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儿童性早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3月50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孩、50例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女孩,再选取同时段50例正常发育女孩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之间的IGF-1差异。结果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及对照组的IGF-1水平为(362.45±109.45)ng/mL、(231.58±81.63)ng/mL和(221.58±86.95)ng/mL,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的IGF-1水平显著高于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GF-1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并且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与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中具有较好的鉴别作用。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单纯性乳房早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儿童(ICPP)的体格发育的关系;方法对106例ICPP女童,正常对照组女童70例测定身高、体重,记录性发育形态指标,采用TW3法计算骨龄;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其血清IGFl;结果ICPP患儿IGF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不同的发育期,其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IGF1与骨龄(BA)、身高、体重、BMI均呈正相关(P均<0.001);结论ICPP患儿体内IGF1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在患儿骨骼成熟、生长加速的过程中起着促进作用;IGF1可作为肥胖儿童发生性早熟的监测指标之一。

  • 标签: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胰岛素生长因子1 体格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汤药大补阴丸加减丸治疗女童阴虚火王型性早熟的治疗效果,分析汤药大补阴丸加减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意义作为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4例性早熟女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12例,对照组口服大补阴丸治疗,实验组给予汤药大补阴丸加减治疗,比较对性早熟女童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67%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5.00%相比明显较高,实验组采用大补阴丸治疗的患儿治疗后Tanner分期有明显的改变,P<0.05即有意义。结论对于女童阴虚火旺型性早熟的治疗,采用大补阴丸具有良好的效果,可给予大补阴丸汤药加减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将此法进行推广和广泛的应用于治疗当中。

  • 标签: 大补阴丸 阴虚火旺 性早熟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女童单纯乳房过早发育以及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诊断与鉴别中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浓度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期间在院治疗的ICPP女童50例(Ⅰ组)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IGF-I以及IGFBP3血清浓度检测,取同期处于正常发育期的女童45例(Ⅱ组)、未发育女童40例(Ⅲ组)以及单纯性乳房过早发育女童50例(Ⅳ组)作为对比。结果检测结果表明,Ⅰ组女童血清中IGF-I以及IGFBP3两项指标浓度与Ⅲ组、Ⅳ组女童血清中的浓度相比远远要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Ⅱ组女童相比组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单纯乳房早发育以及ICPP女童的判断及鉴别中,血清IGF-I以及IGFBP3浓度指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与积极意义。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单纯乳房早发育 中枢性性早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性早熟女童体内激素的含量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门诊确诊的中枢性性早熟女童30例为研究组,选取30例同年龄段非性早熟女童作为对照组,监测血清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瘦素、睾酮、雌二醇等指标。结果性早熟女童在骨龄、身高、BMI、体重、LEP、FSH、LH、E2水平都高于对照组,且仅有T指标低于对照组;性早熟女童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性早熟儿童的体内激素水平与瘦素、骨龄、BMI之间存在相关性,性早熟女童提前出现第二性征、骨骼成熟以及生长加速等特征,需要引起社会关注。

  • 标签: 性早熟女童 激素 生长发育 儿童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32例性早熟女童进行健康教育,在首诊(健康教育前)和半年后复诊(健康教育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患儿遵医行为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在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健康文化学习、不滥用滋补品、坚持运动等方面效果显著。结论对性早熟女童进行健康教育,可改变其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使患儿积极遵照医嘱进行治疗,大大提高了性早熟女童的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性早熟患儿家庭生活质量提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到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性早熟儿童142位,根据随机数字法将他们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71位,对对照组的儿童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对研究组的儿童采取延续性护理的方法,将两组患儿的心里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病儿童的心里状况优良率(71%)比观察组(9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性早熟儿童采取延续性护理可以更好地缓解病人和家属焦虑的心情,使其保有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减少负面情绪,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大量推广应用。

  • 标签: 性早熟患儿 延续性护理 生活质量 护理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保健联合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对儿童性早熟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接受社区保健的6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300例采取常规儿童保健,观察组300例采取儿童保健联合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在性早熟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得分方面,观察组干预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性早熟男童、女童以及总体发病率方面,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儿童保健联合健康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提升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减少性早熟发生。

  • 标签: 儿童保健 健康生活方式 性早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特发性性早熟(ICPP)儿童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特发性性早熟患儿,共计7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干预。比较干预1年后2组患儿相关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身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骨龄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各指标均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干预可促进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临床指标改善,利于促进机体发育。

