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这人长得很彪悍,说话很江湖,与人沟通挺谦虚;但其实旱有主见,想法很多、头脑灵活、办事很执着。如果在官场,这是个能人,能干点什么大刀阔斧之类的事情,不过在看起来挺斯文的文化圈里,有这么一位非常彪悍的主也是一大快事。我是个《水浒》爱好者,自然读《特别关注》的卷首就成为一件颇为快意的事,而卷首的作者“憨佗”便是朱祥。据说《特别关注》能有今天的江湖地位,他喝了成吨的酒,可见创业之艰难。但他干得很过瘾,多少有点梁山好汉大块吃肉的快感。他干的是晁盖哥哥的事,走得多少有一点宋江的路线,不过他干得比宋江好。摘自云弓的新浪博客

  • 标签: 朱玉 《特别关注》 《水浒》 梁山好汉 文化圈 爱好者
  • 简介: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因其特有的历时背景、文化风俗,影视作品也体现出独特的民族情感和文化特点。韩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已有千年之久,他们的电影往往能体现出厚重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深刻的人性思考。文章以韩国著名导演许豪的电影为例,对其影视作品的主题、情节、声音,画面所体现出的传统文化和美学进行分析。看看他是如何运用自己特有的风格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展现出来的。

  • 标签: 东方意蕴 传统文化 儒家文化 韩国电影
  • 作者: 文/杨春燕
  • 学科: 文化科学 > 传播学
  • 创建时间:2020-12-07
  • 出处:《文学欣赏》 2020年第3期
  • 机构:很早以前,中国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说的是神农有一个神奇的肚子,不管吃下什么,人们都可以从他的肠胃里看得清清楚楚。那时候的人,吃东西是生吞活剥的,因此经常生病。神农为了解除人们的疾苦,就把看到的植物都尝试一遍,看看这些植物在肚子里的变化,判断哪些无毒,哪些有毒。当他尝到一处开白花常绿树嫩叶时,吃下去的叶在肚子里从上到下,感觉特别,好像在肚子里排查什么,于是就把这种绿叶称为“查”。神农尝试百草,经常中毒,全靠茶叶来解毒。
  • 简介:春茶茶季短。在春茶集中采摘之前,茶农们都会早早安排好一个茶季的采摘计划,比如请多少茶工,先从哪片园采摘。春茶的采摘要和时间赛跑。采茶是一项精细活儿,一般会选一芽二、三叶,肥壮、匀整、茸毛显露的芽叶先行采摘,据查,平均每500克成品茶约有芽头8000-10000支。

  • 标签:
  • 简介:朔:1968年12月出生于河南开封。1990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到南风窗杂志社工作,从1997年起担任总编辑,领导《南风窗》实现了向一份“有责任感的政经杂志”的转型,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政经杂志。其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并在中山大学攻读管理学在职博士。

  • 标签: 《南风窗》 政经杂志 编辑 秦朔 品牌战略 管理创新
  • 简介:时明月》是中国首部3D武侠动画,其制作的最大亮点就在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动画进行了有机结合。利用数字技术将中国古典文学、哲学、建筑和传统艺术形式等诸多中国文化融合到动画作品中去,实现了现代数字技术与古代文化的艺术融合。而数字技术这一新技术在动画中的运用也使动画的审美体系发生了变革,数字动画带来的一系列审美创新也促使了中国动画创作风格逐渐由新世纪早期的借鉴国外回归民族化。

  • 标签: 传统文化 融合 创新 民族化 中国学派
  • 简介:19世纪清政府社会革新运动的开展,西方文学逐步进入国人视野。以《梨魂》为代表的域外小说对我国传统小说造成极大冲击。本文旨在从域外小说进入中国开始,分析其传入中国的背景和奥机,并通过研究《巴黎茶花女遗事》对小说《梨魂》产生的影响,进而探索域外小说对我国现代小说转型的作用和意义。

  • 标签: 《巴黎茶花女遗事》 《玉梨魂》 价值观念 叙事结构
  • 简介:2016年7~8月,三都市报全媒体首发的《一颗糖苦了两个家——陕西娃被拐24年后竟在湖北监狱找到》[1]系列报道,冲上热搜榜,不仅引发陕鄂豫三地媒体联动,全国几十家媒体跟进,而且创造性地开创了陕西省传统纸媒进行移动视频直播的记录,60万人收看在线直播。传统报纸媒体“玩”移动直播,为探索其背后的故事,本文从具体实践案例说开去。

  • 标签: 纸媒移动直播 “一颗糖” 创造历史
  • 简介:提起《华东信息报》总编辑陈同志,熟悉他的人都说,这位当兵出身的总编辑,始终保持着军人的品格——不避风险,知难而进。80年代初期,人们对温州改革、开放有种种议论。为了正确宣传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当时在无锡日报总编室帮助工作的陈,主动

  • 标签: 信息报 无锡日报 陈玉 福建三明市 采访调查 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