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验性肝癌中微量元素铜和锌所存在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实验室SD大鼠80例,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SD大鼠血清中微量元素铜和锌含量运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有效观察。对SD大鼠肝细胞中微量元素铜和锌进行原位定量定性时,一般运用分析电镜进行分析处理。从大鼠血清中微量元素铜和锌水平、肝细胞中微量元素铜和锌水平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有效分析。结果观察组大鼠清微量元素铜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鼠血清微量元素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血清微量元素铜与锌比值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细胞中微量元素铜和锌原子百分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验性肝癌中微量元素铜和锌所存在变化及临床价值显著,肝癌发生和发展受微量元素铜和锌含量变化影响,且血清微量元素铜与锌比值在肝癌诊断中意义显著。

  • 标签: 微量元素铜 微量元素锌 实验室肝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小板变化度与APACHEII评分及PCT在脓毒症中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间在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脓毒症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脓毒症休克组21例和脓毒症组34例。比较两组血小板变化度、APACHEII评分、PCT(降钙素原)和28天病死率。结果脓毒症休克组血小板变化度比脓毒症组低(P<0.05),APACHEII评分、PCT及28天病死率显著高于脓毒症组。血小板变化度与APACHEII评分呈负相关性,血小板变化度与PCT也呈现负相关性。结论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变化度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并且与患者28天病死率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预后指标。

  • 标签: 脓毒症 血小板变化度 APACHEII评分 P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发生变化。方法采用KX-21血细胞分析仪对52例DN患者及30例健康成人进行联合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本结果显示,DN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血小板参与了DN发生及发展,因此抗血小板治疗在临床理论上是有效。结论测定血小板对DN病变早期诊断与病情分析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血小板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GDF-15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中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50名稳定型心绞痛(stableanginapectorisSAP)患者,50名ACS患者和30名对照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differentiationfactor-15GDF-15)浓度,计算其Gensini积分以及随访各组患者30天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冠心病患者GDF-15水平较非冠心病患者明显升高,且ACS组GDF-15水平升高较SAP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GDF-15与Gensini积分不存在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GDF-15与30天内MACE关系密切(OR值为1.167)。结论研究提示GDF-15浓度可能在ACS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和评估短期预后上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GDF-15 Gensini积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BDNF、IGF-1水平变化与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关系。方法首先收集、记录患者个人信息,随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来测定患者认知状况。结果癫痫病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认知能力评分可能与其血清BDNF、IGF-1水平变化有关。研究显示癫痫组血清BDNF、IGF-1水平变化直接影响到了患者语言能力、行为执行力以及观感注意力等。癫痫组患者血清BDNF和IGF-1测量结果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BDNF、IGF-1水平越低,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可能就越大。

  • 标签: 血清 MoCA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以及拔管时间影响。方法选取60例全麻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麻醉后实施保温措施,对照组则行麻醉后常规处理。测量患者鼻咽温度变化情况,比较麻醉后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并观察无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过程中鼻咽温度高于对照组,该组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也均短于对照组,且P<0.05。另外,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0.00%,也低于对照组23.33%。结论麻醉患者麻醉过程中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以及拔管时间均有影响,保持正常体温能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康复速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麻醉 体温变化 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变化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发生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患者100例,病例均选自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对照组选取100例健康儿童。对两组实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单核细胞比例,嗜酸性粒细胞总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淋巴细胞比例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检测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支原体感染性肺炎 血常规检测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肛肠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45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和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5d、术后3个月肛肠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术前各观察指标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d肛管静息压、肛门最大收缩压、直肠最大耐受量及直肠肛门移植反应阳性率均为最低水平,与其他时间段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肛肠动力学会有所下降,但术后3个月各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 标签: 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 肛肠动力学 老年
  • 简介:摘要急性心力衰竭(AHF)通常是在各种心肌病变基础上发生一组严重临床综合症,心肌酶会普遍升高。同时AHF时又引起肝细胞缺血、缺氧和肝淤血,常合并肝细胞酶升高,因此二者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心力衰竭 心肌酶 肝细胞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设备观察两种手术方式(TransPRK和FS-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接受近视激光矫正手术患者63例124眼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术前、术后1月、3月及6月角膜顶点后表面高度。对比TransPRK组和FS-LASIK组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年龄、等效球镜、眼压、角膜厚度及角膜顶点后表面高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ransPRK和FS-LASI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均发生不同程度前移,以FS-LASIK更显著。但随着时间推移,前移后表面有回弹趋势。

