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8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使用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治疗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采用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矫正视力水平、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及满意度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视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康博西普 激光光凝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价值
  • 简介:摘 要:采用胺基修饰的石墨烯氧化物作为新型固相萃取剂,对镉(II)、铜(II)、镍(II)、锌(II)、铅(II)等重金属离子进行了萃取研究。研究了 pH 值、流速、洗脱液种类、浓度、体积、穿透体积以及潜在干扰离子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镉、铜、镍、锌、铅的萃取率大于97% ,镉、铜、镍、锌、铅的检测限分别为0.03、0.05、0.2、0.1和1μg l-1,对这些离子的吸附容量分别为178、142、110、125和210mg g-1。这种氨基功能化的石墨烯氧化物包括拥有属性热重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食品样品的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5.8-100.0% 之间。这项工作不仅为样品预富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而且揭示了改性石墨烯作为分析过程中优良吸附材料的巨大潜力。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 食品重金属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不同类型的重金属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如铅中毒会对胃肠道、肝肾等部位产生损害,汞中毒会对神经系统等部位产生损害,铬中毒会对肝肾、口腔等部位产生损害。为了避免人们摄入过量的重金属元素,必须要对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其含量处于安全范围。目前,相关人员主要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食品中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准确检测,并根据其含量判断该食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从而更好地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食品 重金属检测 应用
  • 简介:【摘要】在改善提升电厂水质化学监督工作实施质量过程中,借由引入运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技术方法实现对分光光法的替代运用,能够在同时具备准确性特点和快速性特点条件下,检测确定电厂机组设备系统循环水质中包含的铜元素和铁元素,确保火力发电厂水处理技术工作顺利获取良好效果。文章将会围绕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法在电厂水质检测中的应用,展开简要的阐释分析。

  • 标签: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法 电厂水质检测 应用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前,大众生活水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与此同时大众饮食更加多样化,然而,食品安全问题却成了重要话题。有些供货商为了使利益最大化,在食品中添加了重金属,从而改变食品整体效果,最终给大众身体产生了损害。基于此,我国相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增强了食品重金属检测强度,原子吸收光谱法为普遍利用的方式之一,此方法具有敏捷性强、检测种类多样化、应用范畴广等优势,已全方位投入到食品重金属检测实践中。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重金属 检测 应用探究
  • 简介:摘要:保护土壤环境的重要步骤之一就是对土壤环境的监测,而原子吸收光谱法因其分析范围较为广泛,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且检测灵敏度较高,在土壤环境的实践监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基于此,本文先是概述了原子吸收光谱的分类,分析了土壤样品的具体处理方法,并着重探讨了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仅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土壤环境监测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配戴多焦软性角膜接触镜引起的周边屈光度及周边角膜屈光力的变化,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自身对照研究。于2020年10月1─15日在温州医科大学收集成年近视受检者18例,在配戴单焦软性角膜接触镜(简称单焦软镜)和多焦软性角膜接触镜(简称多焦软镜)状态下分别采用红外自动验光仪和角膜地形图测量周边屈光度及周边角膜屈光力。周边屈光度的测量范围为鼻颞侧30°(5°间隔)。周边屈光度与中心屈光度的差值为相对周边屈光度(RPR)。通过拟合获得鼻颞侧相对周边屈光度曲线,曲线下面积即视网膜相对周边屈光面积(ARPR)。根据高斯光学系统,计算各注视方位相应的角膜坐标,获取各位点的全角膜屈光力,并计算角膜相对周边屈光力(CRPR)和角膜ARPR。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各状态RPR和CRP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视网膜ARPR与角膜ARPR的关系。结果:配戴单焦软镜时鼻侧(5°至25°)及颞侧(5°至20°)的RPR呈远视状态,配戴多焦软镜使各点RPR发生近视性漂移(均P<0.001),除鼻侧5°、颞侧30°外。配戴多焦软镜时,鼻侧(25°~30°)及颞侧(10°~30°)CRPR与配戴单焦软镜时相比呈现出更大的正屈光力(均P<0.001)。配戴多焦软镜时,视网膜ARPR与相应的角膜ARPR呈正相关(r=0.54,P=0.031)。结论:多焦软镜使角膜周边的相对正屈光力增加,从而增加了视网膜的周边近视性离焦量。临床上,配戴多焦软镜引起的角膜屈光力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视网膜离焦的变化。

