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采用胸段硬膜外阻滞(TEA)治疗的效果。方法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TEA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观察两组治疗后心绞痛改善情况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TEA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及心脏舒缩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EA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疼痛症状及心脏舒缩功能的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硬膜外阻滞 心绞痛 不稳定型/治疗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氯胺酮麻醉)组和实验(臂丛麻醉)组。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和并发症。结果实验组麻醉效果好,并发症少。结论超声引导腋路臂丛阻滞的效果确切,术中麻醉药用量小,术毕苏醒快,并发症少,可安全用于小儿上肢手术,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腋路臂丛 阻滞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人双侧腹股沟疝采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自2009年4月~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人双侧腹股沟疝术患者50例,给予局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文研究的50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22.5±13.7min。其中有1例出现阴囊血肿,3例切口肿胀,给予保守治疗,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病症无复发,也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结论老年人双侧腹股沟疝采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痛苦小,术中安全性高,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花费少,患者满意度较高。并且对于合并心、肝、肺等合并症的患者,也能通过该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老年人 双侧腹股沟疝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点肌间沟穿刺法在上肢手术臂丛阻滞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所有行上肢手术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行传统穿刺方法,观察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应患者病情的穿刺点进行穿刺,比较两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达优及优良率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点肌间沟穿刺法可以有效提高上肢手术患者臂丛阻滞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臂丛阻滞 麻醉 穿刺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方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合并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实施术前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合并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麻方式进行术前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方式进行术前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水平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方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合并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实施术前麻醉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全麻 硬膜外阻滞 手术 高血压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股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超声引导组(U组)和腰硬联合组(A组)。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和麻醉后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及并发症。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确切。U组麻醉前后各时点血压和心率平稳;A组麻醉前后血压和心率波动大,两组差异显著(P<0.01vsP<0.05)。结论超声引导股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手术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平稳,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股神经 坐骨神经 阻滞 腰硬联合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β受体阻滞药对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骨密度(BMD)及骨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连续选择年龄〉60岁的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0例。按干预方式不同,分为比索洛尔组99例(5~10mg.d-1,qd);美托洛尔组95例(25~50mg.d-1,bid);阿替洛尔组83例(12.5~25mg.d-1,tid);对照组73例(未服用β受体阻滞药)。服用β受体阻滞药患者用药时间均在〉3年。分别比较组间血清钙磷浓度、碱性磷酸酶浓度、骨密度、骨折发生率。结果:各治疗组血钙浓度、血磷浓度、碱性磷酸酶浓度与对照组间各相应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骨密度与对照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比索洛尔组1.49±0.12g.cm-2、美托洛尔组1.45±0.11g.cm-2、阿替洛尔组1.41±0.13g.cm-2与对照组1.11±0.17g.cm-2比较,P〈0.05);各治疗组间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骨折发生率较对照组比较有下降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索洛尔组骨折发生率7.07%、美托洛尔组骨折发生率6.32%、阿替洛尔组骨折发生率7.23%与对照组骨折发生率10.96%比较,P均〉0.05);各治疗组间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治疗剂量β受体阻滞药(比索洛尔或美托洛尔或阿替洛尔)的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骨密度下降程度明显减轻,骨折发生率下降。

  • 标签: Β受体阻滞药 骨密度 骨折 老年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刀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颈源性头痛患者85例.随机分为3组①星状神经节阻滞组(Ⅰ组)27例,采用第6颈椎横突刺入法行星状神经节阻滞,隔日1次,10次一疗程。②针刀疗法组(Ⅱ组)28例,7天治疗1次,5次为1疗程。③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刀疗法组(Ⅲ组)30例,先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半小时后再行针刀治疗,7天1次,3次1疗程。观察记录三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同时记录患者治疗后2个月、2年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2个月和治疗后2年Ⅲ组与Ⅰ、Ⅱ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联合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星状神经节 针刀 颈源性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乳癌扩大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择期乳癌根治手术患者36例观察组18例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照组18例单纯全麻。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镇痛和肌松效果均较满意,但观察组术中循环功能明显比对照组稳定,观察组全麻用药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是乳癌根治手术较好的选择。

