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旅游资源普查与评价是支撑旅游规划设计的基础工作,目前实践中主要依靠经验方法判别,可靠性不高,尚未形成科学的评价方法。基于ArcGIS旅游资源信息采集系统和空间分析平台,采用空间集聚度、开发潜力评价和组合集群识别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并以蓬莱市进行了案例分析。结论认为:(1)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评价可以建立旅游资源单体数据采集、数据库构建、等级规模分析、空间分析与可视化、区域旅游功能与布局、空间管理的一体化方法,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2)区域旅游资源存在空间分布和等级分布的差异性,开发利用中应识别不同区域的优势资源群及其开发潜力,据此来结合市场消费需求、交通条件等外部环境等进行产品设计和时序安排;(3)旅游资源单体普查是旅游规划设计的基本技术手段,仍需改进旅游资源单体分类标准,根据科学评价结果对当前产品体系进行类型和结构优化,巩固发展优势,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本研究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评价提供依据,并为未来的旅游资源评价和区域旅游规划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 标签: 城市旅游 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评价 蓬莱市
  • 简介:声景即声音景观,是人文地理景观的核心要素之一,它既塑造了特定区域的文化地理特征,也是地方感知的重要依托,声景主观感知评价对声景的创设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六个历史文化街区的实地声景为例,选取九组语义对,利用语义细分法进行声景主观评价实验,初步分析了客观声学参数与主观语义评价的定量关系。在对普通学生与本土人群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应关注对本土受众意义重大,反映本土地理、人文的声音及其发生场所和行为习惯,以期为历史区域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也是从声景角度进行人文地理的探索。

  • 标签: 历史文化街区 声景 语义细分法 观评价 原生性
  • 简介:都市圈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之一。随着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的相互融合发展,都市圈的竞争力问题已成为多个学科关注的重点。在综合国内外都市圈竞争力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整合力、硬实力及软实力三个方面,构建涵盖39个指标的都市圈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据此对国内12大都市圈的竞争力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比较结果提出提升南京都市圈综合竞争力的策略。

  • 标签: 南京都市圈 综合竞争力 提升策略
  • 简介: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理念,构建全面系统的活态传承绩效评价体系对引导活态传承的规范执行,客观科学评价其传承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民族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绩效评价为研究内容,通过文献分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内涵和路径进行了理论阐释;并结合专家问卷法,筛选出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活态传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随后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构建了民族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绩效评价模型。

  • 标签: 民族地区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传承 绩效评价
  • 简介:行前信息搜索是游客旅游决策过程的首要步骤之一,而信息则会进一步影响游客的系列消费行为及其满意度评价。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黄山风景区为例构建了国内游客行前信息搜索测量量表和目的地游客满意度评价测量量表,并通过因子分析萃取出了上述量表的因子结构,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事后多重比较法检验了游客行前信息搜索行为的组间差异、检验了游客对目的地满意度评价的组间差异。典型相关分析则发现,“信息搜索的媒体导向”、“深入性信息”、“信息搜索的经验与中介导向”和“保健性信息”等国内游客行前信息搜索因子与目的地游客满意度评价因子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游客对“深入性信息”、“信息搜索的媒体导向”的关注程度较为有限。基于上述检验与发现,文章提出了黄山风景区提高游客满意度的若干举措。

  • 标签: 行前信息搜索 旅游目的地 满意度评价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的讨论是建立在"反思"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经济评价的基础上的。为深化相关认识,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于2001年、2002年,2004年5月和12月,先后承办了四届关于"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的研讨会。历届研讨会对西方关于中国传统经济的最新研究理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准、劳动生产率等西方学术概念等焦点问题都进行了深入讨论,在史学界产生了积极影响。2016年6月25—26日,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研究》杂志社、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暨农商社会/富民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紫玉饭店隆重召开。

  • 标签: 农商 经济发展水平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系 社会经济发展 学术概念
  • 简介:林鸿被明清批评界视为明初复古的先声,并将后来台阁体"鸣盛"的观念亦归于林鸿的开创。本文通过对林鸿诗歌作品的解读与其诗学观念的探讨,认为上述说法乃是当时一部分诗人的理想和后来诗论家的误读。林鸿尽管有一部分作品有追求盛唐诗风及鸣国家之盛的倾向,但实际上作为闽中诗派的代表,他更多表现出的是隐逸的人生态度与超然冲淡的诗风,并沾染有元代末期诗坛上秾丽哀婉的风气。研究古代作家的诗歌创作,理应认真解读原著并与当时的历史语镜相结合,而不能听信后来某些批评家带有主观偏见的结论。

  • 标签: 鸣盛 复古 冲淡 隐逸
  • 简介:达玛(或称达磨、朗达玛)是统一的吐蕃王国的最后一个赞普,其在位时间仅短短四年,后代史书中关于他的记载多与他在位时推行的“灭佛”政策有关。关于达玛禁佛一事,本文认为有两点问题有必要进行讨论:首先,达玛时期推行的是“禁佛”政策,而非大部分藏汉史籍中所载的“灭佛”政策;其次,对于达玛禁佛的评价应该尽量摒除佛教典籍中带有宗教情感的偏见对我们的影响,从当时吐蕃王国的历史背景及禁佛政策造成的历史影响给予达玛以客观公正的评价

  • 标签: 吐蕃 达玛 禁佛 灭佛
  • 简介:<正>区域人文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区域人文地理学,可以为生产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便为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服务。50年代,由于我国全盘苏化,错误地批判了人文地理学,严重影响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致使中国人文地理学无人问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战略性的大转变,使人们摆脱了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想的束缚。在这种背景下,

  • 标签: 中国人文地理学 科学依据 区域 生产建设 严重影响 地理分区
  • 简介:2014年,北京大学课题组对四所大学在校藏族学生的基本情况及一些议题方面的思想状况开展了问卷调查。回收问卷的总规模为1300人,其中包括了111名藏族教师。问卷中15个方面的具体问题主要涉及被访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语言能力、校园生活和社会交往,以及对“内地班”、大学环境、家乡发展和汉族民众的印象等等。本文为调查报告的第二部分,内容主要为藏族学生对所在校园环境的评价、对自己家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看法,以及他们的语言学习和使用状况。

  • 标签: 在校藏族学生 校园生活 家乡发展
  • 简介:借助于遥感技术的应用,探讨了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设计成果与实施效果监测之间脱节的现实问题,以棠张镇总体规划为实例进行监测分析,评价了其总体规划实施三年来所面临问题的成因,明确了遥感技术在未来城市规划实效性监测中将有广阔的前景。

  • 标签: 遥感 城市规划 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