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煤矿综合信息系统及工业以太网,总结了工业以太网在煤矿综合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中的逻辑拓扑结构,讨论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三网合一中控制信号、视频信号及音频信号的接入方式,并分析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三网合一在煤矿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的前景。

  • 标签: 综合信息系统 工业以太网 三网合一
  • 简介:陆地生物配体模型(t-BLM)是生物配体模型(BLM)理论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目的是通过量化土壤重金属形态、土壤基本性质以及生态毒理剂量-效应三者之间的关系,评价重金属对陆生生物的毒性。BLM已经成功地预测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但t-BLM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基于植物重金属毒性综述了t-BLM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介绍了t-BLM的原理、基于t-BLM的重金属(Cu、Ni、Zn、Cd等)的植物毒性及其影响因素,并且提出基于植物重金属毒性的t-BLM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

  • 标签: 重金属 t-BLM 植物毒性 土壤
  • 简介:污水处理过程对环境雌激素的不完全去除是水环境中雌激素污染物浓度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采集焦作市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工艺的出水,以雄性金鱼(Carassiusauratus)为受试生物,采用体内生物测试方法研究各处理工艺对环境雌激素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所有主要处理工艺的出水(稀释体积分数为5%和10%)均显著诱导了雄性金鱼体内VTG(卵黄蛋白原)的表达并显著抑制了雄鱼性腺的发育。对于5%污水暴露组,雄鱼体内VTG诱导水平随污水处理进程的深入而降低,且氧化沟为环境雌激素的主要去除工艺。10%曝气沉砂池出水和10%生物选择池出水由于毒性作用,限制了雄鱼体内VTG的诱导。5%二沉池出水暴露组鱼的GSI(性腺成熟系数)最高(0.57%),暴露于10%曝气沉砂池出水的鱼GSI最低(0.36%)。污水处理工艺并不能完全去除雌激素污染物,尾水中的环境雌激素能够对雄性金鱼产生雌性化效应,暴露于受纳水体的鱼类存在雌性化风险。

  • 标签: 环境学 污水处理厂 环境雌激素 金鱼 暴露 去除
  • 简介:采用样方调查和随机采样相结合的方法,对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6种微地形(包括:原状坡(CK)、浅沟(Ⅰ)、切沟(Ⅱ)、塌陷(Ⅲ)、缓台(Ⅳ)和陡坎(Ⅴ))的土壤水分及地上生物量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1)6种微地形两两配对的Wilcoxon秩检验,CK~Ⅰ(0.110)、Ⅱ~Ⅲ(0.109)、Ⅱ~Ⅳ(0.973)和Ⅳ~Ⅴ(0.339)的相关性不显著外(P〉0.05),其余两两配对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2)6种微地形中,从土层(0~20cm)→土层(20~40cm)→土层(40~60cm),土壤含水量显著减小(P〈0.05).0~60cm土层,各微地形土壤含水量的大小顺序为:Ⅲ(13.32%)〉Ⅳ(12.28%)〉Ⅰ(10.30%)〉Ⅱ(12.03%)〉CK(9.53%)〉Ⅴ(8.22%)(P〈0.05);(3)6种微地形中,从土层(0~20cm)→土层(20~40cm)→土层(40~60cm),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显著减小(P〈0.05).0~60cm土层,各微地形土壤水分变异系数的大小顺序为:Ⅴ(26.0%)〉Ⅳ(25.9%)〉CK(24.9%)〉Ⅱ(20.7%)〉Ⅲ(18.0%)〉Ⅰ(15.1%)(P〈0.05);(4)不同微地形的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Ⅲ(263.82g/m2)〉Ⅱ(254.29g/m2)〉Ⅰ(238.67g/m2)〉CK(193.61g/m2)〉Ⅳ(154.86g/m2)〉Ⅴ(122.35g/m2)(P〈0.05),微地形生物量与0~60cm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呈负相关(y=-0.006x+35.30,**R2=0.690).研究结果表明:在衡阳紫色土丘陵坡进行植被恢复时,在按传统立地类型划分原则的基础上,还应按微地形的水分特征有区别地配置植被恢复模式.图1,表4,参24.

