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学界围绕是否应改变美对台军售政策展开了激烈辩论。这场辩论并非源于台湾议题本身,而是’基于美中关系与美国对华政策的考量,归根结底,是美国如何看待中国大陆的崛起;辩论的实质也不是要美国放弃对台湾的安全承诺,而是如何使美国因应中国大陆崛起和台海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潮流、更为有效地担当与发挥持续介入两岸关系的角色与功能。短期看,辩论对美对台军售政策的直接影响并不大,但辩论本身意蕴深远,反映了在中国大陆崛起与中美关系转型的背景下,美国战略界及学界对台湾在美国国家安全利益中地位与作用的审视与重新思考。

  • 标签: 美国 中美关系 对台军售 两岸关系
  • 简介:独立后,为了保护正在建立过程中的民族工业,印度对商品进口实行严格限制.除利用高关税设立关税壁垒外,印度还实行种种非关税壁垒的措施,对进口商品实行数量限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但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印度的做法必然遭到其它国家抵制.1997年美国等西方国家先后与印度就数量限制进行磋商,世界贸易组织也应美国请求成立专家组审理美国与印度之间的数量争端案.最后,印度愿意与美国磋商达成一致意见.本案说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既可以享受某些应有的权利,但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 标签: 印度 美国 数量争端 启示
  • 简介:近期以来.美国力图以强化核不扩散机制为由开展与印度的民用核能合作·深化双边在战略层面的关系;与此同时,美国极力通过国际机制和军事威慑加强对据信正秘密发展核武器的伊朗进行制裁。由于印度、伊朗的相异处境及与美国和国际核机制的关联.伊朗核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影响、度量印美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伊朗核问题 印度 美国 国际原子能机构
  • 简介:南海问题的本质是中美在南海地区政治、军事和外交领域的战略博弈,美国将“舆论战”作为这种战略博弈的内在组成部分,注重综合运用政府官方发声、媒体舆论炒作、学术机构解读等不同手段打“组合拳”,对外传播效果彰显、技战术特点突出:一是建立官方、学界和媒体统筹协调、紧密配合的对外传播机制;二是在策略上擅长主动出击,通过不断设置新议题打主动仗:三是在议题设置上有效利用东西方文化差异,注重玩逻辑和语言文字游戏,奉行双重标准.片面理解国际规则和秩序。美国南海“舆论战”对服务美国内政治、团结美盟友、遏制中国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意图后果值得东盟国家反思.其方式方法值得中国借鉴。

  • 标签: 美国 中国 东盟 南海问题 “舆论战”
  • 简介:《波特曼-墨菲反宣传法案(Portman—MurphyCounter—PropagandaBill)》,也叫《2016反制信息战法案》①,以下简称《反宣传法》。《反宣传法》最先是在2016年3月由美国共和党籍的波特曼(RobPortman)参议员以及民主党籍的墨菲(ChrisMurphy)参议员共同提出,原名是《反信息战法案》)。之后这个法案在7月以现在的名称再度被提出,并于12月8日通过。

  • 标签: 法案 墨菲 特曼 美国 COUNTER 解读
  • 简介:2015年6月19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新版美国《2014年全球恐怖主义形势报告》(CountryReportsonTerrorism2014,以下简称《报告》),同日,美国国务院负责反恐事务的协调官蒂娜·凯达诺(TinaS.Kaidanow)召开特别简报会,对《报告》中涉及的相关政策议题作出解释说明。《报告》对2014年全球恐怖主义形势及美国的反恐战略进行了全面梳理与评估,认为全球恐怖主义形势呈现出三大趋势,全球恐怖组织问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无论从自身实力或声望上看,“伊斯兰国”已取代“基地”组织,成为全球头号恐怖主义威胁。

  • 标签: 恐怖主义 美国 解读 《报告》 “基地”组织 反恐战略
  • 简介:美国传统基金会是直接为美国政府服务的保守派政策研究机构,成立于1973年,标榜'自由竞争企业、有限政府、个人自由和强大的国防'。该会资深副主席兼研究主任伯顿·Y·派因斯曾于1991年4月发表过《美国保守主义外交政策的十条原则》的讲话(见本刊1991年第10期)。苏联解体后,该会'保守主义外交政策蓝图委员会'经集体研究并由派因斯执笔,于1992年4月发表了一篇长达33页的研究报告,题为《缔造对美国安全的世界——美国外交政策蓝图》。它比《十条原则》讲话又有深化,是为美国在后冷战及后苏联时代制定的保守主义对外政策战略,对布什的'世界新秩序'作了明确的阐述。现将该文中'观察