  • 标签: 多焦软性角膜接触镜 近视 相对周边屈光度 角膜相对周边屈光力 相对周边屈光面积
  • 简介:摘要:近年来,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在肝胆胰外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该技术应用日趋成熟,在肝胆胰外科围手术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吲哚菁绿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术前评估和术中进行微小癌灶的侦测、肿瘤边界界定和左右半肝界定,可使肝切除手术更为精准、安全,尤其是在肿瘤切除术中可以有效减低手术风险,并提高R0切除率;在胆道外科中对肝内胆管癌、胆囊切除和胰腺肿瘤的应用较为广泛,可避免胆道的损伤和提高胰腺肿瘤的诊治效果。故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关于吲哚菁绿在肝胆胰外科应用的研究成果,如在肝切除术前评估肝脏功能,在肝切除术中用于侦测肝断面边缘残余肿瘤及术中微小癌灶,以及在肝肿瘤边界、左右半肝界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内胆管癌、胰腺外科等中的应用,标题全方位地阐述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在肝胆胰外科疾病中的相关应用。

  • 标签: 吲哚菁绿 肝体积 微小癌灶 肝肿瘤边界 肝切除
  • 简介:摘要随着吲哚菁绿(ICG)荧光成像技术近年来在腹腔镜肝切除中的应用,术中肝肿瘤切缘及肝段边界高度可视化成为可能。然而,尽管该技术在肝肿瘤手术领域中应用已渐趋成熟,其荧光成像质量相关的影响因素仍未完全明确。本文综述了现有肝切除ICG染色相关文献,分析总结了ICG给药方案、成像获取、患者肿瘤特性及术前肝功能指标等不同因素对术中ICG成像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肝肿瘤 吲哚菁绿 荧光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评价一种基于COYOTE® Flash2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用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快速检测的方法。方法通过使用靶向SARS-CoV-2 ORF1ab和N基因的特异性引物探针组构建快速反应体系,并验证体系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使用10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样本对该方法进行应用评估。结果该检测方法无需核酸提取、手动操作时间仅用1 min,样本进、结果出,可以在30 min完成检测。该方法最低检测限为4×102拷贝/ml;与其他人类冠状病毒(包括HCoV-229E、HCoV-NL63、HCoV-OC43、HCoV-HKU1、SARS-CoV和MERS-CoV)以及其他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病毒无交叉反应。临床样本应用评估显示,与常规需要核酸提取的RT-qPCR的总符合率为98.15%。结论通过对SARS-CoV-2快速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应用评价发现,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特异、灵敏,适用于多种场景即时快速检测需求。

  • 标签: SARS-CoV-2 实时荧光定量PCR 现场即时检测 最低检测限 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真菌荧光法在皮肤浅部真菌筛查中的敏感性。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真菌感染患者的和13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接受荧光法和KOH湿片法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式下效果。结果 真菌荧光染色法检测阳性率高于KOH检测法;真菌荧光染色法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 荧光法在皮肤浅表真菌筛查中阳性率较高,且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有应用价值。

  • 标签: 真菌荧光法 皮肤浅部真菌筛查 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实时荧光定量PCR在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结核患者,实验时间集中在2018年9月-2020年9月,共计90例患者参与本次实验中来。本次实验分组依据为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手段,依据不同检测方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甲组、乙组及丙组。甲组患者实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组患者实施抗酸染色检测,丙组患者实施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对三组患者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及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甲组患者中共计16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乙组患者中共计8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丙组患者中共计10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分别占总人数比重的53.33%、26.67%及33.33%,三组相关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结论:相比抗酸染色检测及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在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更加突出,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具有操作简单、等待时间较短等优势,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标签: 痰标本 结核分枝杆菌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可以检测阿瓦朗病毒(Avalon virus,AVAV)和休斯病毒(Hughes virus,HUGV)两种内罗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的评价。方法收集、整理、比对、分析在公共数据库发布的两种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确定检测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优化检测程序,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利用体外转录技术制备的模拟样本、其他病毒感染标本、病毒株和正常人血标本比较评价所建方法的检测限、特异性、重复性特征。结果所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可有效扩增检测AVAV和HUGA靶标RNA,检测限分别约为20拷贝/μl和70拷贝/μl,检测科萨努尔森林病毒、乙型流感病毒BV和BY型、甲型流感病毒H3N2、黄热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内罗毕羊病毒和塔西那病毒样本无非特异性扩增,两种内罗病毒相互间无交叉反应,重复性比较分析显示变异系数小于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AVAV和HUGV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可用于临床样本检测和媒介生物、宿主动物标本筛查,便于病原的快速识别和疾病诊断。