  • 标签: 角膜屈光手术 全准分子激光 飞秒激光 Pentacam 角膜后表面高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RP(hs-CRP)变化。方法新生儿败血症患儿58例,其中36例患儿血培养阳性(病原确诊组),22例血培养阴性(临床诊断组),取同期出生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儿血清PCT和hs-CRP水平,同时进行新生儿危重评分。结果败血症组血清PCT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病原确诊组血清PCT和hs-CRP水平又明显高于临床诊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PCT和hs-CRP水平与新生儿危重评分呈负相关(r=-0.815,P<0.01;r=-0.763,P<0.01)。结论PCT和hs-CRP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敏感指标。

  • 标签: 新生儿 败血症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血脂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自我院住院病患者中符合WHO诊断标准糖尿病患者186例,年龄在27~80岁之间。清晨空腹采静脉血4ml,送检、离心取血清,检验Glu、CRP、TC、TG、ApoA1、ApoB、LDL-C、HDL-C。结果Glu、CRP、TG、LDL-C、ApoB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HDL-C、ApoA1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以及单纯T2DM患者CRP、血脂水平明显异常,二者联合检测,对预防并减少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病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C反应蛋白 血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各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发病前后血压变化。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发病后3h内收缩压初次测量值,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病后15min内平均收缩压变化最大;发病后15min~24h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平均收缩压无明显变化,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则慢慢降低。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收缩压无明显变化,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收缩压明显上升。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 发病前后 血压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立妥西单抗(美罗华)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方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Immunogloblin,IgG、IgM、IgA)。用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检测治疗前后CD3+、CD4+、CD8+、CD20+细胞数。结果治疗前后血清IgG、IgM、IgA无明显变化,CD3+、CD4+、CD8+细胞数无明显变化。治疗后CD20+细胞数明显下降。结论小剂量美罗华是一种高效、安全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药物。

  • 标签: 美罗华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A指标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9月本院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50例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常规体检提示健康儿童群体50例为对照组。对所纳入研究对象小儿均进行血清维生素A检测并统计学对比后归纳该指标的临床指导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细菌感染、混合感染类型患儿血清维生素A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内各感染类型患儿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维生素A缺乏检出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进行血清维生素A检测对于病情掌握有着重要指导价值,值得重视。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血清维生素A 指导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变化情况,探讨辛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分为Ⅲ期组(30例)、Ⅳ期(26例)、V期(22例),所有患者均行TGF-β1检测,比较不同临床分期患者检测结果,同时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不同临床分期DN患者TGF-β1水平之间有明显差异,Ⅲ期、Ⅳ期、V期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辛伐他汀治疗后,显效66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6%。结论TGF-β1水平变化是DN患者病情评价重要依据,随着DN患者病情进展,TGF-β1水平会随之增高,采用辛伐他汀治疗可以获得较好临床疗效,延缓患者病情进展。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TGF-&beta 1 辛伐他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眼部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粤北人民医院COPD稳定期患者23例,其中男19例,女4例,年龄52~75岁,平均(62±14)岁,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3例,其中男19例,女4例,年龄53~72岁,平均(61±13)岁,均于肺功能检查前进行PVEP检查,比较各组间P100波潜伏期时间(LP100)和P100波振幅(AP100)差别,对COPD组PVEP。结果与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引起PVEP变化相关因素。结果COPD稳定期患者,LP100均显著延长,AP100显著降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LP100及AP100与一秒率呈正相关。结论在出现相关眼部疾病临床表现前,COPD稳定期患者已出现PVEP异常,其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度密切相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诱发电位 视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并探讨其余冠心病相关性。方法选择150例冠心病患者和150例健康对照者,测定其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TBIL与TC、LDL-C呈负相关(P<0.05),与HDL-C呈正相关(P>0.05);TBIL和HDL-C是高血压独立保护因素(P<0.05),LDL-C和TC是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健康人群,TBIL是高血压独立保护因素。

  • 标签: 冠心病 胆红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