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廖琦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2-21
  • 出处:《系统医学》2022年第8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 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探究手术治疗慢性扁桃肥大患儿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慢性扁桃肥大患儿3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7例。两组患儿均行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辅以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慢性扁桃肥大患儿并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小儿;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手术治疗;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扁桃肥大患儿采取低温等离子治疗的效果。方法:参与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小儿扁桃肥大患儿,均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入本院治疗,共5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为治疗A组及治疗B组,其中治疗B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治疗A组则施行低温等离子治疗,每组各29例。对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由研究结果数据方面上可见,治疗A组手术指标相比治疗B组较优(P<0.05)。治疗A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治疗B组较低(P<0.05)。结论:在小儿扁桃肥大患儿采取低温等离子治疗能够获得较高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手术指标,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此种治疗方法在小儿扁桃肥大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低温等离子 小儿扁桃体腺样体肥大 手术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饮食护理在小儿扁桃摘除术中应用价值。方法:时间选取范围{2020.5-2022.1},选择在本院医治的58例小儿扁桃摘除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概率及自主饮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出现自主进食概率等比对照组有优势,观察组并发症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扁桃摘除术后,给予患者合理饮食,有利于改善患者禁食情况,减少并发症概率,属于科学性较强护理模式。

  • 标签: 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 饮食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脑电信息样本熵计算的麻醉深度指数(depth of anesthesia index, AI)在小儿扁桃/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择期行扁桃/切除术的患儿124例,年龄3~1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2例。两组患儿均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E组根据AI调节麻醉深度,维持AI在40~60,C组根据血压、心率变化调节麻醉深度。记录两组患儿入室(T1)、诱导前(T2)、插管前(T3)、插管后1 min(T4)、插管后3 min(T5)、插管后5 min(T6)、手术开始(T7)、扁桃切除(T8)、刮除(T9)、手术结束(T10)、苏醒(T11)、拔管(T12)时的MAP、心率、AI;记录两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记录两组患儿术后30 min、术后2 h的小儿苏醒期谵妄量表(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PAE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7~T10时E组心率、MAP、AI均高于C组(P<0.05);E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C组(P<0.05),丙泊酚用量少于C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30 min、术后2 h PAE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监测有助于减少术中静脉麻醉药丙泊酚用量、缩短患儿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可安全用于儿童。

  • 标签: 麻醉深度 麻醉,全身 扁桃体切除术 腺样体切除术 丙泊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接受鼻内镜下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01-01至2023-06-30间纳入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附加鼻内镜下切除术,对比症状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切除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术中持续静脉泵注利多卡因对切除术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6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40例年龄在3~1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在七氟烷全身麻醉下行切除术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及利多卡因持续静脉泵注组(L组),每组各20例。N组男7例、女13例,年龄6(5,8)岁;L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7(5,8)岁。患儿在诱导后,L组先静脉注射1 mg/kg利多卡因,继而以2 mg/(kg·h)持续静脉泵注利多卡因,N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对照。主要结局指标包括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苏醒期麻醉药物追加次数;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拔管后30 min疼痛评分,拔管时间及恢复室停留时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Pearson Chi-Square检验。结果L组患儿苏醒期WATCHA躁动评分较N组患儿低[1(0,2)分比3(0,4)分,P<0.05],L组患儿躁动发生率低于N组[20%(4/20)比50%(10/20),P<0.05],L组患儿苏醒期麻醉药物追加率低于N组[15%(3/20)比60%(12/20),P<0.01]。L组患儿拔管时间短于N组[(13.00±7.33)min比(19.40±7.39)min,P<0.01],L组患儿恢复室停留时间短于N组[(42.00±7.85)min比(50.15±7.14)min,P<0.01],L组患儿拔管后30 min疼痛评分低于N组[0(0,2)分比2(0,2)分,P<0.05]。结论持续静脉泵注利多卡因可以减少切除术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缩短拔管时间及恢复室停留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对加速患儿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利多卡因 腺样体切除术 麻醉苏醒期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置管联合鼻内镜下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的临床疗效几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自2009年2月~2013年1月份期间收诊的318例分泌性中耳炎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159例患儿给予鼓膜置管联合鼻内镜下切除治疗,观察组159例患儿给予鼻内镜下切除治疗,以两组患儿中耳积液的平均时间、术后感染率、治愈率、半年后复发率为指标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中耳积液的平均时间、术后感染率和半年后复发率明显少于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置管联合鼻内镜下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鼓膜置管 鼻内镜 腺样体切除 分泌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口电动切割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儿实施不同路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出血量、血清指标改善、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经口电动切割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具有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内镜 经口电动切除术 分泌性中耳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 切除联合置管术在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时间段选择76例因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而就诊于我科室的患儿进行调研,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归纳为2个小组,每组均纳入38例患儿。按照治疗举措将其命名为常规组、研究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切除联合置管术治疗。总结与探究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探究。结果 常规组复发率为18.42%明显高于研究组的2.63%,经对照差异明显,(P

