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适合老年病人股骨手术的椎管内麻醉方式.方法:选择老年病人63例,把病人分成3组:持续硬膜外麻醉组(EA组)21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19例,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OCSEA组)23例,分别作硬膜外麻醉、常规腰麻及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麻醉平面,麻醉效果及血压变化的情况.结果:硬膜外麻醉组的麻醉效果略差于另2组,CSEA组和OCSEA组的麻醉平面比EA组更易控制,OCSEA组的循环比其它2组更稳定.结论:小剂量、小容量、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更适合老年病人下肢手术的麻醉.

  • 标签: 老年病人 麻醉方式 椎管内 股骨 复合硬膜外麻醉 手术中
  • 简介:1.1对象本法选择口腔门诊中经X线片诊断为根尖周炎,有自发痛、叩击痛和渗出液,且单用煤酚醛或碘仿、CP等封药,自发痛及叩击痛不能消失者92例,其中男40例,女52例,年龄从15~68岁不等,根尖炎病程从2周到3年半,有瘘管者64例,无瘘管者28例。

  • 标签: 治疗 糊剂 叩击痛 根尖周炎 瘘管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及肌电图检查证实为上肢不完全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在给予甲钴胺、康复训练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低频电刺激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肌电图定位定量经皮电刺激治疗,疗程6个月。疗程结束后行神经功能评定及肌电图检测,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肌电图变化特点。结果:治疗后6个月时,临床痊愈率治疗组为46.5%(20/43例),对照组为16.27%(7/4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2,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02%(40/43例),对照组为79.07%(34/4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7,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个月时,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otorconductionvelocity,MCV)增快、潜伏期(latency,LAT)缩短、波幅(amplitude,AMP)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6个月时,治疗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MCV增快、LAT缩短、AMP增高更明显(P〈0.05)。结论: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选择适当刺激参数、电流、电压、脉宽、模式及刺激范围治疗效果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经皮神经电刺激 周围神经损伤 肌电图
  • 简介:本文对28例心功能不全的老年忧郁病人在抗扰郁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律失常进行了分析.经对比研究发现:此类心律失常都是由于较大剂量使用三环类抗忧郁药物引起的.而且,对于原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更为明显.本文对其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并指出了临床治疗时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三环类抗忧郁药 药物治疗 老年 忧郁症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脑超声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以口服丁苯酞软胶囊3次/d,200mg/次,连用14d.另联合应用脑超声波SUT-800型,超声输出频率600khz,声强0.75-1.25w/cm2,治疗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10天一个疗程,间隔一周再进行第二个疗程,一个月后观察疗效。本治疗方法与单用丁苯酞及单用脑超声波治疗并与普通治疗进性疗效对双观察。结果:丁苯酞联合脑超声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显著,较单用丁苯酞及单用脑超声波治疗并与普通治疗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丁苯酞联合脑超声波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 标签: 丁苯酞 脑超声波治疗 急性脑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骨科手术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术后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9例患者,A组患者行椎管内麻醉,B组患者行全身麻醉,对比A、B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情况、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评分情况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药剂量、语言陈述时间、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优于B组患者(P〈0.05)。结论:同全身麻醉相比较来说,椎管内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更佳,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精神状态,并且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很小,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精神状态 认知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5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真刺激及伪刺激治疗组,共接受20次rTMS治疗。治疗开始及疗程结束时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Anderson的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真刺激组SANS总分减分率为52.38±14.48%,伪刺激组SANS总分减分率为1.84±3.34%,两组阴性症状的改善状况差异明显(P〈0.01)。治疗前后,rTMS真刺激组的PANSS总分和N分减分率也明显高于伪刺激组(P〈0.01)。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合并rTMS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效。

  • 标签: RTMS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 简介:目的:观察高电位治疗仪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舍曲林组,每组40例。联合组采用盐酸舍曲林片联合高电位治疗,舍曲林组采用单一盐酸舍曲林片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末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并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第4周末,联合组汉密尔顿量表评分(9±3)小于药物组(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有效率为87.5%(35/40例),药物组为70.0%(28/40例)(x^2=4.588,P=4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电位治疗仪联合盐酸舍曲林在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中疗效确切。

  • 标签: 高电位治疗 舍曲林 焦虑症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抗焦虑药
  • 简介:目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在使用前列地尔或序贯使用贝前列素钠片治疗后的疗效观察。方法:筛查收住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60例,均符合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入院后检测患者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DBP)、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血肌酐(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血胱抑素C(CystatinC,CysC)、尿微量白蛋白(Urinemicroalbumin,UMA)、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eGFR)、血小板(Platelets)、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入院后随机分为2组:前列地尔治疗组(n=30):给予前列地尔治疗10μg·天~(-1),治疗2w;序贯治疗组(n=30):静脉注射前列地尔10μg·天~(-1),2周后,给予贝前列素钠片一日三次,每次40μg,治疗2w,结束后随访复查上述指标。结果:治疗前基线比较,两组BMI、SBP、DBP、BUN、CysC、Scr、eGFR、UMA、Platelets、PT之间无明显区别(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前列地尔组和序贯治疗组自身治疗前后BUN、CysC、Scr、eGFR、UMA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与前列地尔组相比,序贯治疗组eGFR、UMA明显改善(P〈0.05)。结论:使用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能有效改善BUN、CysC、Scr、eGFR、UMA。使用贝前列素钠片序贯治疗后,对eGFR、UMA改善更明显,可有效的延缓了慢性肾脏病的发展。

  • 标签: 前列地尔 贝前列素钠片 慢性肾脏病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双岐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婴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2例符合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婴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给予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磷酸铝凝胶治疗;对照组52例单纯使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分别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均完成规定的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5.38%,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婴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婴儿 磷酸铝凝胶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
  • 简介: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合并焦虑症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状况,评价交感神经皮肤电反应(SSR)在FD合并焦虑症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FD合并焦虑症患者使用文拉法辛治疗前后进行电刺激SSR检查。结果:给予文拉法辛治疗12周后SSR潜伏期与波幅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FD合并焦虑症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抗焦虑治疗后能缓解自主神经功能障碍。SSR是一种无创的,能评价FD合并焦虑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及治疗效果的神经电生理检查。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焦虑症 交感神经皮肤电反应 自主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