦近端A波早于远端,希氏电极A波最早。考虑房速来自右房上部。从右股静脉进8.5SR0血管鞘用IBI90cm中弯温控大头在三尖瓣11点(左前斜45度)处标测到大A小V波且A波较冠状窦远端提前110sm。用功率30W,温度55度消融。10秒内房速终止。但消融过程中温度很快达到,功率却不到5W。巩固消融160ms。反复心房刺激未诱发房速。第二天复发,房波频率稍慢,位置不变。故改用IBI110cm中弯冷盐水大头在同一靶点消融,功率30W温度43度,盐水流速为12ml/分。消融成功。一周后又发,改用三维(EnsiteNavx)系统标测,证实为右心耳中部房速。功率30W温度43度,盐水流速为20ml/分。反复消融成功。结果消融成功。结论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射频消融成功后预后佳。

  • 标签: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射频消融术 持续性 房性 冠状窦电极 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及MRI诊断外伤性视神经(TON)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于2015年2月~10月收治的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60例,采用三维重建CT技术和磁共振短时间翻转恢复序列扫描实施术前诊断,比较2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①螺旋CT检出率为91.6%,MRI检出率为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种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减压术后经磁共振STIR序列扫描显示,XX%的患者视神经损伤明显改善。结论三维重建CT可清晰显示并定位视神经管骨折,STIR序列扫描可准确判断损伤情况,评价减压情况,两种技术结合应用可提供更为全面的影像学支持。

  • 标签: CT MRI 外伤性视神经病
  • 简介:目的总结椎动脉型颈椎致高血压的CT、MRI表现特征,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60例椎动脉型颈椎致高血压患者的CT和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各80例,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主要病理表现检出率,总结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征。结果CT组患者的椎动脉狭窄、扭曲、闭塞、走行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3.75%、86.25%、5.00%、57.50%,与MRI组患者的95.00%、90.00%、5.00%、58.7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小关节增生硬化、后纵韧带骨化的检出率分别为78.75%、66.25%,较MRI组患者的62.50%、50.00%的高(P〈0.05),颈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受压检出率分别为47.50%、61.25%,较MRI组患者的63.75%、77.50%低(P〈0.05)。结论CT和MRI用于诊断椎动脉型颈椎致高血压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CT的骨质分辨率更高,MRI的软组织分辨率更高。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高血压 CT MRI 病理表现 影像学特征
  • 简介:糖尿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弥漫病变多见且预后较差。近年来研究认为,糖尿和动脉硬化均为低度炎症性疾病。冠心病或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并认为hsCRP是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强预测因子之一,

  • 标签: 冠状动脉病变 血清炎症标志物 合并糖尿病 P水平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住院患者中合并糖尿的比率,并比较其在不同年龄段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0年来我院确诊为CHF的住院并且出院时尚存活的患者704例,并对老年前期(45~59岁),老年期(60~74岁)和高龄期(≥75岁)3组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60岁CHF患者中合并糖尿者占20.3%(87/428);在3组的比率随年龄增高分别为6.2%,18.7%和23.4%(P<0.01);在两种病因所致的老年CHF患者中合并糖尿的比率为27.5%,在3组中的比率随年龄的增加分别为11.4%,23.0%和38.5%;在两种以上多病因所致的CHF患者中上述比率为15.9%(49/309),3组的比率依次为9.5%,11.6%和42.9%.结论老年CHF住院非死亡患者随年龄的增长,合并糖尿的比率明显增高;在多病因所致的CHF中此比率亦明显增高.

  • 标签: 心力衰竭 充血性 糖尿病 住院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