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的银屑病采用阿维A胶囊与复方甘草酸片联合UVB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64例银屑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共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连续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78.13%;观察组患者显效22例,治疗总有效率93.75%,观察组的显效例数和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眼睛干涩等不良反应发生,经及时处理后均恢复正常完成整个疗程治疗,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类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维A胶囊与复方甘草酸片联合UVB治疗银屑病疗效确切,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病率低且可预测受控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维A胶囊 复方甘草酸苷片 UVB 银屑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雷公藤多片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患者为我院皮肤科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临床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给予雷公藤多片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地氯雷他定治疗,用药1个月。根据患者治疗前后风团数目、大小、皮肤瘙痒程度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治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的无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结论雷公藤多片和地氯雷他定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不但可起到明显的抗组胺作用还具有抗炎作用,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标签: 雷公藤多苷片 地氯雷他定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美能)与葡萄糖酸钙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与葡萄糖酸钙联合治疗,14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皮肤紫癜消退及反复次数,以及关节、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肾脏损害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皮肤紫癜消退及反复次数、关节肿痛缓解均优于对照组,且肾脏损害的发生率低。结论复方甘草酸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在消除皮肤紫癜、关节肿痛、减少肾损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复方甘草酸苷 葡萄糖酸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白芍总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109)和治疗组(n=109),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白芍总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白芍总胶囊治疗,治疗4个月后,以治疗有效率、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CRP以及ESR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白芍总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甲氨蝶呤 来氟米特 白芍总苷胶囊 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复方甘草酸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根据入院的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75例)和实验组(75例),采用更昔洛韦给予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采用复方甘草酸联合更昔洛韦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果符合P<0.05的要求。结论对于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采用复方甘草酸联合更昔洛韦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更昔洛韦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脂治疗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6例病患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脂治疗,分析相关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为76.74%。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病患的Barthel指数和Rankin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Barthel分数和Rankin分数明显更高,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者,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脂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强,可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疾病转归,减少病残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急性脑梗死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脂钠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10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脂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显效率72.00%优于对照组52.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脂钠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可靠。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吡拉西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酯钠联合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为优化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将8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胞二磷胆碱和蕲蛇酶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再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酯钠和蕲蛇酶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进行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ND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ADL指数评分,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记录实验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4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833,P<0.05;②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7天、14天、21天患者神经缺损程度NDS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均发生明显变化,但是观察组变化更明显,观察组治疗后7天、14天、21天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14天、21天神经缺损程度N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酯钠联合蕲蛇酶治疗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早期恢复,改善血流动力学与血管病变,恢复缺损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良好,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理想方案。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 蕲蛇酶 急性脑梗死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采用丁苯酞软胶囊和单唾液酸神经节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实验组(26例,联合采用丁苯酞软胶囊以及单唾液酸神经节脂治疗)和对照组(26例,仅仅采用丁苯酚软胶囊治疗),通过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以及改良Rankin量表(mRs)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残障水平,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护理前后NIHSS评分、mR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1%,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但实验组患者上述评分相对于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采用丁苯酞软胶囊和单唾液酸神经节脂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有利于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神经 运动及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肝宁与复方甘草酸配伍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肝宁。结果对照组60例中,治愈33例,好转16例,未愈11例,有效率为81.67%;治疗组60例中,治愈36例,好转21例,未愈3例,有效率为95.00%,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肝宁与复方甘草酸配伍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复方甘草酸苷 舒肝宁注射液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雷公藤多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RA患者,按其治疗方式划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MTX(1片2.5mg,1周4次10mg);观察组甲氨蝶呤(MTX)(1片2.5mg,1周4次10mg)联合雷公藤多片(1片10mg,1天60mg)治疗;疗程均为3月。结果实行治疗方案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P<0.05);两组间关节压痛和肿胀、ESR和CRP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其观察组的关节压痛和肿胀指数显著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出现毒反应占有6例(12.0%),观察组毒反应占有4例(8.0%)(P>0.05)。结论雷公藤多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RA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和采用。