  • 标签: 特发性性早熟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 身高 骨龄
  • 简介:【摘要】目的:对知柏地黄丸辅助治疗儿童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为患儿治疗提供指导。方法:以CPP儿童为研究对象,采集6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0例,一组应用常规方案治疗表示为常规组,一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辅以知柏地黄丸治疗表示为创新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创新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常规组

  • 标签: 知柏地黄丸 中枢性性早熟 疗效 中医证候积分
  • 简介:摘要:近年,儿童中枢性性早熟(CPP)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疾病。CPP是指在女童7岁半前、男童9岁前呈现出第二性征的病变。已有研究证实,Kiss-1(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具有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抑制肿瘤转移及作为食欲调节因子调控摄食行为等作用。因此被纳入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及内分泌代谢等多系统疾病研究中 。Kisspeptin是一类由Kiss-1基因编码的下丘脑肽,是一种作用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上游的神经调节剂,通过与受体GPR54(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既往研究已证实Kiss-1 /GPR54信号通路与青春期启动密切相关,尤其是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这一经典中枢通路实现,近期,有研究证实还可能通过与外周组织中的受体 Kiss-1R 直接结合而局部调节生殖器官的功能。为此,本文主要论述 Kiss-1/ GPR54信号通路在性早熟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几种可能机制。

  • 标签: []   Kiss-1/GPR54 Kisspeptin 性早熟 青春期启动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品种柴胡对胃肠动力的作用,筛选出作用较优者应用于临床,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法对其质量进行监控。方法:(1)选南柴胡与北柴胡,以大分子色素葡聚糖蓝(BD)2000为胃肠道标记物,以胃内色素残留率及小肠推进比为指标。比较2味药对小鼠胃肠推进功能的作用。(2)2将不同品种的柴胡分别在同一色谱条件进行HPLC检测,确定其特征性HPLC图谱(即指纹图谱)。结果:北柴胡的胃内色素残留率及小肠推进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而南柴胡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P>0.05)。HPLC检测结果发现:不同品种的柴胡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检出的成分不完全相同,即使是相同成分在不同品种的药味中含量也不同。结论:北柴胡有较强的促胃肠动力作用;不同品种的柴胡HPLC图谱并不完全相同。

  • 标签: 药效学 质量控制 柴胡 胃肠动力 HLPC
  • 简介:品种主要用于生产芦荟干胶,本文介绍了适于作药用栽培的芦荟品种,叶片中几乎不含芦荟大黄素

  • 标签: 品种栽培技术 芦荟品种
  •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几种不同类型的天麻品种,对其形态组织学进行对比研究,进而找出对天麻加以辨别的依据。方法运用生药学的常规检验方法,选取几种类型的天麻加以观察,观察的内容包括原植物的形状、药材自身的性状,并且从微观上进行显微特征的对比,将花粉块进行扫描,找出其电镜特征。结果在选取的天麻品种张,乌天麻、绿天麻以及红天麻都取得了明显的形态组织学特征。结论本对比实验中,获得了较为明显的形态组织学数据,有助于今后天麻的品种鉴定。

  • 标签: 天麻 类型 形态组织学 对比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沉香品种鉴定与鉴别方法。方法选择沉香正口和沉香制品的样本应用理化、薄层色谱及紫外光吸收图谱等方法进行分析,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对比数据。结果紫外线测试正品沉香紫外光图谱吸收峰值处于222nm。结论应用薄层色谱与紫外光吸收图谱鉴别中药沉香,方法简单,而且准确率极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 沉香 品种鉴定 鉴别方法
  • 简介:通过对古今中药文献的查考,系统阐述了中药冰片的药用历史和品种发展情况,认为龙脑冰片最早以“龙脑”之名记载于《名医别录》。机制冰片在鸦片战争前后由德国、日本输入中国,国人1948年在香港研制成功并生产机制冰片,于1950年在广州生产,为目前商品冰片的主要来源。艾片是2010年版药典新增品种,我国在18世纪就有用艾纳香提炼成冰片的实践,艾片之名始见于《增订伪药条辨》。天然冰片是2005年版药典新增的品种,1987年首先在江西吉安发现由龙脑樟新鲜枝叶经蒸馏冷却可得到天然冰片。

  • 标签: 冰片 龙脑冰片 机制冰片 艾片 天然冰片 应用历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控制策略。方法针对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的主要问题,分析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的影响原因,提出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控制策略。结果抗肿瘤中药DDDs值明显高于心脑血管系统中药与呼吸系统中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39,3.265,P<0.05)。结论对于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应加强品种质量控制,提出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控制策略对提高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具有中药的参考意义。

  • 标签: 住院 药房 中药 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