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头皮血肿骨膜下成骨的成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分析婴幼儿头皮血肿骨膜下成骨成因及治疗方法;并提出对有骨膜下成骨前提条件的病例,在发生骨膜下成骨的发生时间段予以密切观察,及时处理,防止骨膜下成骨发生。结果本组一入院时已发生骨膜下成骨35例中手术治疗29例,效果良好;6例拒绝手术,4例追踪观察1-3年,头颅外观畸形仍存在,2例脱离观察;本组二收治的312例婴幼儿头皮血肿中,5例在治疗时出现骨膜下成骨迹象,4例及时处理,未形成成骨,1例因处理不及时形成骨膜下成骨,后期手术治疗。结论已经发生骨膜下成骨的病例需要实施手术治疗,治疗效果好;不进行手术治疗可造成颅骨外观畸形、骨皮质变薄。骨膜下血肿病例有发生骨膜下成骨的可能,及时干预可防止骨膜下成骨发生。

  • 标签: 婴幼儿 头皮血肿 骨膜成骨 预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弹力绷带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固定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0例头皮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00例以及对照组50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普通胶布固定;观察组患儿给予弹力绷带固定,对两组患儿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漏、重新固定情况以及针头脱落情况比较分析。结果无论是液体外漏、针头脱落以及重新固定方面,观察组患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头皮静脉输液患儿而言,采用弹力绷带固定能够进一步降低患儿输液过程中的意外,同时降低患儿输液时造成的痛苦也进一步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

  • 标签: 弹力绷带 小儿 头皮静脉输液 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小儿浅静脉头皮针输液技术以及该技术的水平提高方法和护理质量的具体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进行浅静脉头皮输液的患儿1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患儿,同时对两组患儿的输液过程中哭闹程度以及哭闹数量和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患儿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的患儿穿刺成功率比对照组要高很多,并且观察组患儿的哭闹程度和哭闹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浅静脉头皮针输液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输液方法,与普通的手部静脉输液相比虽然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对穿刺的成功率和小儿哭闹强度均有明显的提高和发展。可以在临床应用当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小儿静脉 头皮针输液技术 护理方法
  • 简介:我科近三年来应用头皮冠状切口行颌面中部外伤畸形、肿瘤等手术治疗共20例。为确保手术实施有效,我们施行了整体护理。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8~52岁。术前诊断:外伤性颧上颌眶周骨折畸形9例,颧骨及颧弓骨折8例,颧、颞及颞下区肿瘤3例。

  • 标签: 颌面中部疾病 头皮冠状切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位固定方法。方法将806例需要进行门诊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3例。实验组通过改进固定患儿头皮静脉穿剌时的按压体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固定体位。观察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小儿头皮静脉穿剌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膝部固定法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应用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膝部固定法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肥胖、水肿、脱水儿童提高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及保证留置时间。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120例年龄5个月~3岁的肥胖、水肿、脱水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和留置时间。结果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实验组与行使常规法的对照组相比,穿刺成功率和留置时间明显提高。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进行小儿头皮留置针穿刺提高了一次成功率和留置时间,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1,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童 头皮静脉穿刺 留置针
  • 简介:摘要静脉穿刺是儿科疾病的治疗的重要手段,其穿刺成功率直接关系到小儿疾病治疗及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在急诊输液室,往往需反复穿刺才能达到理想效果,不仅影响治疗效果,同时也增加患儿痛苦,严重的可能引起医患纠纷事件发生。为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本文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行静脉穿刺患儿2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针对影响小儿静脉穿刺的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静脉穿刺 儿科疾病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探讨针灸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疗效。方法统计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前、后患者疼痛指数结果。结果40例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针灸治疗后头部疼痛指数均有明显下降。结论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通过统计治疗前后疼痛指数变化,证实了针灸治疗的疗效。

  • 标签: 紧张型头痛 电针 头皮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解婴幼儿头皮静脉采血家长的心理状况,以进一步加强护理干预,提高家长的满意度。方法对200例头皮静脉采血的婴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及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紧张等因子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与常模无明显差异。结论根据家长心理状况,需有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

  • 标签: 头皮静脉 采血 心理状况 护理干预
  • 简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6例,其中男4例、女12例,年龄3~69岁。致伤原因:发辫卷入机器中致头皮撕脱10例,犬咬伤致头皮撕脱2例,高压电烧伤颅骨外露2例,昏迷致接触性烧伤头皮坏死1例,交通意外致头皮缺损1例。颅骨外露面积9~34cm×7~23cm,行头皮再植术3例;植皮术3例;斜方肌皮瓣修复4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6例。16例中因头皮修复失败再次植皮者4例,颅骨外露时间2~30d。

