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法在降低新生儿血培养标本污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1年4月的21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采血培养233次作为PDCA循环法实施前,选取2021年5月到2021年10月的38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共采血培养390次作为PDCA循环法实施后,比较实施前与实施后的血培养标本污染。结果:PDCA循环法实施前血培养标本污染为2.57%,PDCA循环法实施后血培养标本污染降至0.51%,实施PDCA循环法后血培养标本污染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过实施PDCA循环法能明显降低新生儿血培养标本污染,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法 新生儿血培养 污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智慧护理输液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22年1月开始推广智慧护理输液系统,分别选择实施前(2021年6月-2021年12月)与实施后(2022年1月-2022年6月)各收治的540例接受静脉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输液过程中纠纷发生以及护理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输液纠纷发生情况,实施前显著高于实施后(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显示,实施后各项护理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智慧护理输液系统符合未来临床工作需求,对于降低纠纷发生、提升满意度的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 标签: 纠纷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智慧护理输液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牙周病患者采取系统口腔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牙周病患者研究,病例收集时间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按信封法分组,均分为2组,对照组辅以基础护理,观察组辅以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不同护理效果展开对比。结果:①口腔保健知识认知:观察组口腔保健知识认知与之对照组比表现出更高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临床指标:在牙龈出血指数、黄斑指数及牙周袋探针深度指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病采取系统口腔护理干预效果确切,有益于提升患者认知水平,维系牙周健康,值得推广。

  • 标签: 牙周病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 牙龈出血指数 口腔保健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有效性,并对并发症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50例。以随机数表法的形式均分人数(25例为一组):实验组、比对组。比对组:常规护理,实验组:舒适护理。分析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比对组,P

  • 标签: 舒适护理 血液透析 并发症率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药房内的高危药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用JCI管理标准,探讨应用之后管理合格情况。方法:针对我院药房内不的高危药品管理过程进行对比探讨,在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使用常规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对照组),从2020年7月开始,至2021年12月实施基于JCI标准的药房高危药品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研究组),比较两种管理方式的效果差异。结果:在管理合格方面,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存在明显优势(p<0.05)。结论:对药房内的高危药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实施基于JCI标准的管理方法有助于提升药品管理合格,值得在继承借鉴中发展。

  • 标签: JCI标准 药房高危药品管理 管理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环境干预对早产儿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早产儿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增加环境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发生喂养不耐受、腹胀、呼吸暂停的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环境干预,能减少患儿发生喂养不耐受、腹胀、呼吸暂停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环境干预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智慧护理输液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22年1月开始推广智慧护理输液系统,分别选择实施前(2021年6月-2021年12月)与实施后(2022年1月-2022年6月)各收治的540例接受静脉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输液过程中纠纷发生以及护理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输液纠纷发生情况,实施前显著高于实施后(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显示,实施后各项护理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智慧护理输液系统符合未来临床工作需求,对于降低纠纷发生、提升满意度的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 标签: 纠纷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智慧护理输液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药品管理对小儿用药不良反应及用药差错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患者72例纳入研究,对照组(36例)常规干预,观察组(36例)药品管理方法,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用药差错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小儿用药 药品管理 不良反应 用药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生物培养鉴定技术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准确。方法:纳入76例尿路感染患者,均在2022年07月-2023年07月期间入院诊疗。所有纳入者均接受尿常规检验与微生物检验,比较不同诊断方法的检验结果、阳性检出,并记录微生物检验的病原菌类型。结果:在诊断检验后,尿常规检验结果显示有70例为尿路感染患者,有6例为漏诊患者;微生物检验结果显示有76例尿路感染患者,有0例漏诊患者。微生物检验的阳性检出高于尿常规检验(P<0.05)。微生物检验的病原菌类型中36例为大肠埃希菌,有20例为变形杆菌,有13例为肺炎克雷伯菌,有6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有1例为白色念珠菌。结论:应用微生物培养鉴定技术,可以提高尿路感染患者的阳性检出,同时,还可检出病原菌类型,为日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建议使用。

