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正>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底,蕲春县西河驿石粉在扩建厂房的取土施工中,推土机掘至1.8米左右的地表深处,发现大量的石灰凝固块,厂方当即组织人员保护现场,并报告县文物管理所。经请示省、地文物主管部门,县文物管理所迅速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

  • 标签: 西河 墓志铭 明墓 镇国 专业技术人员 文物
  • 简介:本刊总第10期发表了《我国采用雕刻钢凹版印钞的最初阶段》一文,台湾《泉坛》第11期刊载了《第一套自行设计雕刻凹版印制的纸币》,这两篇海峡两岸的宏文,阐述了我国第一家雕刻钢凹版印钞的创建与发展,内容丰富,是第一手资料。我1953年到北京时,在钞商沙伯泉处得到该厂的一些资料,今小作补充,讲一段该厂“创业之难,守成之匪易,可不慎哉”的故事。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的国家银行,以及较大的商业银行发行的钞票,大都向国外定制,因此该局业务不振,有一时期以印刷邮票为主要业务之一。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国民政府交通部认为该局印刷不精,竟将邮票向国外定印,以致该局发生危机。是年冬沈能毅任财政部印刷局局长,为了振兴业务,发扬该局的特长,采取了几项有力的措施。例如为了

  • 标签: 国民政府交通部 沈能毅 北京时 发生危机 海峡两岸 印刷事业
  • 简介:“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系列十文铜元,从1912年开始,有多家造币生产,而且这些不同的造币隶属于不同的省份或政治势力,因此,哪些品种、版别出自哪个造币,由于缺乏可靠的档案文献资料,一直众说纷坛,莫衷一是。这种争议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存在。随着铜元收藏、研究事业的发展,问题显得更加突出。遗憾的是目前很少看到有价值的专论、专著。

  • 标签: 纪念币 归属问题 铜元 20世纪30年代 档案文献资料 中华民国
  • 简介:1965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三门峡市的基建工作中,发掘了一批唐墓,其中印染就有一百多座。现将其中编号为T9区27号的M36(以下简为M36)整理结果简报如下。……

  • 标签: 唐墓 简报 三门峡市 清理
  • 简介:反假币作为货币流通领域里的一项重要工作,几年来经有关部门联合反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假币的数量、种类仍有增加,造假手段日趋隐蔽。一元流通硬币也不例外。

  • 标签: 上海造币厂 硬币 工艺 成功 研制 流通领域
  • 简介:以现代眼光来看,古中国的货币是没有制度可言。譬如金银虽自古即有价值,却没有制造金银币,即便铸过货币形状也不是用来作流通工具;真正作流通用的,基本上都是铜钱。到清朝时,大体上仍然是银钱平行本位;大数用银,小数用钱,铜钱与银两间基本上维持一千文兑一两的比价,以增减铜钱的重量来配合市场的变化。

  • 标签: 金银币 香港造币厂 上海 铜钱 货币 银两
  • 简介:南阳市防爆住宅小区位于建设东路南侧,此处是古代墓葬较集中区域之一。2002年经报批对该处387座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M62、M84是此次发掘最大的两座墓葬,随葬品种类较丰富,特别是出土的原始瓷罐经元素分析应是我国南方生产制造的。

  • 标签: 河南 南阳 原始瓷器 东汉晚期
  • 简介:金代砖雕墓砖雕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深受国内外学者及观众喜爱,通过对砖雕墓砖雕的仪器检测、清洗、断裂粘接、封护加固等手段的科学保护修复,以及通过把角铁与玻璃钢混合材质仿古砖墙与带纹饰砖雕文物相结合对砖雕墓进行结构上的整体复原,可以实现砖雕墓砖雕安全、高效地进行流动性复原展览,充分实现文物为大众服务的目的。

  • 标签: 砖雕 流动展览 保护 复原
  • 简介:在国内有关四川开铸银币的中文论述里,通常是只说:光绪年间铸有“四川省造光绪元宝”两种,一种正面光绪元宝的宝字从“衙”,人称“缶宝”.乃最初之试制样币。另一种光绪元宝的宝字作简写“尒”,俗称“尒宝”,为后来之虽产行用品,有多种版式。

  • 标签: 光绪元宝 四川省 银币 安装 机器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