  • 标签: 微地形 土壤水分 生物量 紫色土 衡阳
  • 简介:2010年1月18—20日.《生物多样性公约》2010年后战略规划非正式专家会议在伦敦召开。举行本次会议的目的是以一种开放和磋商的方式.对《生物多样性公约》2010年后战略规划的制定进行讨论,提出对战略规划的期望、建议和意见,并提出实施战略规划的需求及重点领域。

  • 标签: 《生物多样性公约》 规划 伦敦 专家
  • 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生物膜法在废气中有机物去除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我们分析了生物膜法的原理和优势,并深入研究了其在不同废气处理领域的应用。同时,我们讨论了生物膜法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以解决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 标签: 生物膜 废气处理 有机物去除
  • 简介:通过对1996~2005年渤海湾近岸海域海水镉、汞、铅和石油烃浓度变化的分析,发现海水中镉浓度呈明显上升趋势,汞、铅和石油烃则无明显变化趋势.加速生命试验法模型(AcceleratedLifeTestingmodel)的研究显示,1996~2005年渤海湾近岸海域海水镉、汞和铅平均浓度均已超过其对渤海湾常见渔业资源生物的安全浓度.镉、汞、铅和石油烃对生物的长期致死率鱼类分别为4.5%、16.3%、0.0%和12.0%,甲壳类为0.4%、7.9%、0.3%和6.6%,双壳类为10.5%、0.2%、0.2%和2.3%.效应加和模型(IndependenceActionmodel)的估算表明,在镉、汞、铅和石油烃组成的复合污染条件下,渤海湾常见鱼类、甲壳类和双壳类的长期死亡率分别为29.7%、14.6%和12.9%,其种群增长率分别降低约6.4%、14.6%和12.9%.与镉、汞、铅和石油烃单种污染物暴露相比,其复合污染导致的渤海湾常见渔业资源生物种群(鱼类、甲壳类和双壳类)增长率的降低更明显.因此,复合污染是导致渤海湾渔业资源衰退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重金属 石油烃 加速生命试验法 效应加和模型 长期死亡率 种群增长率
  • 简介:溢油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以及分散剂使用对原油毒性的影响一直是溢油应急响应及危害评估时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收集筛选了基于标准测试方法的90组急性毒性数据(LC50/EC50),其中37组毒性数据来自15种油品的水容纳组分(waterac-commodatedfraction,WAF),53组来自11种化学分散剂与15种油品的分散液(chemicallydispersedwateraccommodatedfrac-tion,CEWAF),应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peciessensitivitydistribution,SSD)方法推导了基于水生生物保护的石油烃总量(totalpe-troleumhydrocarbon,TPH)的急性毒性基准值,同时还分析了分散剂和不同暴露方式对原油毒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以名义浓度(nominalconcentrations)所表示的毒性结果可能高估分散剂对原油毒性的影响,基于CEWAF和WAF的LC50/EC50所推导的有害浓度(HC5s)差异较小,计算出的保护水生生物TPH急性毒性基准值为0.38mg·L^-1(TPH);鱼类对原油污染的响应明显敏感于甲壳类;同时证明了SSD方法在溢油毒性评估及风险阈值推导中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

  • 标签: 石油烃 海洋溢油 分散剂 海水水生生物 急性毒性 环境基准
  • 简介:筛选出了一株适用于石化污水处理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产微生物絮凝剂菌株HAD-2,鉴定其为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mendocina),考察了其最佳硝化条件、反硝化性能及在模拟污水中的脱氮能力。菌株为耐热菌,偏碱性(pH=8.5)和高碳氮比(25∶1)时硝化性能最佳。在异养硝化体系中,12h时菌株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2.29%,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积累少;在反硝化体系中,12h时菌株对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6.40%和84.92%;在模拟废水中,48h时菌株对氨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5.25%、65.47%和72.40%。菌株在多种培养基中可产微生物絮凝剂,在葡萄糖培养基中絮凝能力最佳,絮凝率为94%。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 门多萨假单胞菌 产微生物絮凝剂 石化污水
  • 简介:为了探讨有害因子胁迫与二氧化硫(SO2)细胞生物合成的关系,采用体外培养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H2O2(0.1、1、10mmol·L^-1)以及不同pH值(6.8、7.2、8.0)培养液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SO2产生量(以胞内SO3^2-含量代表)的影响.结果表明:1)培养液过酸(pH6.8)和过碱(pH8.0)均可使BEP2D细胞SO2产生量显著增加(与对照相比,p〈0.05);2)H2O2胁迫也可使BEP2D细胞SO2产生量增加,当H2O2浓度≥1mmol·L^-1时,与对照相比,差异达到显著(p〈0.05).以上结果提示: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在有害因子的胁迫下可产生内源性SO2;SO2可能是一种生物气体应激分子,能像应激蛋白那样提高生物体对有害因子的抵御能力.

