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芬太尼贴应用于不同部位对肝癌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芬太尼透明贴敷贴,对照组42例在皮肤平整有皮下脂肪处敷贴,观察组42例在疼痛部位敷贴,观察两组72h内止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自使用了芬太尼透贴4~6h后开始起效,随着药物逐渐释放,患者疼痛感逐渐缓解,开始有食欲,且精神紧张状况得到一定缓解,可自如交谈,止痛效果两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透贴剂应用于不同部位止痛效果临床差异不显著。其优点为给药方便,间隔时间长及不良反应轻,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芬太尼透皮贴 不同部位 肝癌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结石病人行经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120例肾结石病人行经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同时加强术前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结果8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结石总清除率97%,均顺利拔管,痊愈出院,未发生感染、大出血、造瘘管脱落、压疮等并发症。结论加强肾结石病人行经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标签: 肾结石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微创技术治疗肝癌临床效果研究。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经热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31例,以同期进行的开腹手术患者28例进行对比分析,Cochrane系统评价疗效,对患者术后生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1年内无瘤生存率和1年局部复发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2年年局部复发情况对照组优于观察组,观察组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热消融治疗肝癌疗效较好,与开腹切除手术相似,住院时间较短可减少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但远期疗效略低于切除治疗。

  • 标签: 皮热消融术 微创治疗 肝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肾镜碎石手术后出血原因以及预防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经肾镜碎石术出血的87例患者,其中术后出血的患者有6例为实验组,5例患者采取夹闭肾造瘘管加用止血药物等保守治疗,1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采取DSA术后栓塞止血。结果6例术后出血的患者经过治疗均得到止血,且止血效果显著,术后一般检查血常规、血压等均恢复良好。结论微创经肾镜碎石手术后出血可能与患者发生肾积水、合并感染、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在其预防治疗时夹闭肾造屡管、输血、应用止血药等保守疗法均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对于异位血管或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等少见情况结合DSA术后栓塞止血也可以取得快速有效止血的目的。

  • 标签: 探讨 微创经皮肾镜 碎石手术后出血 预防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烧伤整形植皮病人术后供区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烧伤整形植皮病人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精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供区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烧伤整形植皮病人术后患者精心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烧伤 整形植皮 术后 供皮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奇神经毁损术在会阴部及骶尾部疼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015年于我科就诊5名大肠癌麦氏术后骶尾部疼痛患者采用CT引导下奇神经无水酒精毁损术,观察术后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结果5例患者术后局部疼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疼痛缓解率达80%,其中术后2小时完全缓解3例,完全缓解率达60%,部分缓解1例达20%。术后2天完全缓解2例,完全缓解率达40%,部分缓解2例达40%。术后2周完全缓解0例,完全缓解率达0%,部分缓解3例达60%。结论CT引导下奇神经毁损术在短期内可以完全缓解骶尾部及会阴部疼痛。

  • 标签: CT引导奇神经毁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壁下动脉穿支瓣的应用解剖学基本特征,为临床中开展腹壁下动脉穿支瓣结构的应用活动构筑和提供解剖学基础支持条件。方法选取和运用新鲜获取的来源于自愿捐献渠道的12具成人整尸标本作为基本性研究对象,针对其中的8具整尸标本实施改良性明胶-氧化铅造影处理,针对其中的4具整尸标本实施聚乙烯醇-氧化铋全身动脉血管造影。结果经由实施3D图像重建技术处理环节可以知道,腹壁上动脉血管组织的穿支主要呈现出纵向分布的基础空间特点,其左侧部分与右侧部分之间分布的横行吻合支结构的数量规模相对较少,腹壁下动脉血管穿支呈现纵向分布特点。且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之间分布有数量充足的具备不减口径特点的跨越膜前正中线位置的横行吻合支结构。结论腹壁下动脉内侧穿支为优势血管组织结构,开展DIEP瓣设计工作环节过程中应当优先选取近脐部位的穿支结构。