  • 标签: 雷公藤多苷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R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联合丹参注射液对酒精性肝病(AL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瘦素(Leptin)的影响。方法将160例A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复方甘草酸组、丹参组及复方甘草酸联合丹参治疗组,治疗3周后观察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瘦素(Leptin)的水平。结果各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肿瘤坏死因子及瘦素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肿瘤坏死因子及瘦素较对照组、复方甘草酸组及丹参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联合丹参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血清瘦素水平。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丹参注射液 酒精性肝病 TNF-&alpha Lept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O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胶囊治疗局限性白癜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局限性白癜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均采用CO2点阵激光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组增加复方甘草酸胶囊(每次3粒,1日三次,饭后口服)。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复色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5.29%(29/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17/34)(χ2=9.6759,P=0.0019)。联合组的复色率为(48.23±5.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90±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346,P=0.0000)。联合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4/34),低于对照组的17.65%(6/34),但组间差异不显著(χ2=0.4690,P=0.4935)。结论CO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胶囊可显著提高局限性白癜风的治疗效果和复色率,不良反应少且轻,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白癜风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复方甘草酸注射液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信封法“双盲”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同时复方甘草酸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外用卡泊三醇软膏1日1次;对照组60例,采用复方甘草酸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外用卡泊三醇软膏1日1次。2组疗程均为8周。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评分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布为,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UVB联合复方甘草酸注射液治疗银屑病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银屑病 窄谱中波紫外线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参皂Rg3对MK-801诱导的大鼠精神分裂症模型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MK-801建立大鼠精神分裂症模型,通过检测大鼠的自发活动、LashleyⅢ水迷宫和Morris水迷宫,观察人参皂Rg3对大鼠精神分裂症模型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自发活动发现人参皂Rg3中剂量(50mg/kg)组、高剂量(100mg/kg)组和氟哌啶醇组穿越方格数明显高于MK-801刺激组(P<0.05),而低剂量(25mg/kg)组无明显变化(P>0.05)。LashleyⅢ水迷宫和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与MK-801刺激组相比,人参皂Rg3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氟哌啶醇组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而低剂量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以上结果表明,人参皂Rg3能改善MK-801诱导的大鼠精神分裂症模型学习记忆能力降低。

  • 标签: 人参皂苷Rg3 MK-801 精神分裂症 学习记忆
  • 简介:摘要目的我院主要针对复方甘草酸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病毒性肝炎重度淤胆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主要针对2010年到2012年到本院进行病毒性肝炎重度淤胆的5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随即抽取25例患者到实验组,治疗方法为复方甘草酸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随机25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苦黄针结合葡萄糖以及复方甘草酸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周期均为6到8周。结果在6到8周的治疗周期过后,分别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进行STB和SDB的临床症状进行检验,从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对比实验可以看出,复方甘草酸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对于治疗病毒性肝炎重度淤胆有着比较好的效果,所以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前列地尔 病毒性肝炎重度淤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高压氧疗联合神经节脂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给予参照组高压氧疗,试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神经节脂,比较两种疗法的疗效和治疗前后的NBNA评分。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参照组(80.00%),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NBNA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中,高压氧疗与神经节脂联合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建议推广。

  • 标签: 高压氧疗 神经节苷脂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采取独一味分散片、复方甘草酸片药物联合治疗对病情的控制和干预效果。方法分析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确诊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从中选取30例并根据患者所接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对应治疗方案将其每组15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对应治疗方案分别为单纯复方甘草酸片治疗、联合独一味分散片治疗。分别于疗程后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差异。结果根据患者用药后病情变化为疗效判断依据,观察组判定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提示有意义;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平均2周时间随访,观察组患者出现干预方案相关不良反应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提示有意义。结论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可将独一味分散片联合复方甘草酸片作为主要干预手段,两者联合不但对患者病情控制有显著价值同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单纯型过敏性紫癜 独一味分散片 复方甘草酸苷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联合苯双酯、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的疗效观察及对乙肝病毒标记物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HBV患者12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后,采用SPSS19.0生成随机数字后排序,按单双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片治疗6个月,再给予联苯双酯片辅助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乙肝病毒标记物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HBV-DNA检测结果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ALT、AST、HBV-DNA、检测结果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HBV-DNA的转阴率分别为30.0%(18/60)和33.3%(20/60),对照组患者由于未进行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标记物转阴率为0;治疗组患者有效率63.3%,对照组有效率3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甘草酸联合苯双酯、恩替卡韦治疗HBV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复制,保护肝功能,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标记物