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自制体位垫在腿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术后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 选 40例以腿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术患者,术后应用体位垫进行体位摆放。结果 应用自制体位垫使压疮的发生率降低了 97.5%。结论 在腿皮瓣术后应用自制体位垫,可以有效预防压疮发生。

  • 标签: 自制体位垫 交腿皮瓣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髓内钉组和钢板组,每组43例,钢板组患者行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髓内钉组患者行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18个月,比较两组的优良率。结果与钢板组患者比较,髓内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13.8±2.5)个月,髓内钉组优良率为95.35%,显著优于钢板组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胫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固定 加压钢板固定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顺、逆行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5例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分为具有可比性的两组,分别采用顺行锁髓内钉与逆行锁髓内钉固定,比较两组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6-24个月。结果术后38例采用逆行锁髓内钉治疗,优良率94.73%,47例采用顺行锁髓内钉治疗,优良率82.97%,两者优良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逆行锁髓内钉组骨折愈合时间较顺行锁髓内钉组短,两组愈合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逆行锁髓内钉组2例延迟愈合,无不愈合;顺行锁髓内钉组6例延迟愈合,2例不愈合。结论逆行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较顺行锁髓内钉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更适合股骨中下段骨折

  • 标签: 顺行交锁髓内钉 逆行交锁髓内钉 股骨中下段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肱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0)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实施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肩关节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肩关节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肱骨骨折患者通过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可提升其治疗效果,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肱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逆行锁髓内钉在股骨下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股骨下端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更低,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骨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至3.33%,而参照组则高达2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股骨下端骨折治疗中,逆行锁髓内钉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手术指标,缩短就医治疗时间,降低患者经济压力。同时也促进骨愈合,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因此,逆行锁髓内钉更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逆行交锁髓内钉 股骨下端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laserdiscdecompression,PLDD)配合电磁场(EMFs)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日本SLT公司产NDYAG脉冲式激光治疗仪配合电磁场对2008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21例颈性眩晕患者行PLDD配合电磁场治疗。结果28例平均年龄45.6岁,平均随访时间12.6个月,采用Nagashima评分标准,优18例,良7例,差3例,优良率90.5%,无并发生症发生。结论PLDD配合电磁场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颈性眩晕的理想方法。

  • 标签: 电磁场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颈性眩晕 颈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特定电磁波(TDP)具有消炎、消肿、止痒、减少渗液、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促进新陈代谢和上皮生长,增强细胞活力及酶的活性,促进自身调节机制,调整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使创面由内向外较快愈合。碘伏具有高效持久的杀菌、止痛和消炎的作用,对细菌、病菌、霉菌及其孢子均有较强的杀菌作用1。故我科2年来采用两者结合治疗褥疮。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特定电磁波 碘伏 褥疮
  • 简介:在地球上各式各样的电磁波充满人类生活空间,无线电广播、电视、移动通讯、无线电遥控、导航、高压送配电线等均向空中和地面辐射强大的电磁波能量。高频淬火、焊接、熔炼、切割、塑料热合、木材干燥、电磁理疗、微波治疗、微波加热等感应加热设备均会向环境发射与泄漏一定强度的电磁能,人类生活在一个电子烟雾的海洋里。

  • 标签: 电磁波污染 电磁波强度 电磁辐射 现代生活 移动通讯 超高压输电线路
  • 简介:摘要 动态心电图不同普通的心电图,它可以24小时或更长的时间连续不断的采集记录、存储、分析、处理,编辑并打印患者日常所有活动时的心电生理信息,由于采集记录时间长又是无创开放式,周围的电磁环境对动态心电图心电生理信息采集记录影响很大,周围电磁环境在这里主要是指交流电磁干扰和直流电磁干扰。如何解决电磁对动态心电图的干扰影响,临床上一般主要是依据电磁抗干扰的原理对周围电磁环境影响采取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电磁干扰对动态心电图的影响。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电磁干扰 解决办法
  • 简介:研究高压输电线的电磁辐射对大鼠的影响,我们通过测试对活体动物的宏观生物特性及微观生物结构在高压输电线照射后的变化来研究高压输电线电磁辐射对大鼠的影响,实验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相比较心动周期延长(P<0.01)

  • 标签: 大鼠影响 影响研究 电磁辐射大鼠
  • 简介:摘要:内部电源类医疗器械具有体积小、轻便、工作电流小、功耗低、电磁兼容性强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但此类产品在具体的电磁兼容试验中却往往因情况复杂、试验项目选择错误造成测试失败,没有真正的识别出此类产品的电磁兼容危险源,为之后的应用埋下了隐患。因此对内部电源类医疗器械电磁兼容性的问题探讨,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医用设备安全,确保诊断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电磁兼容 试验 探讨
  • 简介:锁髓内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其具有防止旋转、短缩,固定牢固,利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和负重等优点。但其手术操作比较复杂.常易出现一些失误和并发症。本院自2001年2月至2007年2月应用锁钉治疗胫骨骨折116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失误及并发症,现总结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防治措施。

  • 标签: 交锁髓内钉治疗 胫骨骨折 并发症 常见失误原因 关节功能锻炼 手术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1年4月收治入院的采用锁髓内钉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100例临床资料,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本组10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0个月。X线片显示,100例患者伤口均甲级愈合,无感染。本组骨折全部愈合,其中优86例,良14例,优良率达100%。本组患者无骨不连、感染、螺丝松动等情况。结论用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疗效满意,愈合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外固定支架 四肢骨折
  • 简介:大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有时难以行同侧肢体皮瓣修复术,用健侧带血管蒂的腿皮瓣修复患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几年来骨外固定支架的临床应用不断扩大,克服了传统的石膏/克氏针贯穿固定腿皮瓣术的弊端。两者联合应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得到不断提高。笔者收集整理我院2003年1月以来22例应用“AO”骨外固定支架同定小腿腿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包括小腿、踝及足部)病例的护理资料,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交腿皮瓣修复术 骨外固定支架 护理资料 外固定支架固定 小腿 软组织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环钻在逆行锁髓内钉固定股骨远段骨折时股骨髁间窝开孔处的临床应用。方法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46例股骨远段骨折应用逆行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及21例骨折骨性愈合后髓内钉取出手术时,股骨髁间窝开孔处应用环钻代替三棱锥开口,保留所取带软骨骨柱,内固定置入或取出后骨柱原位植回,观察关节功能。结果67例均获得随访,46例内固定者随访12~32个月,平均16.5个月;21例取出内固定者随访6~20个月,平均13.3个月。依据膝关节Neer评价标准,优35例,良25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9.6%。结论股骨应用逆行髓内钉时环钻代替开口椎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股骨滑车关节面完整,所取带软骨骨柱原位植回可获得满意生长和膝关节功能。

  • 标签: 股骨骨折 逆行交锁髓内钉 环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段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股骨中段骨折患者32例,均以闭合复位锁髓内钉进行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与治疗效果。结果按照马元璋功能评定标准评定,其中优24例、良6例、差2例,治疗优良率为93.75%。并发症为骨不连1例、延迟愈合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25%。结论闭合复位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段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 股骨中段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髓内钉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104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钢板内固定,观察组行锁髓内钉固定,比较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性愈合率、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t=3.521、2.665,P<0.05)。观察组骨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χ2=6.003,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χ2=5.625,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性愈合率。

  • 标签: 骨折 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 交锁髓内钉 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份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锁髓内钉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实施锁定钢板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隐性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优异,但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隐性出血量均较观察组优异(P<0.05),两组的治疗方法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使用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均可,但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效果较为优异,且术后并发症低。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锁定钢板固定 胫骨下段骨折 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