  • 标签: H2O2 pH值 SO2 应激 支气管上皮细胞 生物合成
  • 简介:为考核超压防护急救车通过生物污染区域时的车厢环境安全性,运用CFD方法和拉格朗日颗粒随机轨道模型,对车厢内的生物污染物运动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车厢内污染物浓度场的分布状态。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拉格朗日颗粒随机轨道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生物污染物运动扩散的时空分布特点,超压防护急救车车厢环境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安全工程 超压防护 急救车 生物污染物 浓度场 数值模拟
  • 简介:为探明洛克沙胂(ROX)对水生态系统的毒性效应,采用模拟水生态系统,研究了外源添加不同浓度洛克沙胂(0、10、20、40、80和160mg·L-1)对水生态系统砷含量及底泥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体及底泥砷含量随外源ROX用量增加而增加,但随暴露时间延长水体砷含量降低的同时底泥砷含量逐渐增加。金鱼藻和鲫鱼体内均出现明显砷蓄积现象,且160mg·L-1ROX处理的水生态系统鲫鱼毒害效应明显,暴露1d的死亡率为100%。金鱼藻对砷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暴露32d后砷富集量达398.1~1538.91mg·kg-1。不同浓度ROX对底泥真菌、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而对放线菌和氨化细菌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低浓度ROX(10mg·L-1)对放线菌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总体上,外源ROX进入水生态系统导致水体砷污染的同时在生物及非生物媒介中再次迁移、分配和蓄积,进而对鲫鱼及部分底泥微生物生长产生毒害。

  • 标签: 洛克沙胂 水生态系统 生物富集 微生物
  • 简介:<正>兵器工业总公司于1995年7月11日在京召开了1995年第二次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张维民副总经理主持了会议,全体委员出席了会议。会上,生产安全局领导作了1995年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并提出了下半年安全生产工作安排.全体委员经过认真讨论,对生产安全局的总结和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安排给予充分肯定,提出

  • 标签: 安全生产工作 兵器工业 总公司 生产安全 工作总结 会议
  • 简介:截止到2006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已组织专家论证通过了29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规划,其中24个园区已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批复。“古桥垂柳两悠悠,画舫轻舟亦风流”的苏州在现代建设大浪潮中,古风貌犹存,新气象协生,继续保持环境与经济友好发展。她是长三角一颗璀璨明珠,是目前我国生态工业园创建之典范。