  • 标签: 内罗病毒 实时荧光RT-PCR 阿瓦朗病毒 休斯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实时荧光PCR检测腹泻患者肠致泻性大肠杆菌的分布。方法:此次研究,获取我院之中150例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并借助实时荧光PCR检测,对病原菌做检测,分析不同大肠杆菌分布情况。结果:150例样本中有肠致泻性大肠杆菌40例,检出率为26.67%;其中检出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占比47.50%, 肠黏附性大肠杆菌占比 30.00%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占比 12.50%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占比7.50%,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占比 2.50%;<5岁患者致泻性大肠杆菌检出率较高。结论:腹泻患者的肠致泻性大肠杆菌检测中,以肠致病性、肠黏附性为主,年龄小于5岁患者致泻性大肠杆菌感染几率较高。

  • 标签: 腹泻 实时荧光PCR检测 大肠杆菌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应用免疫荧光法快速检验呼吸道病毒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于本院随机抽取了112例2020年4月-2021年4月接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所选患者均接受免疫荧光法进行呼吸道病毒的快速检测,观察检测的结果。 结果 所选112例患者中,检出腺病毒几率最多,为30.97%;其余依次为流感病毒A,检出率为22.32%;流感病毒B,检出率为15.18%;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为13.39%;副流感病毒2,检出率为8.04%;副流感病毒3,检出率为5.36%;副流感病毒1,检出率为4.46%。 结论 应用免疫荧光法快速检验呼吸道病毒获得的效果好,能够准确的检查患者感染的病毒种类,以便采取合理的方案进行治疗,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免疫荧光法 快速检验 呼吸道病毒
  • 简介:摘 要:珠宝首饰的开发应用对国家的进步和社会条件的改善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技术应用不能满足现有工作的要求,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X荧光能谱技术应用的提出和应用,可以更好地创新珠宝多元素分析方法,促进对元素的具体比例、应用价值和开发难度的合理控制,为珠宝未来的开发和规划做出很大贡献,X荧光能谱技术的操作需要不断完善技术设施,提高技术数据的精细化。

  • 标签: X荧光能谱技术 珠宝首饰检测 应用策略
  • 简介:【摘 要】目的:在宫颈癌筛查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探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的200例宫颈癌筛查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患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和杂交捕获2代技术(HC-Ⅱ)检测HPV-DNA。分析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进而判断检测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经病理诊断检测出HPV-DNA阳性病患有126例,以此作为金标准。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后,HPV-DNA阳性病患有106例,诊断正确率为84.12%;经杂交捕获2代技术(HC-Ⅱ)检测后,HPV-DNA阳性病患有74例,诊断正确率为58.73%。结论:在宫颈癌筛查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具有较高的检测价值,其诊断结果准确率高,降低误诊率,可有效筛查宫颈癌患者。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PCR HPV-DNA 宫颈癌筛查 杂交捕获2代技术(HC-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实施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2020-2到2021-2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眼底镜检查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比较眼底镜检查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视网膜病变检出率。结果:100例糖尿病患者经眼底镜检查最终检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共计44例,检出率为44.00%;100例糖尿病患者经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最终检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共计80例,检出率为80.0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出率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显著高于眼底镜检查,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眼底荧光造影检查 眼底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眼底病应用激光光凝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及分析对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75例研究对象,均选于本院收治的眼底病患者,随机抛硬币法将其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纳入对照组,激光光凝术治疗纳入观察组,对比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眼底病患者临床应用激光光凝术治疗效果理想,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几率,具有临床推荐及应用价值。

  • 标签: 眼底病 激光光凝术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