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杜甫的集子里,酬唱赠答的诗篇是占有很大数量的,但都不是泛泛之作,而是可以收到知人论世的效果,具有现实意义的。因此,我们这里是就杜甫与高适、岑参的友谊和他们赠答的诗篇来加以笺释,希望能进一步了解他们,以求获得诗心。

  • 标签: 赠答诗 杜甫 笺释 知人论世 诗篇 高适
  • 简介:《全唐文》补辑杜甫赋甄辨徐希平天宝十载(751)杜甫在长安献三大礼赋,大获成功。“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新唐书·杜甫传》)其后虽未得官,但这不寻常的际遇令他十分自豪,念叨不已,离京时作《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诗道:“气冲星象表,...

  • 标签: 全唐文 杜甫 《文苑英华》 《杜诗详注》 补辑 《西京赋》
  • 简介:本文在对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藏杜甫诗意书画作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力图探究馆藏杜甫诗意画的创作特点及艺术风格。在已有杜甫诗意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馆藏清末与近现代的杜甫诗意画情况进行梳理介绍。

  • 标签: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馆藏 杜甫 诗意书画
  • 简介: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在他的晚年写了一部著作《李白与杜甫》,与当时的政治运动相配合,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随着“文革”的被否定,《李白与杜甫》则招来了学术界的诸多非议。十余年来,研究的论文颇多,或批评其扬李抑杜的偏颇;或考证其...

  • 标签: 李白与杜甫 郭沫若 学术研究 政治内涵 人文精神 知识分子
  • 简介:杜甫《不见》诗云:“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原注谓:“近无李白消息。”一般认为此诗是杜甫在蜀中怀念因人永王幕而获罪流放的李白而作。此诗诗意明了。惟“匡山”何指,古今争议颇多。综合各家之说,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指绵州彰明的大匡山。如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三)、杨慎《升庵集》(卷三)、王嗣爽《杜臆》(卷三)、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杨伦《杜诗镜诠》(卷八)等。

  • 标签: 《不见》 诗意 杜甫 《杜诗详注》 平议 《杜臆》
  • 简介:历代杜诗编者和注家几乎都认为《收京三首》写于至德二年(757)或乾元元年(758),唯有宋朝蔡兴宗对此说加以反驳,将该组诗看为广德二年(764)春写的。本文认为,虽然蔡说尚未能完全打破旧说,但与旧说相比,在该组诗的一些重要内容上,蔡说更为稳妥。笔者希望本文能引起杜诗学界对于这个问题的关注。

  • 标签: 杜甫 收京三首 编年
  • 简介:著名山水画大师陆俨少的山水画享誉海内外,篆刻名家陈巨来先生送他一块“状元墨”,称赞他的山水画是中国当今的状元,而当今的画坛又称之为“陆派山水”。徐邦达先生曾赞誉他的山水画:“五百年一人而已”。

  • 标签: 杜甫 山水画 诗意 名家 篆刻
  • 简介:黄庭坚一生对杜甫推崇备至,曾有存世,可惜没有全部流传下来,从留存下来保留在卷四中的六十余则片断笺语来看,一字不苟,注引广博,下语谨慎,可见黄庭坚对杜诗的深入研究.杜甫夔州以后诗是黄庭坚尤为喜爱的,更对其诗歌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贬谪黔州的时候,黄庭坚还把杜甫在巴蜀的诗作刻石.这件事在他的文章中有详细记载:

  • 标签: 以后诗 原因初探 夔州
  • 简介:2017年6月3日至4日,“杜甫与长安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杜甫读书会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举行。会议由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西北大学汉唐文学研究院、杜甫读书会联合主办。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长安文化 读书会 杜甫 学术论坛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 简介:虽然目前为止杜诗的英译本众多,但研究杜诗英译的论文却相对较少,关注译者本身的研究更为少见。因而本文自建语料库,旨在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词汇、句法、音韵三个角度客观分析许渊冲和路易·艾黎的杜诗英译本中的译者风格。

  • 标签: 杜甫诗歌英译 语料库 译者风格 许渊冲 路易·艾黎
  • 简介:唐代乐府诗经历了初唐之渐、盛唐之盛、中唐变而再盛、晚唐趋衰的演变轨迹。李白是盛唐乐府大家,不仅集大成,而且有新变。杜甫新题乐府学习李白古乐府而转换方向,是中、晚唐诗人学习李白乐府的津梁。杜甫、元稹、白居易乐府多理少文本于李白。元、白所谓的新乐府是一家之言,实并不存在。其界定存在模糊性和摇摆性,只不过放大了传统乐府诗歌讽时叙事等特点而已。元、白新乐府是经杜甫学李白古乐府神理精髓的变体。张籍、王建乐府风雅比兴、铺陈六义,实青莲之变。李白乐府主意比事,寓今托古,逗启李贺。温庭筠学李白乐府而知变,想象丰富,浓艳绚丽,写情擅铺。李贺之诡,温庭筠之艳,乐府变格矣。