  • 标签: 国家环保总局 生态工业园 园区经济 循环经济 园区环境 苏州
  • 简介:为了阐明大气污染物SO2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毒作用机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SO2衍生物(NaHSO3和Na2SO3,分子比为1:3)对大鼠海马、背根节神经元和心肌细胞膜上钠、钾、钙离子通道的影响.结果显示:(1)SO2衍生物可显著增大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钠电流,不影响钠通道的激活过程,但可使钠电流的失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延迟钠通道的失活过程;另外,SO2衍生物可显著增大瞬间外向钾电流(IA)和延迟整流钾电流(IK),不影响IA的激活过程,使IK的激活过程向负电压方向移动,促进IK的激活过程,而使IA的失活曲线向正电压方向移动,延迟IA的失活过程.(2)SO2衍生物显著增大大鼠背根节神经元钠电流(TTX-S钠电流和TTX-R钠电流),可使两种钠电流的激活和失活曲线均向去极化方向移动,但对失活的影响大于对激活的影响,即延迟钠通道的失活过程;SO2衍生物显著增大背根节神经元瞬间外向钾电流(TOCs)和延迟整流钾电流(IK),不影响TOCs的激活过程,但可使IK的激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动,促进IK的激活.另外,还可使TOCs的失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即延迟TOCs的失活.(3)SO2衍生物可显著增大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ICa·L),使ICa·L的激活和失活曲线均向去极化方向移动,但对失活的影响大于对激活的影响;SO2衍生物显著增大心肌细胞钠电流,不影响钠通道的激活过程,但可使钠电流的失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延迟钠通道的失活过程;SO2衍生物显著增大心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Ito),使Ito的激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动,促进Ito的激活过程,但可使Ito的失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延迟Ito的失活过程;此外,SO2衍生物还可显著增大心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电流(IKI),但不影响其反转电位.结果表

  • 标签: 二氧化硫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离子通道 海马神经元 背根节神经元 心肌细胞
  • 简介:搜集筛选了二甲苯对我国淡水生物的急、慢性毒性数据.物种涵盖了昆虫类、甲壳动物类、鱼类、两栖动物类、环节动物类、软体动物类、轮虫类和浮游植物类.数据分析表明,甲壳类生物对二甲苯最为敏感.采用美国水生生物基准技术对二甲苯水质基准进行推算,得出保护我国淡水生物的二甲苯急性基准域值为1.41mg·L^-1,慢性基准为0.57mg·L^-1.基于获得的二甲苯基准值对我国部分流域二甲苯的暴露生态风险进行初步评估,结果表明二甲苯并未对这些水体中的水生生物造成潜在风险.本研究将为二甲苯水质标准的制修订和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水生态系统 水质基准 物种敏感度分布 生态风险评估 二甲苯
  • 简介:一个美国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对水生生物给送试验化学物质的方法,以用于评估经口暴露的影响。马里兰大学的科学家将一种试验化学物质封包在生物高聚物纳米颗粒内,然后,通过pH变化触发在试验生物体的消化系统内将该化学物质释放出来。

  • 标签: 纳米颗粒 水生生物 生态毒理学 生物毒性 环境安全 评估
  • 简介:台湾东海大学景观学研究所教授、著名生态学家赖明洲教授日前飞抵上海,与此间的一批生物学家一起到九段沙进行了考察。在他行将离沪赴泰国讲学之时,我与他就如何保护九段沙生态环境的问题作了探讨。赖教授认为,“纵观世界各地成功经验,要建好自然保护区,务必注意三个方面:重在保护,重在宣传,重在多方协力!”

  • 标签: 赖明 教授 世界 成功经验 泰国 上海
  • 简介:为探讨二氧化硫(SO2)的肝脏免疫毒理效应,利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技术,分析了SO2体内代谢衍生物——亚硫酸钠(Na2SO3)与亚硫酸氢钠(NaHSO3)混合液(两者摩尔比为3:1)腹腔注射染毒对C57BL/6小鼠肝脏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CD4+和CD8+的百分数以及CD4+/CD8+细胞比值的影响.实验组剂量分别为25、100、400mg·kg-1(bodyweight),染毒一周后,制备肝脏淋巴细胞悬液,经特异性荧光标记的CD4(FITC)、CD8(PE)单克隆抗体染色后,采用FACS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研究发现:1)染毒后所有处理组肝脏CD4+T细胞所占的百分数显著升高(p〈0.05);2)CD8+T细胞所占的百分数在100mg·kg-1、400mg·kg-1染毒组显著降低(p〈0.05);3)CD4+/CD8+的比值在100mg·kg-1、400mg·kg-1染毒组显著升高(p〈0.01).研究结果显示:SO2体内衍生物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可使肝脏CD4+/CD8+T细胞的比值显著升高,即SO2衍生物可使肝脏CD4和CD8淋巴细胞比例严重失调而使机体产生免疫紊乱.

  • 标签: SO2衍生物 T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 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