  • 标签: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 乳癌扩大根治术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氯普鲁卡因在老年泌尿外科手术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用3%氯普鲁卡因治疗的患者160例,分为氯普鲁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其中氯普鲁卡因组有患者80名,在术前给予3%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组有患者80名,在术前给予2%利多卡因作为对照,用统计学的方法比较两种药对患者的镇痛效果及运动阻滞效果。结果氯普鲁卡因组患者在镇痛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时间均短于利多卡因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镇痛效果消失后测试部位的厚度以及运动阻滞过程中患者活动量、镇痛时间长短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氯普鲁卡因在在老年泌尿外科手术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3%氯普鲁卡因 老年泌尿外科 硬膜外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入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行腹股沟疝手术的1~6岁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S组,n=30)和氯胺酮-咪唑安定静脉复合麻醉组(K组,n=30),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中生命体征平稳,S组血流动力学较K组平稳(P<0.05),苏醒时间短于K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应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具有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 标签: 七氟烷 骶管阻滞麻醉 小儿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58例小儿,随机选择其中29例患儿采用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观察组),其余29例患儿采用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对照组),并对麻醉效果、苏醒时间、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T0时刻,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和T2时刻,观察组患儿的MAP和HR未有明显变动,而对照组患儿的MAP和HR显著升高,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的肢体活动发生率、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对小儿手术麻醉的应用价值较大。

  • 标签: 七氟醚 复合 骶管阻滞 麻醉 小儿 手术
  • 简介:一、课堂课的要求好的课堂结尾能够高效率地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知识技能,帮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为课后复习找准方向。同时还能够使学生进一步领会科学方法和发展能力。课堂课要求做到:

  • 标签: 化学课堂 常用方法 结课 中学 知识技能 课堂结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ER2在直肠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pathwayarrayanalysis方法分析了56例直肠癌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HER2的表达。结果在56例直肠癌患者中共发现HER2阳性表达的为35例,21例正常黏膜组织中HER2过表达,其中16例直肠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结论HER2的表达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检测HER2的表达可作为判断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结直肠癌 HER2 pathway array
  • 简介:针对蒸汽透平叶片盐导致机组运行效率下降,严重制约了装置正常生产的问题,经严密探讨,采用湿蒸汽在线清洗技术对透平叶片进行了不停机处理,达到了预期效果,避免了装置的非计划停工,为全公司的创新增效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蒸汽透平 叶片结盐 在线清洗 催化裂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了大学生性生理、性心理问题的一手材料,为大学生进行性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长江大学、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各随机选择男生200名、女生200名作为调查对象,共1200名大二的学生。调查与研究手段为是问卷设计—问卷调查—资料统计分析—对策研究及引导—撰写论文。结果和结论被调查对象所学专业不同,而对性问题认识程度有一定的区分度;非医学学生性生理与性心理困惑同时存在;医学院学生性生理困惑小于性心理困惑。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教育,使他们建立正确的性观念。

  • 标签: 大学生 性问题 调查及对策 结题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壁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在老年直肠癌根治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39例腹壁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行老年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肠管切除长度,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本组病历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99.5±25.6)min;术中出血量(330±48)ml;术后清出肠旁及肠系膜淋巴结(18.2±4.6)个;切除标本长度结肠癌为(21.5±2.5)cm,直肠癌为(19.4±1.7)cm;术后腹腔引流液(220±40);肛门排气时间(4.0±1.2)d;住院时间(13.5±4)天,除1例术后发生切口液化延迟愈合,其余未发生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对于老年高龄高危直肠癌患者,腹壁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较传统腹腔镜手术体现出更多优势,可达到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要求,值得临床医师大力推广。

  • 标签: 无气腹腹腔镜 腹壁悬吊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制剂输注。结果48例直肠癌患者,术后经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均无死亡病例,无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和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14例患者出现腹胀,占29.17%;10例患者出现恶心,占20.83%,经胃肠减压缓解;无呕吐病例。结论直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患者消化功能的恢复,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结直肠癌 早期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