  • 标签: 李白 杜甫 乐府 嬗变
  • 简介:晚唐诗人徐凝的《忆扬州》,盖由杜甫的两首“月夜”诗脱化而来:它不仅借鉴了《月夜》的意境与表现方法,而且在情感上与《月夜忆舍弟》一脉相通。以往诗评家的解说(如《唐诗鉴赏辞典》、《唐诗小札》等),则忽略了杜诗对该诗的影响.以致造成“言不逮意”之偏差。

  • 标签: 杜甫 《唐诗鉴赏辞典》 徐凝 诗评 杜诗 晚唐诗人
  • 简介:浊醪有妙理──论杜甫与中国酒文化张志烈苏东坡有一篇《浊醪有妙理赋》:酒勿嫌浊,人当取醇。失忧心于卧梦,信妙理之凝神。浑盎盎以无声,始从味入;香冥冥其似道,径得天真。伊人之生,以酒为命。常出既醉之适,方识此心之正。稻米无知,岂解穷理;曲有毒,安能发性。...

  • 标签: 杜甫 世说新语 审美意识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潜意识 李白
  • 简介:自然山水与山水画是两种不同的审美对象,杜甫对此有明确的认识,相应形成对山水诗与题山水画诗两种诗歌类型不同的艺术追求。杜甫山水诗主要是精确写实,而其题山水画诗则以丰富的想象追求动与静、大与小的统一,以创造强烈的动感、阔大的意境以及流动的气韵,从而形成不同于其山水诗的美学特征。

  • 标签: 山水诗 山水画诗 想象 动与静 大与小
  • 简介: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彪炳千秋的人物,蒲松龄和杜甫在生平、思想、性格与文学创作方面都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杜甫在思想和创作多个方面均给予蒲松龄以丰富的精神滋养,蒲松龄也堪称是“诗圣”杜甫的后代知音和优秀的继承者.

  • 标签: 杜甫 蒲松龄 影响
  • 简介:丁丑人日杜甫草堂重建茅屋故居落成诗选丁丑人日草堂作二十韵屈守元续儿诵文选,长吟改罢诗。吟诵调口吻,杜子有成规。达夫题诗赠,人日吟托兹。年年聚童叟,兼奏竹与丝。此日人为主,鸡狗去何之?事关九能业,不比浣花嬉。今来邻人非,吴船泊早移。花蹊无黄娘,酒徒乏斛...

  • 标签: 杜甫草堂 丁丑 故居 七言古诗 《国史补》 论诗绝句
  • 简介:当代文学公共空间告诉人们的杜甫知识和塑造的杜甫形象,突出的是反映论特征,定格的是一个政治化和教条化、愁容满面、单调乏味的刻板儒生,影响了公众对他的接受;学术界那些精辟的观点没有得到必要吸纳,杜诗最根本的价值没有得到准确概括和充分诠释。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文学公共空间中的杜甫形象,从“杜甫是中华民族的情感代言人”、“杜甫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杜甫是古典汉语诗歌之关的完美体现者”等方面阐述和定位杜甫,并将其转化为文学公共知识。

  • 标签: 当代文学公共空间 文学公共知识 杜甫形象 民族情感代言人 民族理想人格
  • 简介:新年伊始得到一个好消息,冀勤先生编著的《金元明人论杜甫》终于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了,专家学者无不拍手称快。

  • 标签: 杜甫 人论 元明 商务印书馆 专家学者
  • 简介:杜甫的七言律诗是杜甫诗歌中较受人关注的一个方面。通过对杜甫七律的的声律研究,可以看出杜甫在注意打破原有的声律结构而创作变体七律的同时,也在遵循传统创作正体七律。正体七律一直以来虽较少受关注,但也是杜甫诗律艺术的一个体现。正体七律是杜甫对历来七律形式的一个总结,为七律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正体七律的创作以及在声律方面所做的努力,也显示出杜甫对诗律的精心追求和求新求变的创作态度。

  • 标签: 杜甫 正体七律 声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