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的方法、急救及护理,提高肝癌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法;根据超声检查了解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其比邻关系,选择体表至病灶的最短距离点进行穿刺治疗。结果;48例患者37例显示肿瘤内无血流信号,提示坏死,且均有不同程度缩小。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之内,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往往来势凶猛,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急性肾衰,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引起脑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席汉综合症及产后感染,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作好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能大大降低其发病率及孕产妇的死亡率。

  • 标签: 产后出血急救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在胸部外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152例胸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急救护理方案制定的措施,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率、脉搏氧饱和度以及疼痛量表评分和呼吸频率。结果所有患者经急救护理干预后,其心率、呼吸频率和疼痛量表评分三项指标与护理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伴有肋骨骨折患者经急救护理干预后脉搏氧饱和度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非严重的胸部外伤患者中实施急救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胸部外伤 院前急救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适应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院前急救人员即专业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人,整个工作性质体现了一个“急”字。由于院前急救工作社会性强,急救活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跨出了纯粹的医学领域以及救治对象的复杂性和救治现场的多变性,使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人员每天承受方方面面的压力。为此,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院前急救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有效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 标签: 心理健康 急救人员 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现场急救及防护措施在运动性猝死中的体会及影响,并为军事训练服务。方法选取武警驻京某部医院急诊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10例运动性猝死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就现场急救措施及日常防控措施进行工作总结。结果运动性猝死与其运动项目、运动强度之间没有明显关系,发生运动性猝死的患者经过治疗后统计发现,导致运动性猝死的原因包括心源性与脑性猝死,其中冠心病及血管粥样病变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结论现场急救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临床保障,在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做好日常防控措施可有效降低该类事件发生,降低了猝死死亡率,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现场急救 突发状况 治疗效果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急救患者入院前的心理状况和特点,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并观察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14年9月到2015年4月的院前急救患者中选取100例,并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救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办法的基础上,同时对于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综合干预,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较优,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况更加良好,对于患者的急救有极大的积极作用。结论对于院前急救患者,应当采取快速高效的干预护理措施,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和沟通。

  • 标签: 院前急救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严重类型,病情重、变化快,极易出现并发症。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在急诊科得到及时正确诊断和护理,不但可以赢得和缩短抢救护理时间,降低能量消耗,及时发现并控制并发症,缩小梗塞面积,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还可使患者尽早从心理上减轻紧张和恐惧心理,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更好地为其诊治疾病,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 标签: 心肌梗塞 急诊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危象患者的院前急救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急诊34例高血压危象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结果安全转入医院31例;1例在转运途中病情恶化;2例院前死亡。结论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院前急救高血压危象患者时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高压危象患者 院前急救 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10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最佳的急救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心功能不全83例患者中,经过筛选,对其中62例进行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不同的急救治疗方法取得了不同的临床效果。对两组病人实行急救方法治疗后,记录两组患者自发病-救治的时间,并观察其病情发展和疗效情况。结果研究组自发病-救治的时间,其疗效要明显早于对照组,观察组1h的死亡率为6.45%有效率高达93.55%,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19.35%,总有效率为80.65%。结论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采取及时有效地急救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急救措施
  • 简介:摘要通过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广大市民对襄阳市急救中心工作的各项工作的满意率,了解襄阳市急救中心目前的工作状态,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解决和完善工作的方法。

  • 标签: 院前急救 满意度 调查
  • 简介:院前急救以抢救生命和降低伤残率为目的,主张迅速到达患者发病现场,实施综合急救措施,快速进行救治工作。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对提高危急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医急救由来已久,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中医诊疗技术逐渐应用于院前急救,取得了良好成效。对近年来应用于院前急救的中医诊疗技术进行总结,展望中医诊疗技术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院前急救 中医急救 中医诊疗技术 应用前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和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收治86例颅脑损伤患者,对其进行急救与护理,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86例患者保守治疗68例、手术治疗18例,意识恢复正常76例、持续昏迷4例,死亡5例。结论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死亡率高,护士熟练配合抢救、密切观察病情、精心的护理,是抢救成功、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存活率及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诊急救中使用中医护理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一年时间内收治的急诊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将其根据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将中医护理方法用于观察组患者中,将常规护理方法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将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使用中医方法对急诊急救进行护理的患者,其有效率以及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将两组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急诊急救患者中进行中医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中医护理 急诊急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通过对109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急救,动态观察及护理,提高急救水平和观察能力。同时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规范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改善护患关系。关键词颅脑损伤;急救;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20(2015)10-210-02颅脑损伤是常见的严重创伤,其特点是伤势复杂,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或影响其生存质量。本文通过对109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积极抢救休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协助医生早诊断,早手术,做好术前及术后的护理。结果本组59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除1例因合并多发伤抢救无效而死亡,其余58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早确诊,早手术,术前术后精心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脾破裂 急救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