  • 标签: 微生物培养鉴定技术 尿路感染 阳性检出率 病原菌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前馈控制的孕期护理干预降低孕妇巨大儿发生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产科登记建档的24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开展分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孕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前馈控制的孕期护理。比较两组体质量增长幅度、体质量指数增长幅度、新生儿Apgar评分及母体不良结局发生。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体质量增长幅度、体质量指数增长幅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孕期护理体重增加幅度 巨大儿 早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及对医疗器械消毒合格影响。方法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21年10月10日~2022年12月30日进行消毒的医疗器械500件为研究对象,根据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分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组,每组纳入250件,观察应用效果、消毒合格情况。结果 观察组风险识别分、安全意识分、消毒流程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疗器械除锈达标、消毒合格、包装合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可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消毒合格、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优质护理 医疗器械 消毒合格率
  • 简介:目的观察强化降脂方法对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R-NICE)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符合HR-NICE的TIA、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强化治疗组26例和常规治疗组22例。2组患者均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0.1g/d及氯吡格雷75mg/d)21d,而后2组均给予阿司匹林0.1g/d持续治疗1年。在此基础上常规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强化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40mg/d,2组均治疗1年。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2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6个月、1年时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复发。结果2组患者均未发生肝功能异常、肌痛的严重并发症。2组服药6个月、1年后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强化治疗组LDL-C下降较明显,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C、TG值在治疗后6个月、1年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复发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降脂治疗可明显降低血脂水平,并减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复发。

  • 标签: 强化降脂 缺血性脑血管事件 复发率
  • 简介:采用离子感胶化法制备亲水性壳聚糖纳米粒。该法制备条件温和,是在室温下将两种水相混合而形成纳米粒。混合的两相中,其中一相含有壳聚糖和聚氧乙烯,另一相含有聚阴离子三聚磷酸钠。该纳米粒的粒度大小及ζ电位可以通过控制制剂处方组成及工艺进行调节。采用该法制备的胰岛素壳聚糖纳米粒,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的包封可高达90%,且制剂处方及工艺各因素对该纳米粒的包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该亲水性纳米粒可作为蛋白质或其它能与壳聚糖相互作用的大分子类药物给药系统的载体。

  • 标签: 胰岛素 亲水性壳聚糖 纳米粒 包封率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调查某热区海军部队官兵肾结石发生情况及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3年在某热区部队医院进行体检的1000名驻地官兵进行问卷调查和B超检查,用Chi-squared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肾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某热区部队官兵肾结石患病为4.8%,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有:兵种(OR=0.620,95%CI:0.426,0.901)、饮食习惯(OR=0.687,95%CI:0.489,0.966)、饮水量(OR=0.608,95%CI:0.409,0.903)和泌尿系感染史(OR=3.054,95%C1:1.424,6.551)。结论兵种、饮食习惯、饮水量和泌尿系感染史是某热区部队官兵肾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应该高度重视,加强防控。

  • 标签: 军事人员 肾结石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病人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对98例接受根治性切除的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病人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与同期111例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病人对比。结果无淋巴结转移组肿瘤平均体积较小、进展期病人较少、分化较好、肿瘤局限于黏膜和肌层者较多。5年存活(64%)高于淋巴结转移组(54%)(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女性、肿瘤直径大于3cm、进展期、分化程度低和穿透肌层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病人的预后较好,影响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和肿瘤病理改变,与切除范围、重建方式和辅助治疗无明显关系。

  • 标签: 病人 淋巴结转移 胃癌 肿瘤 长期生存 术后生存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值与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6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别检测C-RP和血脂(TC、TG、HDL-C、LDL-C),并根据C-RP值的升高与正常分为两组。4年后再回访每位患者,并比较两组的死亡。结果C-RP升高组的死亡明显高于C-RP正常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冠心病、脑梗死患者的C-RP值与死亡密切相关。

  • 标签: 老年 冠心病 脑梗死 C反应蛋白 死亡率
  • 简介: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外科ICU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外科ICU收治的重症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单双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了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护理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后的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患者ICU综合征发生较低,两组数据比较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在外科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增强患者依从性,减少ICU综合征的发生,提高家属对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外科ICU ICU综合征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强气道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将从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随机抽取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7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加强气道护理。将两组的临床相关指标、呼吸道感染发生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干预后的呼吸道感染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加强气道护理能够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

  • 标签: 老年 重症肺炎 气道护理 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