  • 标签: 腺样体切除 置管术 小儿 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治疗,重点分析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实现良好解决。方法:针对本院的60例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对象,样本为2021年6月-2022年5月前来的患者,按照时间划分两组,对照组用置管手术治疗,观察组为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总疗效率上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中耳腔积液消失与鼓膜痊愈时间、听力改善用时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此外,在平均纯音听阈与生活影响因子评分中,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最后,观察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疾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对于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有助于加快中耳腔积液消失与鼓膜痊愈时间,同时有助于改善平均纯音听阈与生活影响因子评分,患者病情逐步好转,值得推广。

  • 标签: 腺样体切除 鼓膜置管术 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内镜+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4年3月我院就诊的64例鼾症患儿为调研目标,依据几率抽样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开展鼻动力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开展鼻内镜+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VAS症状评分。结果:研究组VAS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鼾症 鼻内镜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腺样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儿童睡眠呼吸暂停患病率高,而和/或扁桃肥大是造成其发生上气道阻塞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对于扁桃有明确的分级标准,但对于的分级标准尚未能统一。本文对内镜及影像学这2类分级方法的发展演进及新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对比两者的优势与不足,探讨各种评估体系对于疾病转归及干预的指导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鼾症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20例腭咽扁桃肥大患儿单纯行扁桃切除术,保留,10年随访观察。结果大部分患儿症状明显改善,部分患儿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并发鼻鼻窦炎、中耳炎等。结论对腭咽扁桃肥大患儿要同期进行手术干预,以免进一步代偿性肥大而行二次手术。

  • 标签: 扁桃体肥大 手术干预 随访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肥大的不同手术途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研究取80例儿童肥大患儿,患儿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6年1月份入院治疗。随机性分组,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切除术治疗,共40例;实验组采用鼻内镜低温射频消融切除术治疗,共40例。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和比较。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为97.5%(39/40),对照组为72.5%(29/40),实验组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手术时间、鼻腔恢复至正常通气时间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短,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出血量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少,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并发症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低温射频消融切除术对儿童肥大进行治疗,创伤性小,出血少,且患儿预后理想,值得推荐。

  • 标签: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 鼻内镜低温射频消融切除术 儿童腺样体肥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动切吸切除术和常规切除术治疗儿童肥大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63例肥大儿童随机分成A、B两组;A组32例行鼻内镜下电动切吸切除术,B组31例行常规切除手术,并对2组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总有效率94%,B组总有效率71%;A组与B组手术后术后出血、咽鼓管损伤、继发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切除术中,鼻内镜下电动切吸切除手术优于常规切除手术,具有疗效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腺样体切除术 并发症 手术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术式治疗小儿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归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肥大患者180例,其中60例行传统刮除术,60例行鼻内镜下吸切钻切除术,60例行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进行手术。比较三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与传统刮除术、鼻内镜下吸切钻切除术相比,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具有切除彻底,损伤小,出血少,安全可靠,疗效满意等优点。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手术方式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咽侧位X线及CT扫描重建测量对小儿增殖肥大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9月~2012年2月临床诊断该病患者50例,摄取鼻咽X线侧位片及CT扫描三维重建,并测量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厚度,计算出A/N比值(A为厚度,N为鼻炎腔厚度)。结果50例中A/N比值0.61-0.65的3例,0.65-0.7的40例,>0.7的7例;A/N比值>0.61的,急、慢性鼻窦炎及鼻塞患儿25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5例;反复流涕患儿5例;打鼾患儿5例;张口呼吸5例;扁桃肿大患儿5例。结论X线及CT重建测量可显示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厚度,A/N比值大于0.65,X线、CT诊断增殖肥大达到互补优势,再结合临床表现对小儿增殖肥大及临床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临床表现 X(CT)线分析
  • 简介:摘要小儿肥大以热毒痰瘀为主要病理因素,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胃、肝有关,其中热毒之邪乃致病主要因素,痰瘀是病变过程的病理产物,又可与热毒胶着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使病情缠绵难愈。临床以自拟鼻窒方加减,治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疗效颇佳。附验案一则进行分析。

  • 标签: 中医儿科疾病 腺样体肥大 热毒痰瘀 鼻窒方 中医药疗法 经验心得 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