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全球变暖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它不仅对海洋生态环境及生物圈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浮游动物角度出发综述了全球变暖对其生理活动、生态分布及生物气候学的影响。运用不同温度条件下浮游动物生理学上的变化来说明全球变暖对浮游动物的生理影响;通过分析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生物量,丰度和生物地理分布等指标来阐述其对全球变暖的生态响应;通过讨论浮游动物的最高丰度时间和繁殖时间这2个重要物候学指标来说明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最后,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即调查更广泛的生物功能群、关注处于热带海洋中的浮游动物以及在浮游动物个体水平上开展研究工作。

  • 标签: 全球变暖 浮游动物 生理活性 丰度 生物多样性 生物气候学
  • 简介:甲壳动物精子生物学的研究对于甲壳动物的人工繁育及遗传育种等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文归纳了甲壳动物精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精子的形态结构、发生、活力、体外保存及顶体反应等方面,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 标签: 甲壳动物 精子 形态结构 发生 活力 体外保存
  • 简介:2004年9月到10月间在南海北部海区对微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进行了调查,同期运用现场稀释法,以叶绿素a为监测对象,估计了该海区内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和摄食压力的水平。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海区纤毛虫群体中以多膜纲寡毛日为主,有16种,其中寡毛亚目纤毛虫4种,砂壳亚目纤毛虫11种。各站纤毛虫丰度比较低,在9~102ind/m^3之间。浮游植物瞬时增长率(k)在0.03/d-2.13/d之间;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g)在0.01/d~1.06/d之间。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只)在0.089%-65.23%之间,对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Pp)在33.63%~86.04%之间。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水平主要受其丰度的影响,同时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显示,在南海北部海区微型浮游动物在初级生产力传递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

  • 标签: 微型浮游动物 摄食压力 稀释法 南海
  • 简介:本研究对滦河口近岸海域19个站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发现浮游动物种类25个。其中,桡足类是最丰富的类群(春季和夏季分别占浮游动物总丰度的93.6%和74.9%)。春、夏季桡足类的种类组成相同,其中,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parvus)和双毛纺锤水蚤(Acartiabifilosa)为两季优势种,都超过桡足类总丰度的15%。春季浮游动物的总丰度比夏季高,它们的平均值分别11657ind/m3和1549ind/m3。One-WayANOVA分析表明,春、夏季浮游动物丰度差异显著(p<0.001)。冗余分析(RDA)表明,盐度和营养盐分别是影响春季和夏季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 标签: 浮游动物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滦河口
  • 简介:根据1999年7—8月“雪龙”号考察船在楚奇海采集的样品,运用PRIMER软件分析该区网采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楚奇海浮游植物群聚可分为三个生态类群:北极-亚北极类群,主要分布于水深大于2000米且受北冰洋影响较直接的东北部浅水浮冰外缘;北方温带类群,主要分布于水深小于100米的中部浅水浮冰区:广温性类群,主要分布于通过白令海峡与北太平洋进行水交换的南部水域。该区浮游植物平面分布差异大,细胞密度站间变化范围为1.6×10^3~90680.2×10^4,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站间变化范围分别为0.07~O.87和0.33~3.82。主成分(PCA)分析表明,对楚奇海浮游植物分布起支配作用为水温和盐度。此外,由于该海区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浮冰的位黄及其物理状态(聚集、开裂和消融等)均会增加浮游植物分布的变异。

  • 标签: 楚科奇海 浮游植物 分布 环境因子 多元分析
  • 简介:双齿围沙蚕是底栖多毛类动物,广泛分布于亚洲近海和河口环境中.本文研究了天津北塘河口双齿围沙蚕对沉积颗粒物的再造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对沉积颗粒物有显著的混合能力,其中对小粒径颗粒物的混合作用强于大粒径颗粒物.小粒径颗粒物可以被沙蚕摄食随粪便排出.

  • 标签: 沉积颗粒物 再造作用 多毛类 Perinereisaibuhitensis 河口沉积
  • 简介:无线电定位(radiopositioning)利用无线电技术与设备测定有关导航参数,确定海上船舶、空中飞行器和陆地车辆等运动载体位置的技术。无线电定位的原理建立在无线电波传播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即无线电波在理想的均匀介质中按直线等速传播,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会产生折射和反射;通过无线电定位设备,测量导航台发射的电波的频率、振幅、方位、相位和传播时间等参数,求得运动载体相对于导航台的方位、距离、距离差,经过电波传播误差改正,算得运动载体的位置。

  • 标签: 海洋测绘 百科全书 中国海军 无线电波传播 第二版 无线电定位
  • 简介:军事海洋测绘(militaryhydrographicsurveyingandcharting)为满足海上军事活动的需要,测定和描述海洋、江河、湖泊和沿岸地带自然地理要素和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属性的理论和技术。军事测绘的组成部分。主要用途是为海上作战、训练、航行安全、武器装备、

  • 标签: 海洋测绘 百科全书 中国海军 第二版 条目 自然地理要素
  • 简介:dianzihaituxitong电子海图系统(electronicchartsystem)由数据、软件和电子设备构成的显示海图信息的系统.舰船导航和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部分.用于存储、检索、显示和更新海图信息,叠加实时船位或其他运动目标,辅助航行和海图作业.又指电子计算机可识别、处理,且附于一定载体上的数字形式的海图数据.

  • 标签: 海洋测绘 百科全书 中国海军 电子海图系统 第二版 指挥自动化系统
  • 简介:不久前,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共同组织的第七批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评选活动落下帷幕。北京北天绘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Sky-Lark无人机载激光雷达和U-Arm三维激光扫描仪入选该名单。Sky-Lark无人机载激光雷达是为轻小型无人机量身定制的激光雷达测量系统。

  • 标签: 机载激光雷达 新技术 名单 产品 科学技术委员会 三维激光扫描仪
  • 简介:2016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对河北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对比分析了春、夏两季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丰度、生物量、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春、夏季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分别为58种和92种,两季种类组成皆以多毛类为主;夏季大型底栖动物丰度略高于春季,而生物量要明显小于春季。采用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聚类分析和多维排列尺度(MD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春、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春季可分为3个群落,夏季可分为2个群落。采用ABC曲线法来监测环境污染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扰动情况,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或扰动。

  • 标签: 昌黎 大型底栖动物 多样性 聚类分析 ABC曲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