  • 标签: 对外政策 集体研究 个人自由 世界新秩序 战略利益 研究机构
  • 简介:当前,美国国防战略的重心正在向亚洲尤其向中国周边转移。同时,美调整对华战略,将中国列为美国未来全球战略的第一重点,强调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防范和遏制。这将对整个国际局势和中美关系未来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对华战略 中国周边 国际局势 中美关系 亚太 国防战略
  • 简介:“印太”从地理概念转型为新的政治与战略构想,既是地缘政治变化的反应,又凸现了美国利用其继续维护全球领导地位和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美国积极塑造“印一太”战略格局,极力拉拢其盟国,并主动发展新的伙伴国家,对中国产生了地缘战略制衡态势,从而使中国的崛起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地缘环境,中国必须高度关注并提出应对之策。

  • 标签: 美国 印太 战略 影响
  • 简介:2014年2月6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96票比O票的表决结果批准参议员马克斯·鲍卡斯(MaxS.Baucus)出任美国新一任驻华大使。2月21日,鲍卡斯宣誓就职。鲍卡斯是从政40余年的资深民主党参议员。作为前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他精通国会政治,熟悉国际贸易问题,善于促成两党合作。鲍卡斯倾向于从贸易的视角看待国际关系,其中国观的主线是通过接触来影响中国,以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

  • 标签: 美国国会 驻华大使 马克斯 贸易问题 国际关系 两党合作
  • 简介: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以美国国防部科技委员会主席、前副国务卿威廉·施奈德为团长的美国对外政策理事会代表团一行10人于2月24日至3月3日访华。在京期间.交流协会顾问、中联部副部长刘洪才主持座谈.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熊光楷上将、外交部部长助理刘结一分别会见。代表团还拜会了军事科学院和银监会。除北京外,代表团还赴福州、厦门参观访问。

  • 标签: 美国对外政策 代表团 理事会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访华 科技委员会
  • 简介:2013年4月,马尔代夫新闻媒体踢爆美国正与马尔代夫谈判《驻军地位协定》。美马《驻军地位协定》谈判意在为美国在马尔代夫确立军事存在张目。美国之所以选择与马尔代夫谈判《驻军地位协定》主要因为:第一,确保对印度洋的控制;第二,平衡中国海洋强国战略所带来的冲击;第三,深化与马尔代夫的反恐合作;最后,为迪戈加西亚基地寻找“备胎”。关马谈判《驻军地位协定》对印度、中国乃至亚太局势均造成一定影响和冲击。

  • 标签: 美国 马尔代夫 《驻军地位协定》 中国 印度
  • 简介:发建言,济天下——评《中国国家利益分析》翟坤“国家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以保障国家利益为出发点,这使得国家利益论在西方国际关系诸流派理论中处于中心地位,但国家利益作为西方国际关系分析的一个基本概念,一直没...

  • 标签: 国家利益分析 效用分析法 研究方法 对外政策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研究
  • 简介:近年来,俄罗斯碳氢化合物原料开发面临着探明储量下降和再生产速度降低等问题,地质勘探工作已不能保证石油工业原料基地的再生产,特别是无法应对今后石油开采量快速增长的要求。这些因素已对俄罗斯经济和能源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对这一部门进行有效的国家调控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俄罗斯 石油工业 国家调控
  • 简介:国家利益是我国处理国际事务的最高准则。但何为“国家利益”却众说纷纭。西方现实主义国家利益观在理论上有其局限性,在实践上对国际关系有负面影响。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利益观认为,国家利益是阶级社会里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国家利益实质上是阶级的利益,形式上是民族的和公共的利益;对内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对外是外交政策的指南,其内容是经常变换的

  • 标签: 国家利益 西方现实主义 虚幻的共同体 内涵 本质特征
  • 简介:一、亚太地区的经济结构变化近年来,日本、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东盟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迅速的变化。这种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有从日本直接波及到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然后再由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间接转而波及到东盟与中国的,但也有直接从日本波及到东盟与中国的。这种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不仅引起了受波及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变化,同时也成为促进受波及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拟考察近十年来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与东盟的经济结构变化概貌,然后按国别探讨东盟各国的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其背景及今后的展望。

  • 标签: 经济结构变化 东盟国家 新加坡经济 经济增长 直接波 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