  • 标签: 腹壁下侧动脉穿支 皮瓣 应用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经氧分压监测糖尿病足溃疡护理过程中的方法和措施,为以后的相关临床护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帮助和指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入院收治的30例经确诊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经氧分压监测的方式,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患者实施积极正确的治疗,做好血糖控制以及足溃疡护理,另一方面还要适当地给予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和指导。结果通过对所研究患者进行随访三个月后的经氧分压监测结果分析和研究,发现监测结果全部得到好转,护理效果明显提升。结论根据本次的研究观察得出,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使用经氧分压监测方式,同时依据相关的数据结果所制定的有效护理措施是做好预后工作的重要保障,.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氧分压监测 糖尿病足溃疡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急性心梗的护理方法和效果,为急性心梗的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以象为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接受诊治的急性心梗患者,急性心梗患者共有72例,对72例鼻炎患者在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所选取的72例急性心梗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后,在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面,在72例急性心梗的患者中,显效的患者有36例,显效率为50.00%,有效的患者有32例,有效率44.44%。无效的患者有4例,无率为5.56%,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在临床上,对急性心梗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 急性心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人工)在新生儿无创机械通气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对在我院需要进行创机械通气的30例患儿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儿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人工覆盖鼻部后使用鼻塞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通气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中有5例患儿治疗效果较好,患儿治疗后基本痊愈;8例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总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66.7%)(P<0.05);实验组有13例患儿对我院治疗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86.7%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人工在新生儿无创机械通气中使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水胶体敷料(人工皮) 新生儿 无创机械通气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微创经肾穿刺气压弹道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行微创经肾穿刺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10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过程中患者低血压、牵拉反应、静脉辅助药使用率以及手术结束后VAS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PCNL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其麻醉效果令人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经皮肾穿刺气压弹道碎石术 麻醉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08年以来我院用CT引导下经穿刺酒精硬化的方法治疗肾囊肿37例临床疗效。方法37名肾囊肿CT引导下经穿刺抽吸囊液后注入无水酒精。结果37例囊肿穿刺成功率100%,3个月后复查,26例囊肿基本消失,8例囊肿较治疗前缩小均大于1/3,3例囊肿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92%,治愈70%。讨论CT引导下经穿刺酒精硬化治疗肾囊肿定位准确,创伤小,可复性高,易于开展。

  • 标签: CT引导 经皮穿刺酒精硬化 肾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行经胸膜活检的胸腔积液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膜活检取材成功率为92.5%,确定诊断率为66.25%。结论经胸膜活检术的诊断手段简便、安全、有效,对胸腔积液病因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经皮胸膜活检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就CT引导下经胸膜或者肺结节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CT机引导下的经胸膜或者肺结节穿刺患者60例进行研究,在穿刺之前对增强CT片进行充分阅读,并进行穿刺位置的确定,来避开血管周围一些其它的重要组织。患者在接受穿刺过程中根据结节实际情况来选择体位,然后在CT机的普通引导下进行穿刺手术。结果本次研究中的6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其中有56例患者获得了组织学以及细胞学,有4例患者仅获得了细胞学,但所有患者病理均能够得到明确诊断。结论在CT引导下进行经胸膜或者肺结节的穿刺,对于患者的胸膜以及肺结节有着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其操作流程安全可靠,因此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胸膜 肺结节穿刺 CT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髓质海绵肾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髓质海绵肾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入院诊断为双肾多发结石的患者行经肾镜取石术,术中确诊为髓质海绵肾,术后复查残石率较高。结论髓质海绵肾是一种特殊的肾脏畸形病变,常规检查易误诊为

  • 标签: 髓质海绵肾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耳廓部分缺损患者用局部瓣进行修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本院2015年—2018年间收治因各种原因导致耳廓部分缺损患者为分析对象,抽取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局部瓣耳廓部分缺损修复术治疗,对其资料以回顾性方式分析并归纳该治疗手段在此类患者的应用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术后随访提示伤口呈现I期愈合,无患者出现瓣坏死情况,皮肤质量无异常,瘢痕隐蔽。所有患者对耳廓外形恢复情况表示满意。结论对耳廓部分缺损患者用局部瓣手段治疗能够得到理想的修复效果,安全性高且可满足患者对外观的要求,值得推广。

  • 标签: 局部皮瓣 耳廓部分缺损 修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定固肾定喘丸中丹酚的含量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选用XDBC-18076331柱(250mm×4.6mm,10μm,),甲醇-水(4555)为流动相;柱温25℃,流速为1.0ml?min-1;测定波长为274nm;进样量10μL。结果丹皮酚在4.312-107.8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A=203.29X+2.74,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06%,RSD=0.28%;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固肾定喘丸的质量控制。

  • 标签: HPLC 固肾定喘丸 丹皮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股动脉和经桡动脉两种路径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的临床资料,探讨经桡动脉路径的护理特点。方法将227例患者分成两组,经桡动脉途径147例,股动脉80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患者不适反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种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经桡动脉途径局部疼痛明显高于经股动脉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具有创伤小,血管并发症少、无体位限制,患者更容易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行PCI。

  • 标签: 桡动脉 股动脉 PCI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发生室颤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了5例在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室颤的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手术前准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手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心电监护显示心电图及冠脉压力的变化。患者一旦出现室速、室颤,立即给予有效的电击除颤、心外按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高流量氧气吸入,维持有效的循环、呼吸及水电解质平衡。结果5例室颤患者中有4例经用200-360J心脏电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1例患者经电除颤后没有恢复窦性心律,发生心脏、呼吸骤停,经植入临时起搏器、上人工呼吸机及药物治疗后,心率、呼吸和血压趋平稳,继续完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转CCU进一步监护和治疗。结论术前做好抢救药品、器械的准备,术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情,提高室颤发生的预见性可迅速电除颤,尽快恢复窦性心律,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室颤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