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持性护理联合家属参与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社会功能及照顾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该院进行治疗的1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联合组,各6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支持性护理,联合组患者在支持性护理基础上加用家属参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率、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及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心理社会、动力/精力、症状/不良反应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家属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其不良情绪均有显著改善,且联合组患者家属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支持性护理联合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及护理的依从率、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且改善患者家属心理状态。

  • 标签: 支持性护理 家属参与护理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阴性症状评估量表4条目(4-item Negative Symptom Assessment,NSA-4)中文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信效度。方法纳入1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NSA-4中文版及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cale for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 SANS)、PANSS、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algary Depression Scale for Schizophrenia, CDSS)评估。采用Cronbach α系数评价NSA-4中文版的内部一致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CC)评价评分者间一致性,以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重测信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NSA-4中文版与SANS的相关性评价其效标效度,与PANSS、CDSS的相关性评价其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结果NSA-4中文版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88,ICC为0.661~0.958,重测信度r=0.860。NSA-4中文版与SANS的相关系数为r=0.801,与PANSS总分、PANSS阴性症状分及总体阴性症状评定的相关系数为r=0.528~0.834,与PANSS阳性症状分、一般病理分、CDSS总分相关系数为r=0.069~0.358。结论NSA-4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临床快速评定。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构成及其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关系。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太原市精神病医院收治的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26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1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IL-10、TNF-α水平,比较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与拟杆菌、肠球菌构成比,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构成与IL-6、IL-10、TNF-α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IL-6、IL-10、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观察组肠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菌落数少于对照组(P<0.05),拟杆菌、肠球菌菌落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乳酸杆菌/拟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低于对照组(P<0.05);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乳酸杆菌/拟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与IL-6、IL-10、TNF-α水平呈负相关(r<0,P<0.05)。结论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升高,肠道菌群失衡,且肠道菌群失衡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关系密切,两者在精神分裂症发生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未用药 肠道菌群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检测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神经科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检测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检测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水平,促进康复效果。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针对性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氨磺必利以及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9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不同,将上述入选患者进一步划分为A组(阿立哌唑治疗,32例)、B组(氨磺必利治疗,32例)与C组(奥氮平治疗,31例),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糖脂代谢[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总胆固醇(TC)]、泌乳素(PRL)水平以及体重指数(BMI)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FBG、HDL-C、TG、LDL-C及T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A组与B组患者HDL-C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A组患者FBG、TG、TC水平低于B组、C组患者,差异圴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4周后HDL-C水平高于C组患者,而LDL-C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A组患者PRL水平均低于B组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BM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A组患者BMI值均低于B组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氨磺必利、奥氮平比较,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性激素水平与BMI的影响相对较小。

  • 标签: 阿立哌唑 氨磺必利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 糖脂代谢 性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微小RNA-16、微小RNA-124和微小RNA-195表达与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健康体检者9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外周血微小RNA-16、微小RNA-124和微小RNA-195表达;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患者认知功能;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价患者社会功能。结果观察组外周血微小RNA-16(0.03±0.01)和微小RNA-195(0.08±0.03)表达低于对照组(0.12±0.02)和(0.27±0.06),而微小RNA-124(14.63±3.24)表达高于对照组(7.45±1.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763、19.898、29.389,均P<0.05)。观察组MoCA量表评分[(22.17±3.45)分]低于对照组[(28.39±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65,P<0.05)。观察组SSPI量表评分[(26.58±5.16)分]低于对照组[(45.37±3.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05,P<0.05)。微小RNA-16和微小RNA-195与MoCA量表评分和SSPI量表评分呈线性正相关(MoCA量表评分:r=0.641、0.724,SSPI量表评分:r=0.801、0.657,均P<0.05),微小RNA-124与MoCA量表评分和SSPI量表评分呈线性负相关(r=-0.738、-0.769,均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微小RNA-16和微小RNA-195表达降低而微小RNA-124表达升高,其中微小RNA-16和微小RNA-195表达与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呈正相关,而微小RNA-124与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呈负相关。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健康体检者 外周血 微小RNA-16 微小RNA-124 微小RNA-195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高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血清白蛋白、尿酸、总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高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齐拉西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PANSS)及韦氏记忆量表(WMS)、连线测验(TMT)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ALB)、尿酸(UA)、总胆红素(TBiL)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00%比76.00%,χ2=4.762,P=0.029),治疗后ALB、UA、TBiL水平及WM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9.254,P=0.000;t=2.739,P=0.007;t=4.762,P=0.029;t=4.221,P=0.000),PANSS、TM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62.53±12.86)分比(70.53±4.86)分,t=2.879,P=0.005;(115.69±23.05)分比(142.65±28.31)分,t=5.168,P=0.000];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高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率高,能缓解认知功能障碍,改善血浆非酶类抗氧化物水平。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非酶类抗氧化物 齐拉西酮 奥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