  • 标签: 头皮大面积缺损 肌皮瓣修复 颅骨外露 头皮撕脱 高压电烧伤 接触性烧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婴幼儿患儿的起病急、病情变化及转归快且口服用药困难、患儿无法合作,从而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在这种状况下医生和家长往往会选择静脉给药,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静脉给药的重要途径。有效地提高小儿头皮静脉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是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及避免医患纠纷的关键。笔者在儿科工作13年,认真分析了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护士因素、患儿及家长因素和环境因素;我们通过加强护理环节和细节的管理,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护士穿刺技能的培训和穿刺后的观察及看护、改善注射环境等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 标签: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失败原因分析 护理措施
  • 简介:法医尸体检验鉴定中,头部受强大的钝性外力作用下头皮裂伤,颅脑严重损伤致死案例较多见,其中个别案例头部虽受较大的钝性外力作用造成颅脑严重损伤致死,但头皮肉眼观未见损伤,其成伤机制值得分析研究.本文就此问题提出讨论.

  • 标签: 法医 尸体鉴定 颅脑损伤致死 死因推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提高小儿浅静脉头皮针输液技术及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6月浅静脉头皮针输液患儿100例,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常规输液与注意事项,观察组技术改革和护理,每组50例患儿,观察患儿穿刺和输液情况。结果对照组37例患儿穿刺成功,其成功率74%,20例患儿哭闹,发生率40%,观察组48例患儿穿刺穿刺成功,成功率96%,6例患儿哭闹,发生率12%,2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浅静脉头皮针输液中,对其输液技术进行改革,全面落实护理干预,可以提升穿刺成功率,避免患儿输液哭闹,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 浅静脉头皮针 输液技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用头皮扩张法治疗瘢痕性秃发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8例瘢痕性秃发患者Ⅰ期行扩张器置入术,注水扩张2~3个月后行Ⅱ期瘢痕切除皮瓣转移修复头皮缺损区。结果:57例患者头皮创面愈合良好,与正常头皮处毛发分布相似,1例患者因扩张器漏水,需重新放置扩张器。结论: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术后做好扩张囊内注水的护理、引流管的护理、切口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至关重要。

  • 标签: 瘢痕性秃发 头皮扩张法 护理
  • 作者: 刘卓苏雅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产科 广西南宁 530011)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1-0125-01         1 病例报道  孕妇梁某某,41岁,既往2010年曾行剖宫产一次,娩出一活男婴,体健。此次妊娠末次月经2013年4月3日,孕期规律产检,未见明显异常,于2013年12月22日步行入院。入院时孕妇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生化A、凝血四项、输血前三项、乙肝两对半、尿常规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子宫MRI检查提示“胎盘植入可能”。入院诊断:1、孕2产1孕37+3周头位待产 2、疤痕子宫 3、胎盘植入? 4、高龄产妇。产妇因“疤痕子宫”于2013年12月23日行剖宫产,术程顺利。新生儿娩出后查体发现头顶部有一大小约2.0x2.0cm头皮缺损,表面有完整包膜,膜下可见有显露的毛细血管及骨膜,未见活动性出血,经外科会诊诊断为“先天性头皮缺损”。指导创面周围备皮,每日用凡士林纱布局部湿敷换药,如创面有分泌物用生理盐水湿润后拭去,尽量避免创面再次发生破裂、出血,每日沐浴时动作轻柔,避免结痂创面硬性脱落而损伤创面。经过精心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第二天头皮缺损处皮肤开始结痂,第五天创面基本愈合,随其母出院。出院后,新生儿家长曾带新生儿返院复诊、换药二次,查看新生儿头皮缺损愈合好,但未见毛发生长。产后1.5个月随访,见婴儿头部皮肤缺损处表皮完全愈合,约0.8x0.8cm及0.4x0.4cm二处无毛发生长。  2 讨论  先天性皮肤缺损又名皮肤再生不良或先天性皮肤发育不全,病因可能与子宫狭小或胎儿皮肤与羊膜粘连,药物、病毒及毒物等有关,也可能与遗传有关[1-2]。1966年Bart等[3]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外固定带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输液幼儿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试验组采用外固定带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结果试验组留置针脱落数量低于对照组,局部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外固定带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固定效果好,有利于顺利完成输液任务,保护患儿血管,整体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头皮静脉留置针 外固定带 应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